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一号高炉 一代人的“一生一世”

一号高炉,武钢人的“一生一世”

9月14日,据本地媒体报道,武钢正在推进厂区景观提升综合整治,将一号高炉工业遗址作为重点项目,按照“修旧如旧、传承历史”原则,投入8000万元对一号高炉周边区域和高炉本体进行改造,计划2021年年底前完工。

一号高炉,武钢人的“一生一世”

公园规划示意图

届时,一号高炉将变身工业遗址公园,

一号高炉意义非凡

所谓“工业遗址公园”,在专业领域也被称为“后工业景观设计”,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充分发展。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工业遗产公园。比如在武汉市的友好城市德国杜伊斯堡,其“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被视为工业遗产公园的典范。这里原来是鲁尔工业区重要的炼钢厂和煤矿,于1985年废弃。设计师彼得·拉茨用艺术的手法将公园设计与其原用途紧密结合,将工业遗产与生态绿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在2000年获得第一届欧洲景观设计奖。

一号高炉,武钢人的“一生一世”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内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工业遗产公园,如上海辰山矿坑花园、广东中山歧江公园等。

对于武汉人来说,眼下正在由武钢一号高炉改建中的工业遗产公园,注定意义非凡。因为,武钢一号高炉是武汉市在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工业化的标志。1958年9月13日,正是这尊高炉产出的武钢的第一炉铁水,新中国的钢铁长子——武钢从此诞生。

从无到有建武钢

1954年,为了改变新中国钢铁工业落后的局面,中国政府请求苏联政府组织成立专家设计班子,以最快的时间设计出最佳的方案。

为了设计好武钢,苏联方面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组织起最强专家阵容,全力开展设计工作。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1955年1月,苏联提出了《武钢初步设计》(共92卷)。初步设计第一期工程规模为年产钢120—150万吨。成品钢材90—110万吨,并在工厂总图布置中考虑到了将来扩建为年产钢300万吨规模的可能性。

1955年6月12日,国家计委与建委以“特急批发”的形式下达了《中央批准关于武汉钢铁公司逐步设计的决定》。28日,国家重工业部颁发“武汉钢铁公司建设进度表”,规定第一期工程的第一、二号高炉分别于1959年1月、1960年1月投入生产。

1955年10月开始,一支支建设大军从天南海北奔赴武汉,拉开了十万大军建设武钢的历史大幕。

原武钢研究院党委书记许青海回忆,1955年冬,她所在部队奉命离开海南岛,到湖北来参加武钢的建设。武钢建厂初期,从全国各地汇聚的万余名职工和家属,住进了肖家湾基建村、简易村、自建村等武钢职工简易住宅区。

zX907.WUhaNEwS.CN

这些简易小平房,体现着新中国成立初期“节省每一个铜板,一切为着革命和建设”的经济方针。每栋房的外墙四周用砖砌,房顶和间隔墙用芦苇夹竹片糊上泥土,每户10多平方米。寒冬腊月,大家在倒口湖畔四面透风、阴冷潮湿的芦席棚里,克服了物资匮乏、生活条件艰苦等重重困难,铺路架桥,为武钢全面开工建设拉开序幕。

1956年3月,国家冶金工业部下发了武钢第二期工程(年产300万吨钢规模)连续建设规划指标。要求一号高炉于1959年1月投产,1960年上半年第一期工程建成;第二期工程连续建设,并于1962年建成。接到这一规划指标后,武钢立即会同武汉钢铁建设公司、黑色冶金设计院武汉分院,按照两期工程连续建设要求,编制了武钢建厂规划书。

1957年7月1日,武钢一号高炉破土动工。

一号高炉,武钢人的“一生一世”

退役的武钢一号高炉

然而,世界对中国的钢铁生产能力并不看好,英国《泰晤士报》曾这样预言:武钢一号高炉出铁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万事开头难,建设一个大规模的、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尤其如此。白手起家,三难压顶:没有建设经验,没有建设队伍,没有建设基地。不知道建设系列该怎么安排,建设方面的各种关系该怎么掌握,有些什么关口需要注意把守。缩短摸索过程,少走一点弯路,是每个人强烈的愿望。

据我国钢铁冶金专家张寿荣院士回忆,武钢施工时,水是塘水,路是土路,“塘水绿色竞相饮,土路扬尘万丈高”。天天运输和来往的道路,“晴天是洋(扬)灰路,雨天是‘水泥路’”。建设者日常生活中的锅碗瓢盆都成问题。不过,对英勇奋斗的职工同志们来说,“千难万难,难不倒工人阶级,不懂就学,不会就钻,大家做到了‘困难大,窍门多,干劲足’”。

一号高炉,武钢人的“一生一世”

张寿荣院士

来自东北的模范工人李凤恩,曾经在东北解放后带头恢复了鞍钢的生产。1956年,他与鞍钢一批生产技术骨干,来到武汉支援即将投产的武钢。他举家南迁落户武钢时,妻子多次表达安排工作的意愿。他耐心说服妻子并自立规矩:夫妻两人谁也不准给组织找“麻烦”。

zX907.WUhaNEwS.CN

1958年6月,他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创下了在三个半小时内装1500根枕木的纪录,为后来武钢的第一炉钢水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炉炼铁又炼人

1958年9月13日下午3时25分,武钢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出铁口打开,一条粗壮的火龙由炉口喷涌而出,蜿蜒伸展,顿时金星飞舞,热浪冲天。全场3000多人顿时响起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

一号高炉,武钢人的“一生一世”

《人民日报》对武钢一号高炉的报道

zX907.WUhaNEwS.CN

从破土动工开始,仅用了14个月零13天,这个外国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完成了。

武钢一号高炉容积1386立方米,日产生铁2000吨以上,年产量可达75万吨,比当时号称“西欧最大高炉”的英国威尔思公司四号高炉日均产量还高500余吨。其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堪称世界一流。

从此,一号高炉火热红光,映红了青山的半边天。

zX907.WUhaNEwS.CN

退休工人王水枝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1969年开始,王水枝便在一号高炉工作,在炉子上一干就是一辈子。“算起来,从我退休离厂,也快20年了,但我还是时常会梦到炉子。”

一号高炉,武钢人的“一生一世”

王水枝回忆当年

“想起那时在炉前干活,汗毛都竖起来:炉前高温扬灰,铁花四溅;冬天的时候,一边烤得疼,一边冻得疼,汗淌到衣服上可以拧出水来。那时国家钢材紧张,想办法完成国家下达的产铁指标,那就要加班加点,就是要拼。”

上世纪70年代,一号高炉到了炉役后期,面临大修,冷却壁损坏严重。记得有一年夏天,为了快速换风口,减少休风时间,恢复炉况,工友们下班不回家,自愿留在厂里加班。吃在炉子上,睡在炉子上,硬是干了一个多月把炉子盘顺。那时条件不好,大家开玩笑说,要是媳妇上炉子,找爱人都找不到,只看到每个人都是一张黑脸、一口白牙。

一号高炉,武钢人的“一生一世”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武钢车间

“那时我国的钢铁产量落后,工友们觉得在岗位上光荣,当钢铁工人就要把事做好。钢产量上去了,国家工业化起来了,说明中国人有志气,小病小痛都不会请假休息。”

谈到一号高炉,炼铁厂总技师杨波显得十分动情:“毫不夸张地说,一号高炉就是我们武钢人的根。”

zX907.WUhaNEwS.CN

自投产后,一号高炉经过两次改造升级,年产生铁量由75万吨增长到169万多吨。第一次大修是1978年,一代炉龄高达20年;2001年第二次大修,炉容扩大到2200立方米。直到2018年,该高炉在大修后连续生产18年、单位炉容生产量刷新纪录的情况下,获得中国钢铁协会“冠军炉”荣誉称号。

2019年10月14日上午10时9分,伴随着最后一炉铁水成功出炉,服役长达61年的武钢一号高炉圆满完成历史使命,永久退出生产。

当日,一些老职工闻讯而来,挤满了一号高炉主操控室。几代炼铁人的代表上到高炉,找到当年的岗位,与老伙计深情告别,合影留念。

武钢人动情地比喻,这13日和14日,预示着“一生一世”。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52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