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个京剧,为么事这多武汉话?

梅兰芳与陈伯华(右)交流业务

近日,据本地媒体报道,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首次采用线上演播与线下演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武汉多部剧目将在线上与观众见面,汉剧更首次在中国京剧艺术节上亮相。

ZX907.WuHaNeWs.cn

在中国京剧艺术节这样的盛会上,汉剧直至第九届才有机会当个“特约嘉宾”,多少让人觉得有点意外。历史上,汉剧剧目加入到京剧演出中,是比较常见的事情。用现代人易于理解的方式来比喻:某流行乐歌手开演唱会,请来朋友捧场,加入一段说唱、或者摇滚、或者民谣,观众都会觉得很正常。

如果再往前追溯,正是汉剧开创了“皮黄合奏”的先河,孕育了京剧这一后起之秀。

汉剧京剧分享舞台

ZX907.WuHaNeWs.cn

1886年7月,一位演花旦的汉剧艺人吴红喜(艺名月月红)到北京搭班演唱。所谓“搭班”,指的是这位汉剧演员在京剧表演中加入自己的表演环节,唱的当然是汉剧。吴红喜首次演出的剧目,是汉剧中的《醉酒》。之后,这出剧目被京剧引入,才有了后来广为人知的经典《贵妃醉酒》。

以上这些内容,源自梅兰芳先生引叙京剧前辈曹心泉、溥西园的说法。曹心泉是清末民初著名戏曲音乐家,精通笛、月琴、古筝等多种民乐,尤擅昆曲。而溥西园则是著名票友,出身于满清皇室,“民国四公子”之一。

按他们的说法,直至清末民初,京剧已经发展非常成熟的时期,与汉剧演员共同演出,仍然还不是什么罕见之事。

ZX907.WuHaNeWs.cn

无独有偶,大概从1904年起,汉口著名的“天一茶园”,也曾推行过京剧与汉剧的混合演出。当时的“茶园”主业并不是喝茶,而是演出戏剧的场所。

天一茶园的京剧/汉剧联合演出,其高峰是“汉剧大王”余洪元和京剧老生“三鼎甲”之一汪笑侬的同台表演。这两位角儿,在台下是惺惺相惜的好友,在台上不仅各自表演自己的拿手曲目,甚至实现了两人同演一剧(《俞伯牙听琴》、《辕门斩子》)的突破,留下一段梨园佳话。

这种合作,在1990年纪念“徽班进京、汉调北上”的活动中再度重现。当年1月,由武汉晚报牵头组织,中国戏剧家协会在汉口人民剧院联合举办了规模盛大的演出活动。其中,由梅派传人杜近芳和有“汉剧梅兰芳”之称的陈伯华同台合演了《宇宙锋》,展现了两个剧种严密合缝的配合,艺术效果极佳。

从汉剧到京剧的四个时期

汉剧能和京剧同台演出,根本原因在于京剧源于汉剧,其表演形式和内容,具备内在的相似性。

历史上,从汉剧发展到京剧,前后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属于米应先。

唱个京剧,为么事这多武汉话?

米应先雕像

米应先是湖北崇阳人,生于1780年,自幼学习汉剧,声音洪亮、唱腔高亢。一开始,米应先在崇阳当地以及湖北境内演出,迅速火遍荆楚各地。1800年左右,米应先随“春台班”进京,挑梁并主持“春台班”二十多年。史料记载,“米伶扮关羽,不傅赤面,但略扑水粉,扎包巾出,居然凤目蚕眉、神威照人,对之肃然起敬。”

ZX907.WuHaNeWs.cn

米应先工生行,以演关公戏出名。随着米应先在京城的迅速走红,逐渐改变了京都戏曲舞台由旦、小生为中心的格局,代之以“三生”(中年角色)为中心,并促使“皮黄腔系”在北京取得了重大发展,为后来大批汉剧名角如王洪贵、李六、余三胜、龙德云、汪年保、谭志道、吴红喜等先后进京铺平了道路。

第二个时期,属于王洪贵、李六以及关键人物程长庚

1819年,汉剧名角王洪贵、李六等人进京,加入春台班演出。他们以“善为新声称于时”,并因此而造成了“京师尚楚调”的局面,进一步扩大了汉剧的影响。此时期,汉剧在语言字韵的京化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唱汉调,念京白的演出形制一直沿袭至今。

ZX907.WuHaNeWs.cn

与此同时,被后世称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的程长庚在北京看过米应先的演出之后,执意要拜米应先为师,先后学会了《古城会》、《战长沙》、《挑袍》等关公戏。

唱个京剧,为么事这多武汉话?

程长庚戏装照

当时,程长庚还是个10岁出头的孩童。他向米应先学戏一事,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徽汉融合”,成为将汉剧声腔带入京剧的关键环节。直至今日,京剧都严格保留了汉剧的主要声腔“西皮、二黄”。而且京剧遵循的“湖广音”,主要就是武汉语言音调,来源正是汉剧。

第三个时期,属于余三胜和谭志道。

余三胜出生于1802年,湖北罗田人。1837年,工汉剧生行的余三胜随父母经过武汉奔赴河南开封,再转道定居北京。余三胜在1845年之前,以唱“黄腔”汉调享有盛名,作为汉派“老生”的领军人物,成为北京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台柱。

余三胜对大量汉剧剧目如《四郎探母》、《当铜卖马》、《碰碑》等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京师观众的欣赏趣味。他还富有开拓精神,不断吸收容纳原来徽班之昆曲、吹腔、高拨子、梆子等剧目及其声腔,建立起以皮黄为主体、“文武昆乱”合奏的新型演剧体制。

唱个京剧,为么事这多武汉话?

余三胜戏装雕像

经过余氏的种种努力创造,当时的北京演艺界,汉剧压倒一切、独领风骚。连很有名气的七个徽班全以演唱皮黄戏为主,所谓“班曰徽班,调曰汉调”。这种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汉调的全面转变,并促使京剧最后形成。

跟余三胜同时期的另一位汉剧发展史上重要人物是谭志道。谭志道1808年出生于湖北江夏,属于票友“下海”,原来工“三生”,后来改唱老旦。1853年,为了躲避战乱,谭志道携妻带子,由水路乘船到了天津一带唱“草台戏”,后来辗转进入北京。谭志道嗓音高亢,戏迷们送给他一个“叫天”的艺名。不过,在他本人的艺术成就之外,最重要的成就还得算培养了一个好儿子。

第四个时期,属于谭鑫培。

唱个京剧,为么事这多武汉话?

谭鑫培

谭志道之子谭鑫培,早年长期经受汉剧的滋养,青年时经历了由汉剧向京剧的转变。这种丰富的艺术经历,使他得以集其大成。同时,他又在剧本、表演、音乐、唱腔、字韵等方面对初生的京剧进行了全面的革新和创造,使京剧艺术全面成熟。关于这一点,前人著作汗牛充栋,在此不赘述。

京剧里有很多武汉话

对于不懂京剧的观众,今日依然可以在京剧里听到诸多武汉话、湖北话的发音。

比如,单个读音,如“歌”读为“锅”,“贼”读为“则”,“入”读为“鱼”,“鞋”读为“孩”,在京剧中比比皆是。

单个词语,如《桑园会》里的“我晓得”,《草船借箭》里的“么样啊?”《辕门斩子》里的“不消”等等。《击鼓骂曹》中,祢衡有段唱词,“贼道我是舌辩徒,舌辩之徒有张苏。有朝大展昆仑手,要把奸贼一笔勾。”这一段,如果用普通话读,前两句和后两句就完全不押韵了。但是如果用武汉话,把“徒”读为“头”,“苏”读为“搜”,就合辙压韵,毫无问题。事实上,京剧也正是这么唱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53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