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汉绣、旧书店,古巷至今传说多

牛肉、汉绣、旧书店,古巷至今传说多

日前,据本地媒体报道,国家文物局主办捐赠文物入藏仪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苏珊娜·芙拉图斯女士捐赠我国的两尊明代陶俑正式入藏上海博物馆。这两尊明代陶俑虽然品相不错,但并非顶级的珍品,而是被定为了“国家三级文物”。此次受此礼遇,大概还是因为我国文物有许多流失在外,能有一个主动捐赠回来的,其行可嘉。

和秦汉陶俑、唐三彩相比,明代陶俑因为时间较近,保存下来的也相对较多。2003年,武昌青龙巷在拆除一间百年老屋时,就曾发现总计48个陶俑头,多为拇指大小,面目丰腴,表情各异,其中26颗是头戴幞头的男性,另有2颗是发髻高耸的女性,余者皆为光头。据研究者称,这一批陶俑从其服饰判断为明代烧制,距今约有500年历史,是一套完整的“仪仗侍吏俑”,在长江流域一带较少发现。

牛肉、汉绣、旧书店,古巷至今传说多

2003年在青龙巷发现的明代陶俑头

当年拆出这批陶俑的青龙巷,如今是著名的小吃一条街,之前我们还介绍过当地的旧书店。在历史上,这里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巷名源自剃头匠

青龙巷是一条蜿蜒曲折的青石路面巷道。一端与横街相接,另一端通向司门口。有说法称,其地形几经弯转,宛若游龙,故取名青龙巷,而与之相关的民间传说则颇为神异。

据说,数百年前,武昌一条小巷的西头有个剃头铺子,师傅带着一个徒弟,师傅的手艺很好,但六年来都不让徒弟摸剃头刀。后来,师傅告诉他,“现在生意清淡了,我准备让儿子学剃头,你另选一门手艺学吧。”说罢,拿出几文钱,打发走了徒弟。

徒弟没学到手艺,又投靠无门,十分伤心。晚上,他到蛇山半腰的寺庙里借宿,一个鹤发童颜的长老请他吃饭,小徒弟含泪把自己的遭遇给长老说了,老人把他的手拍了几下说:“你明天回去,就可以剃头了。”徒弟问长老的姓名,老人说:“我以前也是剃头的,人们都叫我罗祖。”

牛肉、汉绣、旧书店,古巷至今传说多

第二天,徒弟回到铺子,对师傅说:“我会剃头了!”说完,拿着工具干了起来,手艺竟然比师傅还高明。师傅得知了他晚上的奇遇,惊奇得合不拢嘴。这时,徒弟剃下的头发竟然一根根连接起来,正好跟巷子一样长,转眼间腾飞而去,状如青龙。此后,人们剃头都找徒弟,师傅反而没有了生意,附近居民就把这条巷子取名为“青龙巷”。

Zx907。wuhAnews。CN

这个故事中提及的“罗祖”,一般来说,应当指的是明代重要的宗教改革家罗清,对中国近代民间宗教影响极大。他生活的年代(1442-1527)是在明初重建武昌城之后,跟传说中“数百年前”也大致对得上,传说中那条无名小巷当时或许已经存在。据史书记载,罗祖早年出身军旅,并非手艺人。传说中自称“剃头的”,或是对战场杀伐的委婉说法。

小吃书店有传承

今日青龙巷的小吃、旧书店颇具口碑。这二者在历史上都有传承,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

当时,青龙巷颇为繁华。主要因为山后武昌旧城以蛇山为界(南面称山前,北面称山后),居民去长街或渡江赴汉口,此为必经之路,因此带动了商业发展。此外,这里还有一家非常著名的餐馆“谦记牛肉馆”(以及后来的“老谦记牛肉馆”),位于青龙巷54号,以牛肉汤及牛肉炒豆丝著称三镇。

Zx907。wuhAnews。CN

谦记牛肉馆门面不大,只摆了三两小桌,但其烹饪技艺高超,特别是牛肉炒豆丝,用文火烧,两面枯黄,中间嫩软,让贪嘴食客大呼过瘾。据说,谦记的牛肉只选三五岁黄牛肉,豆丝只选“青山黄毛粘”,煨汤只用砂锅,非常讲究。

牛肉、汉绣、旧书店,古巷至今传说多 Zx907。wuhAnews。CN

谦记名吃现在叫“牛肉枯炒豆丝”

此外,这家店的老板冯忠义,是当年参加过武昌起义的革命战士,武汉政、经两界有不少名流与他有故旧之情,经常开着小轿车来照顾生意。于是一时之间,这家小店的风头在武昌无出其右。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这一带餐厅纷纷完成“公私合营”。一枝独秀的,就是民主路尽头靠近汉阳门码头的“大桥餐厅”,其中大部分员工都出自昔日“谦记”门下。当时,这里的二两豆丝加一碗牛肉汤可以卖到三块八毛(其购买力至少相当于今日200元),堪称惊人高价,但仍供不应求。

回头说上世纪30年代,青龙巷中间的“横街”,是著名的书店一条街。靠近青龙巷那边,称为“横街头”,有利群书社、经心书院等等。据记载,从明清到武汉沦陷前,横街头到察院坡一带的书店,最盛时竟达50多家。五四运动后,恽代英、林育南、李书渠等都曾游历此处。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三厅设在距此不远的昙华林,一大批来自各地的文化界人士频繁出入,郭沫若、郁达夫等也曾来此寻访绝版图书。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青龙巷有一部分旧房已拆除,改建为八层楼之住宅数栋,为楚材住宅小区的一部分。横街无大变动,建成若干小铺面,销售各种商品。比较可喜的,是旧书店这个传统还是保留了下来。

汉绣兴起自此地

如今,论及“汉绣”,必提汉口“绣花街”。然而,据武汉纺织大学冯泽民教授长年研究,青龙巷才是汉绣在武汉的兴起之地。

据冯教授考证,汉绣起源荆州地区,与两千多年前的楚绣一脉相承,于清初传入武昌,并在这里达到繁盛。据《武汉工艺美术行业志》记载,1860年前后,武昌最有影响的绣货铺、绣坊大多集中于青龙巷一带,并在武昌塘角形成“外包”的妇女刺绣加工基地。当时的刺绣品已经十分精美,上至官商富贾,下至名妓优伶无不喜欢用汉绣服饰。

Zx907。wuhAnews。CN

“那时,汉绣就像热干面,家家户户离不开它。”

之后,郑氏兄弟将青龙巷汉绣传入汉口,绣花街崛起,青龙巷衰落。到1866年,武昌仅存青龙巷徐兴发一家绣铺勉强支撑。

牛肉、汉绣、旧书店,古巷至今传说多

到了上世纪30年代,青龙巷已不见汉绣踪迹,但兴起了另一个行业“扎彩”,有“舒莲记”等三、四家扎彩店。

所谓“扎彩”,指的是婚礼时的花轿布置,与今日的婚庆企业略有相似。每一扎彩店有一乘花轿,专供迎新娘之用。花轿平时为一空架,一有结婚人家预订使用,即三面装上红漆雕花木板,盖上顶棚,再用大红绸子扎成大小彩球,三面悬挂装饰。顶部则扎一最大之彩球,轿门则挂上一绣有凤凰的大红缎面门帘。

Zx907。wuhAnews。CN

扎彩后还备有轿夫及乐队,由八至十人组成,乐器均为小型铜管洋号,随迎亲队伍去新娘家。新娘乘坐花轿,乐队即沿路奏乐,抬入新郎家中,乐队在婚礼奏乐两三次。抬花轿人与扎彩人以及乐队均入座吃喜酒并获赏钱,然后返回扎彩店。

新中国成立后,婚俗大变,这个行业也就随之湮灭。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55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