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汉口茶厂 一代宗师三镇留芳

创办汉口茶厂,一代宗师三镇留芳

ZX907。wUHAneWs.cN

近日,我们回顾了历史上武汉人与茶结缘的点滴琐闻。茶艺一道,博大精深,必定是挂一漏万。但是,说到武汉与茶的缘分,有一位青史留名的制茶大师不得不提。

冯绍裘,史称“中国红茶之父”,顺宁红茶(滇红)的创造者,修水红茶(宁红)、宜都红茶(宜红)、祁门红茶(祁红)的改进者,新中国汉口茶厂的建立者。他拥有天赋异禀的敏锐感官,敢想敢试的创造思维,毕生积极推动先进技术运用,大胆革新的同时又对细节一丝不苟。

开中国机制红茶之先河

ZX907。wUHAneWs.cN

冯绍裘生于1900年,湖南人,早年求学于保定农业专科学校,主修土壤学、农业气象、茶叶制造。毕业后,他在湖南安化茶叶讲习所、长沙高级农校任教五年,又在湖南安化茶场、湖南农业试验场从事茶叶研制五年,为后来的制茶工作打下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1933年,冯绍裘到江西修水合办实验茶场任技术员,主攻方向是改进“宁红”。当时,该茶场虽已引入机器,但平时还在使用古代的“脚踩”工艺,很不卫生。冯绍裘设计了一套红茶初制机械设备,首开我国机制红茶先河,成为我国机制红茶的开端。

虽然冯绍裘早年所学与机械设计完全无关,但他平生多次设计出高效易用的制茶机械设备,只能让人感叹,“牛人就是牛人”。

在修水,冯绍裘订立了一整套红茶加工的标准:加强机揉,掌握发酵适度和烘干过程,控制温度,通过反复试验,确保在加工中茶叶老嫩分清,梗片去尽,产品条线整齐,色泽乌润。

当年,茶界名家胡浩川先生品尝了冯绍裘第一次试制出来的“宁红”茶,兴奋地称赞他“一鸣惊人”。

1934年,冯绍裘又仿照斯里兰卡李普顿茶样(今译“立顿”,全世界最著名的袋装茶品牌之一),制成一种橙黄、白毫碎茶,其汤色红艳,滋味鲜浓,完全可与李普顿茶样相媲美,成为茶市的抢手货。

创办汉口茶厂,一代宗师三镇留芳

电影《红茶镇》海报,根据冯绍裘经历改编

之后,冯绍裘又到安徽开始改造近百年的特产“祁门红茶”。冯绍裘发现:鲜茶叶在发酵过程中,残存的叶绿素不仅使红茶叶底发黑,而且影响了红茶的色、味、香。于是,他一反红茶不做夏茶的习惯,试制出新的“祁红”。由他主持精制的30担“祁红”茶运到上海,被抢购一空,“祁红”的知名度也由此上了一个台阶。

开创“滇红”,为抗战筹款

1938年夏,抗日战争如火如荼,沿海产茶地区浙江、福建、安徽大多已沦陷。中国政府为了增强茶叶国际贸易,拓展英销和苏销,换取外汇支援抗战,急需寻求新的产茶区。

1938年9月,中国茶叶公司委派冯绍裘赴云南考察。

1938年11月初,冯绍裘在顺宁县(今临沧市凤庆县)的凤山茶园发现了一种品质优异的云南大叶种茶。大叶种茶多酚含量高,滋味醇厚,但是苦味也会更重。当时业界一般的看法是,大叶种茶不适合欧洲人口味。在此之前,中国所有的红茶都是用小叶种茶制作而成

冯绍裘觉得,只要茶叶品质好,一切都有可能。他当即下定决心,要在顺宁试制红茶。

ZX907。wUHAneWs.cN

经过反复试验,冯绍裘做出了令人满意的红茶,而且比他预想的还要好。在他本人的笔下,顺宁一地“从三月初到十一月底,一年九个月都有芽叶可采,量多质优,实为大叶种优良茶区,尤宜于红茶生产,可与印、斯大叶种红茶媲美。”

创办汉口茶厂,一代宗师三镇留芳

大叶滇红

冯绍裘给顺宁红茶取名“云红”,并把云红茶样寄回了中国茶叶总公司。总公司下了两个命令:一是“云红”改作“滇红”,二是由冯绍裘主持建设顺宁实验茶厂,负责滇红茶的生产。

1939年3月,冯绍裘在顺宁东城外鼓山桥一带购地建厂,并设清水河、安石两个临时制茶所。建成后的顺宁实验茶厂成为了顺宁城里最醒目的建筑,馥郁的滇红茶香从偌大的厂区向整个顺宁城飘散开,年产机制红茶5000箱。

当年,顺宁茶厂的9吨红茶通过香港的富华公司转销伦敦,获得伦敦市场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此后,顺宁茶厂的产品源源不断外销,有力地支援了抗战购买军备所需的外汇。

创立汉口茶厂,推动制茶革新

新中国成立后,由冯绍裘主持研究,设计出了一整套筛、切、风、拣、干系列茶叶加工设备,取代旧社会茶全部使用人工的手工操作方法,大大节约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冯绍裘设计的这套设备很快应用于全国各大茶厂,中国的茶叶加工自此走上了半机械化生产的道路。

1950年,冯绍裘接受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命令,担任了中南区茶叶公司副总经理,在武汉建立了汉口茶厂。为了培养更多茶业人才,中南区茶叶公司于建国初期在武汉大学开设了“茶叶专修科”,冯绍裘亲授《制茶学》。当时,武汉长江大桥尚未修建,他每次从汉口茶厂到武汉大学讲课,途中往返要三、四小时,从未缺席一次。

从1950年到1957年,汉口茶厂普遍采用手摇装箱的人工拼装方法,既花费大量劳力、工时多、强度大、功效低,而且拼配不均,职工昼夜不停,汗流浃背,远不能按时完成出口任务。

1958年,冯绍裘组织全厂职工讨论,建议采用流动拼配、机器摇装的流水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每年3000吨红茶的拼配任务,一个季度就能超额完成。

创办汉口茶厂,一代宗师三镇留芳 ZX907。wUHAneWs.cN

冯绍裘(右)在讨论业务

ZX907。wUHAneWs.cN

汉口茶厂的主要产品是销往苏联的拼装红茶,其来源则是宜都红茶。冯绍裘常年多次前往宜都茶区指导红茶生产技术,当时宜都茶区无公路,全靠步行,还要爬山涉水。冯绍裘每日步行几十里,每到一处亲自讲课,还要示范做红茶,经常干到深夜。

那年头,茶区也没有通电,夜晚制红茶看不清红茶发酵是否适度,全凭冯绍裘的鼻子嗅——他嗅觉灵敏,对茶叶香气尤其敏感,早已闻名业内,人称“冯鼻子”。

有一次,冯绍裘到宜都茶厂下属的安福寺茶场指导工作,当时这个场正在做“宜红”,工人们正往大型揉捻机里装叶子,有一位工人陈章华爬上揉捻机用脚将叶子踩实,这样可以多装一些。

此情景被冯绍裘看见,他立即把陈章华叫到面前,问,“你在哪本制茶教科书里看到过揉捻时要用人上机子踩茶?”

陈章华低头不语,冯绍裘耐心教导他,“人上茶机,一是不卫生,二是不安全,不要为了多揉点茶叶而采取不当措施。”

在审评检验茶叶时,冯绍裘极其细致,总是每笔茶看了又看,嗅了又嗅,尝了又尝,如果有一点未拿准的,又重泡一遍。“如果审评不严谨,出一点差错,就会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1987年,冯绍裘病逝于武汉,追悼会上挂出一幅挽联。

“祁红滇红宜红洒尽心血芳名垂青史,种茶制茶品茶传授技艺桃李满天下。”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53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