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摸瓜、叠瓦塔,老武汉中秋欢乐多

中秋又至。今年与中秋相关最大的新闻,得数“1400年前的月饼”。这个从唐代敦煌古墓中发掘出的月饼,其造型有力地证明了广式月饼的“精细模压花纹”在外观上最具历史传承。至于月饼馅料何为正宗,仍待继续考证。
 
敦煌出土的唐代月饼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俗,但其节庆史在武汉并不算特别长。就在敦煌月饼诞生的同一时期,在武汉以及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秋节并非重要节庆,连固定日期都没有。老武汉的中秋节俗大体上起源于宋代。苏轼在黄州时,为中秋专门赋词一阙,足见中秋节当时已普及至武汉周边。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千年以降,在苏学士豪气纵横的文辞之间,武汉渐渐演化出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中秋节俗。
 
 
 
老武汉过中秋,妇女是主角
 
 
 
“游女如云汉水偎,衣香人影故徘徊,宵行多露侬知畏,贪看秋光踏月来。”
 
这首清代的竹枝词,展现的老武汉中秋节里的主角:妇女。“拜月”这个中秋节最古老的传统,在武汉演变成为女性社交的系列舞台。
 
 
一是拜月。老武汉的红闺少女在各家挂起纸制小灯笼,摆上香案,供上香烛、黄表纸,干果与水果,盥手焚香望月对天拜祭,祈祷内容无非是“嫁得早,嫁得好”之类。祈祷者一一点燃蜡烛,燃起三支香,对月恭敬三拜,然后一面抚摸着供品,一面口中说出心愿,最后,将黄表纸引燃一丢,击磬一声,拜月礼成。
 
二是赏月。拜完月后,女人在院子里摆出小圆几,添上盛着油炸藕圆子的小盘,盛着菊花羹的小盅,呼朋唤友,赏月聊天。
 
三是游月。从这里开始,就是非常具有老武汉特色的环节了。中秋夜晚,拜月、赏月已毕,女人则成群结队,大街小巷逛一圈。这种活动,只有在武汉这样商业繁盛的地方才能进行。中秋节时,夜市如昼,方有地方可逛。“游月”也叫“游百病”,据说可以保佑全家一年不生病。
 
 
如果不愿意出门,那么就喊上朋友,开始打麻将。民国时期的一首竹枝词写得真切,“傍栏赏月又看花,围坐同将麻雀叉。直到八圈圈到底,夜深兴尽各还家。”当时的麻将规则,如今考据不详,不知有无“赖子”。若是没有,八圈打下来,时间真不短。
 
老武汉的中秋南瓜
 
 
 
“中秋云是闺人节,瓜果中庭礼月华。一路送瓜图热闹,不知喜信应谁家。”
 
这首竹枝词里提到的“送瓜”指的是南瓜。这种蔬菜在万圣节中极为常见,在老武汉的中秋节里其地位同样重要。
 
老年间,已婚女子要在中秋节带上小孩,家家相互串门送瓜果,祈福好运降临,早生贵子,多生贵子。如果碰上了婚后数年不育之家,则需要在中秋之夜,由各亲友相约集资,让一个白嫩清秀的小男孩怀抱一南瓜,骑马或坐轿子,加上一支敲锣打鼓吹唢呐的乐队,将南瓜送至其家。这个南瓜会被恭敬迎入妇人房中,主家接瓜时需要口诵谢辞,“岁岁年年,瓜瓜绵绵,子贵孙荣,光耀祖先。”若来年妇人有喜添丁,须再请送瓜诸人开汤饼宴表示感谢。
 
1909年刊行的《风俗志图说》中有一幅《送瓜祝子图》,表现的就是汉口坊间中秋送瓜的热烈场景。
 
老年月间,“婚后不育”对于女性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并不是所有女性都愿意公开参与“送瓜求子”这种仪式,于是产生了一个变种节俗“摸瓜”。
 
所谓摸瓜,就是婚后还未生育的女子,会在中秋当晚,乘着“游月”的名义,从家里跑出来,在女伴陪同下,到别人家田中偷摘瓜豆。清代《两般秋雨盦随笔》中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
 
 
按当时的习俗,“八月半摸秋不为偷。”瓜豆之主非但不责怪“偷摘”者,反以此为乐。据说,摸到南瓜的生男孩,摸到豆子的生女孩。若是摸到的是葱,则不仅有孩子,而且孩子还会很聪明。
 
如果没有摸到瓜果,还有类似的替代方案,就是去衙门口摸狮子或者去紫阳湖摸石头。
 
清代武昌司门口藩台衙门前有一对石狮,求子妇女往往于中秋月夜步行前往摩挲,谓“主宜男之兆”。清代竹枝词中提到,“拂拭双狮戏绣球,偏关嗣续许祈求。怜他妇女情痴甚,争向司门去摸秋。”
 
另外,清代紫阳湖上有座紫阳桥,桥多玲珑石。据说在中秋节摸过之后,也能对生儿子有帮助。同样是清代的竹枝词中提到,“涂山剖石古曾传,炼石抟人一转关。就使摩挲真应手,生儿也带一分顽。”
 
 
 
扎彩灯,叠瓦塔
 
 
 
中秋节和元宵一样,彩灯都是常见元素。老年间,中秋节玩灯的主要是儿童,很多家庭喜欢自己动手,大人和孩子一起做灯。
 
比较简单的彩灯形式,是在细篾圆笼子上蒙上红纸,架上提棍,点上蜡烛。最简单的是用西瓜皮,柚子皮做的西瓜灯,柚子灯,一样好玩。
 
据记载,旧时武昌还有一种别致的荷叶灯。武昌城内多湖,湖内多莲,人们将一片荷叶连柄摘下,在叶柄相接之处穿一小孔,插上一根点燃的蜡烛,外加防风灯罩,一具荷叶灯就做成了。清代的《琳斋诗稿》中,就曾记载过这种荷叶灯,“石榴漫说火争光,高烛空传照海棠。毕竟莲花工变化,绿衣今又换红妆。”
 
旧时武昌过中秋,有一种叫“叠瓦塔”的节俗,比较独特,见于清代《江夏县志》,“是夜作宝塔会,始自小儿,以石块砌塔,于内燃烛。里人沿之,聚瓦堆砌,高者丈余,烛影灯光,玲珑有致,月上时,群具衣冠,拜其下,鼓吹喧闹,饮酒欢呼,自宵达旦。”
 
简单来说,就是中秋之夜,一群小孩用石块、瓦片等堆砌成小塔,塔内可以放置蜡烛等,点得灯火通明,煞是好玩。石塔最高者可达一丈多,其中除了蜡烛,还会放置柴薪、油脂等易燃品,火势越烧越大,还要撒上盐产生爆炸声,围观者众多。谁家的瓦塔叠得最高,在当时的人看来就越吉利,“烧塔烧塔,越烧越发”。
 
在江西吉安、广东潮汕等地,“烧瓦塔”的习俗保存至今
 
这个习俗从何而来,目前尚无确考。有说法是,元末义军起事前烧塔为号,与刘伯温以月饼号召起义的传说紧密契合。此外,还有一种说法,称该习俗是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元代,藏传佛教流行,各类佛塔修建极多,至今尚有一尊存于黄鹤楼。元末义军以烧佛塔的方式号召起义,确实不无可能。
 
清代竹枝词中曾对“叠瓦塔”有过生动记载,“乱石堆成三尺台,合尖也似七层开。儿童妙具双钩手,翻出浮图缩本来。”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52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