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鑫院士受聘武汉高校思政教授 寄语大学生“持之以恒创新图强”

吴宏鑫院士在湖北商贸学院做《人生的一点体会》讲座 ■ 人物简介 吴宏鑫,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生于江苏丹徒,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现任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资深技术顾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 ■ 对话背景 10月23日,吴宏鑫院士受聘担任湖北商贸学院名誉校长和思想政治教育特聘教授。当天下午,吴宏鑫给该校1000多名学子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人生的一点体会》,探讨人工智能、航天技术与国家科技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奇妙关系。讲座结束后,吴宏鑫院士接受了楚天都市报记者的专访。 学习是应对逆境的最好办法 记者:您是怎么走上航天和工业领域自动控制研究道路的? 吴宏鑫:有人说我搞航天是“三进三出”。1959年我考入清华大学,首先面临志愿选择问题。清华自动控制系是培养卫星控制专业人才的,我想报自动控制系,但因为家庭出身原因不能填报。我很失望,就报了电机系。有意思的是,我到学校报到时,老师问我是否愿意到自动控制系。我一听喜出望外,就这样进入自动控制系学习。 我在清华前三年学基础,三年后分专业。我报了自动控制与理论专业。毕业分配时,我很想搞航天,却分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我们班23个人,有研究原子弹的,有搞卫星的。被分到山沟沟的同学最光荣,因为他们去的是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 1968年,自动化所的一部分划归航天部,我如愿以偿进入航天队伍。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周,“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我也受到冲击,被关起来审查。其实算上后来,我搞航天研究,何止“三”出。 记者:听说这次经历成了您人生的转折点? 吴宏鑫:我被隔离审查,感到非常愤怒。和我关在一个房间的,是从美国回国的大专家、两弹一星元勋杨嘉墀院士。我发牢骚,他则默默地看书写东西。 有一次他问我:“你觉得自己有问题吗?”我回答:“当然没有问题。”杨先生平静地说:“你要是没有问题,该干嘛就干嘛,不要发牢骚,干等着国家给你平反。假如这期间你什么也没有干,把时间浪费,值吗?”听了他的话,我想,我能干什么呢?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习。我在清华学了俄语,于是我开始自学英语和控制理论等。这让我十年后一获平反就能接着干。我的体会是,学习是应对逆境的最好办法,它能让我克服烦恼和苦闷。 好科学家不能光看眼皮底下 记者:1978年您恢复正常工作后,为何选择当时国内无人涉足的航天器自适应控制这一新领域? 吴宏鑫:我原属于卫星控制方案组,对自适应控制一点都不懂。杨嘉墀先生建议我开辟新方向,他说,自适应控制现在对航天无用,但将来一定有用。我说好。他又说,搞自适应控制,要有两种思想准备:一是领导不重视,你要准备坐十年冷板凳;二是由于航天风险大,你搞的东西不能在航天试用,必须先在民用和航天地面工程试用。我说,只要以后有用,我就干。 这样又带来一个问题:搞自适应控制无法定岗位。后来,我把航天工作岗位全部辞掉,岗位津贴少了。但我还是专心致志干自适应控制,直到1984年获得国家发明奖。 记者:坐了这么多年的冷板凳,您认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吴宏鑫:杨嘉墀先生曾对我说,你是搞研究的,至少要看到20年以后。光看眼皮子底下的,不是好科学家。虽然我搞航天几进几出,但我一直坚定不移、专心致志搞航天控制。 当然,创新也要敢于担当。我在自适应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后,又提出了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工程设计方法。当时,我的学生准备在航天飞船返回载入上运用这一方法,很多人怕有风险,要我表态“安全没有问题”;后来,在交会对接上运用,也是争论很大。我说,出了问题由我一人负责,成功了我也不争功。现在,这一套理论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航天与工业领域20多个项目。 智能控制领域更缺技术工人 记者:您近期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吴宏鑫:目前我主要研究航天器的智能自主控制。我们的航天器和飞船,怎样才能在太空中自主飞行?就是通过智能控制。 记者:是人工智能吗? 吴宏鑫:人工智能和智能控制不是一回事。人工智能是用机器模拟人的思维,智能控制则是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和具体应用。 记者:我国航天领域智能控制发展水平如何? 吴宏鑫:我国是航天大国,在航天飞船返回载入、卫星返回落点精度等方面,智能控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可以说,我国和发达国家的研究处在同一起跑线。但是,发展人工智能不能光靠科学家,我国的智能控制要真正变成产业,还有相当的距离,主要是在工艺和材料方面有差距。目前最大的障碍,是缺乏技术工人,理论有了,但是东西做不出来。我们要继续埋头苦干,把资源花在刀刃上,同时培养更多的高技术工人。 记者:您答应担任湖北商贸学院的名誉校长,是对湖北和武汉有特别的感情吗? 吴宏鑫:12年来,我每一年都会来武汉,见证了这个城市的蓬勃发展和英雄精神。我还担任武汉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经常来武汉交流学习。 记者:作为科研前辈,您对年轻一代有什么想说的? 吴宏鑫: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虽然老了,但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希望!我希望广大青年树立“为了理想不争功奖”的思想,不受外界影响,朝着目标,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实事求是、无私无畏,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2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