北上广“吃肉”,武汉只配“喝汤”?

试想一下,你站在一座城市的街口,周围包裹着你的不仅有城市拥挤的车流,还有三所“211”高校。 而在这里,随便一片树叶落下,砸到的可能就是大学生。 「轻松阅读」北上广“吃肉”,武汉只配“喝汤”? 武汉大学2021年开学典礼 除了北京,你恐怕很难再找出一座重点高校如此密集的城市。这座城市就是武汉。更确切讲,是武昌。 「轻松阅读」北上广“吃肉”,武汉只配“喝汤”? 梦幻开局 作为“武汉三镇”之一,广义上的武昌位于长江南岸,与汉口、汉阳隔长江相望。而武汉市乃至整个湖北省仅有的7所“211”高校,全部集中在武昌。湖北省“211”高校总数更是排名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市(25所)、江苏省(11所)、上海市(9所),与邻省陕西持平。 而这7所高校,每一所都“很能打”。 「轻松阅读」北上广“吃肉”,武汉只配“喝汤”?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武汉市的两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武汉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分别有19、14个学科位于“A-”及以上。 武汉的高等教育资源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根据教育部2020年6月的数据,武汉共有83所普通高校。除此之外,武汉地区拥有101个科研机构,2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9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0位两院院士...... 大量的高校带来的是源源不断的人才。据2020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武汉有高校在校生123.20万人(含研究生16.48万人,本专科在校生106.72万人)。同时,官方数据显示,武汉市城区人口已达到995万,这意味着武汉有超过12%的人口是高校学生,而每年都会有数十万人从武汉的高校毕业、走向社会。 尴尬的强者 然而,武汉的人才留存率并不高。在过去几年间各地掀起的“抢人大战”中,武汉似乎很少引起人们关注。有数据显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所“985”高校的毕业生只有1/4左右选择留在武汉。相较于地处南京市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两所“985”高校接近1/2的本地就业率,这样的数据的确有点低。 不少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武汉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全国500强企业榜单就可以说明这一问题: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上榜企业基本分布在汽车、金属冶炼、化工、建筑等领域,这些产业的确是武汉的支柱产业,不巧的是,它们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过于有限「轻松阅读」北上广“吃肉”,武汉只配“喝汤”? 黄鹤楼 而新兴领域、互联网和技术公司的数量与质量则不足以提供大量的职位吸引武汉的毕业生留在武汉继续做贡献。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拿着手机的你一定能够说出北上广深有哪些互联网大厂,而武汉好像真的没有。 其次,尽管顶尖高校的毕业生留汉率并不高,但基数大使得武汉的就业市场并不缺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武汉的工资水平、增加了人才留在武汉的阻力。 多种因素交织,武汉似乎只能眼巴巴看着自己亲手培养出的人才被其他人才争抢。 如何破局? - 产业 作为中西部地区高教实力最为雄厚的城市,武汉想要改变局面,首先要解决的是为自己培养的人才创造去处。 武汉自然也深知这一点。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武汉互联网、高科技领域新公司注册数量为5746家。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上涨至22978家,增长近300%。 2020年,武汉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842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6259家,数量在中西部地区领跑。 尽管这些数据看上去非常美好,但相较于东部地区,武汉还有一定追赶的空间。况且新成立的企业仍需要培育,恐怕很难期待这些企业在短期内撑起庞大的就业市场。 「轻松阅读」北上广“吃肉”,武汉只配“喝汤”? 武汉未来科技城,位于光谷 -政策 而为了进一步留住人才,武汉也出台了不少政策。比如旨在为鼓励和支持在校或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创业设立的支持计划,此外还有“城市合伙人”和“创谷计划”:瞄准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三大产业领域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 今年以来,武汉市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8所部属高校成立了“学子留汉”工作站,与武汉的部分重点高校签订实践育人基地合作协议,支持企业与高校定制岗位培养计划;实施优秀在校大学生来汉实习计划,邀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青马班”200余名学员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实习实训...... 「轻松阅读」北上广“吃肉”,武汉只配“喝汤”? 华中科技大学的毛主席塑像 2017年,武汉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在全国率先提出留下百万大学生,并出台了多项举措,比如“人才租房、购房8折优惠”就是其中之一。到2020年,武汉已累计新增留汉大学生139.7万名,新增落户大学生64.6万名。仅2020年,全市新增留汉大学生就达30.20万人。 武汉用三年的时间达成了“留下100万大学生”的KPI,但是要真正扭转向外“输血”的局面,武汉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今年9月11日,武汉发布《关于调整完善落户政策相关条件的实施意见》,大幅降低落户门槛,在重点二线城市中率先向“零门槛”落户靠拢。 这需要足够的诚意与魄力,而这恰恰是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所具备的品质。 正是因此,江城的未来依旧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53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