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农业科教为啥强?当年全国第一份

武汉农业科教为啥强?当年全国第一份

湖北农务学堂校门旧影

9月8日,武汉本地媒体报道了“一个家族9人是农校校友”的新闻。这个故事里,“农校”指的是武汉农业学校,一所创立于1978年的中专,在武汉的农业教育科研领域算是小字辈。在武汉,说起农业科教,更有名的是华中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在《全国仅五家!“农创中心”从何而来?》一文中介绍过的武汉农创中心等等。

武汉农业科教强,“历史底蕴”是个很重要的原因。一百多年前,正是在武汉诞生了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农业科教机构。

农业科学历史短

农业的历史非常长,但“农业科学”的历史很短。

一般认为,18世纪晚期,英国开始出现了用科学方法研究农业的萌芽;1843年,英国人约翰·劳斯和约瑟夫·吉尔伯特在罗森斯特(Rothamsted)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站,正式创立了近代农业科学。

自19世纪80年代起,美国多个州开始建立农学院。1887年,美国通过《哈奇法案》,规定在全联邦范围内资助农业试验站,以便“帮助美国人民获得并传播与农业有关的学科的有用和实用的信息”。后世将其视为美国农业科学研究的开端。美国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相互促进,使美国农业水平后来居上。

这些情形,都被晚清的有识之士看在眼里。他们大力呼吁中国引进农业科学,梁启超所办《时务报》、罗振玉所办《农学报》等,都对此竭力宣传。

如《时务报》宣传,“西国农工,竞于新法,石膏以化土,鱼料以肥培,电气以速长,沸汤以暖地,玻罩以御寒,汽机以播种,一切机器,日新月异”。

zX907.wUHAnewS。Cn

又如《农学报》介绍美国棉花产业,“美国植棉,专设造种之田,择向阳平坦之地,厚其肥培,专于此植棉种,较种棉采花其利尤厚。”

1898年4月16日,张之洞向朝廷上疏,正式奏请兴办湖北农务学堂。在这份奏折中,张之洞指出当时中国农业科学的严重短板,“惟中国农民向多朴拙,其于地学化学,制器利用,素未通晓,士大夫又多不措意于此。”

武汉农业科教为啥强?当年全国第一份

今日华农校园里的张之洞像

1898年5月,湖北农务学堂公布成立告示;10月2日,湖北农务学堂于武汉保安门正式开学。

彼时,“戊戌变法”已告失败,光绪颁布的多项新政被废。但即便是朝中的守旧派,也清楚农业科学的重要性,农务学堂的成立没有受到什么干预。

开办初期招生难

在湖北农务学堂成立之前,中国能称得上农业科教机构的,可能仅有浙江的“杭州蚕学馆”,其成立时间目前仍有争议。这家机构的教学内容仅限于养蚕种桑,比较单一。湖北农务学堂是毫无争议的中国第一家综合性农业科教机构。

据《华中农业大学校史》记载:“农务学堂设农、桑两科,(原订)学制4年,前2年为补习预科,后2年为正科。开设国文、日文、数学、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种植、畜牧、茶务、蚕务等课程。后来实际学习时间是5年,第一届学生至1903年秋季毕业。”

说来造业,农务学堂起初计划招生30名,然而,偌大的武汉三镇,这个数字居然招不满。5个月间,招到20名学生,总算开张。计算下来,大概一个星期才能招到一名学生,实在无法想象当年是何等情形。

zX907.wUHAnewS。Cn

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显现出当年武汉人对农业科技的不了解、不认同;另一方面,也因为张之洞不知出于何种考虑,要求学生每人每月缴纳4银元学费。这个数字在当时相当高昂,能够出得起这笔钱的武汉人,十有八九混迹于工商业,不太可能去从事农业工作。

武汉农业科教为啥强?当年全国第一份

农务学堂的礼堂和工作人员

zX907.wUHAnewS。Cn

农务学堂建立前后,总共招聘了15位外国教习。其中第一位到任的是美国人格罗·布里尔。这位老哥的履历堪称满满正能量:出身农民家庭,从小在自家农场干活,后来进入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学习,顺利毕业后回家继续种地。不仅自家农场经营得好,还长期为纽约多地的农民授课,推广先进农业知识技术。

布里尔在武汉总共教课3年,回国后著有《张之洞》一文,详细介绍了他与张大人的交往、在武汉教书的经历。布里尔对张之洞的评价极高,“相比于像他这样级别和地位的官员来说,他只能算得上是一位穷官。他衙门的所有收入,都被用于公共事业和慈善。”不过,谈到湖北农务学堂,布里尔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问题:管理者对农业实践不够重视,一直没能解决学校需要的试验田。这也是他辞职的关键原因。

办学规模的扩大

布里尔指出的问题,张之洞本人也早就有所察觉。他要求农务学堂把教学、试验与推广相结合,“农学非试验难收实效”。

zX907.wUHAnewS。Cn

1902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湖北各学院和学堂开始进行改制。借此机会,张之洞扩大了农务学堂的办学规模,改制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于1903年在武昌宝积庵购地迁建,“拨试验田2000亩,兴建新校舍”。

新校舍内一切教学设施,均仿照日本农业学堂样式。除一栋二层教学楼外,另建有试验室、养蚕室、育种房及其它附属建筑。教室均为阶梯教室,光线充足;化学实验室则可以进行有机、无机和定量分析等各种实习。养蚕室设备更全部仿照日本最新标准,室内温度可以人工控制调节,并陆续完成《蚕桑实修成绩》及《养蚕收蚕表》等实验结果,为后来的农桑试验及蚕丝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1907年,高等农业学堂内附设农业小学堂和蚕业学堂,学生毕业后升入高等农业学堂普通科。

1910年,高等农业学堂合并一所官办农业中学堂。此后,湖北高等农业学堂设有小学、中专、专科3个办学层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学教育体系。

zX907.wUHAnewS。Cn

湖北农业高等学堂的成功带动了省内农学科教机构的发展。至1910年,湖北全省共有各类农学教育机构48所,其中高等农业学堂1所,中等农业学堂6所,初等农业学堂40所,农业教员讲习所1所。这些农业科教机构培养了大批农业专门人才,仅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就培养出各类农业专门人才200余人。

除此以外,一批农业试验场所也随之兴起。如位于南湖地区的“湖北省农事试验场”(今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所在地)等,奠定了湖北农业科教机构进行各种专门试验的科学基础。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5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