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红房子,将何去何从?

小时候,青山的伢们总听大人提起,红钢城那一片红房子是五十年代苏联人来建的,从空中俯瞰还能看到一个“囍”字。 那时候年纪小,只觉得这红房子好像大有来头,却不知道为什么一片房子还能看出字。长大了才明白,横平竖直、楼栋相连的建筑造就了“红双喜”的布局。 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永恒规律,红房子也必然不会因其年份之久而停留在原地。尽管开发改造已成命中定数,这次巡城记我们仍选择来看一看青山这抹不灭的“红”。 # 01 不论红房子、红钢城还是青山,都与武钢有着密切的联系。 上世纪50年代,武钢在工业化浪潮中应运而生。当时,毛主席批准建立武汉钢铁公司并将其定址于武汉市青山区,全国5万多名工人和7万多名家属迅速集结武汉。为满足职工及家属的住宿需求,苏联援建的红房子自然就成为了武钢职工的居住区。 在当时,红房子算是武钢最好的住宅区。红房子的门牌号全部采用X街坊X门X户的形式统一编排,街坊与街坊之间,往往只隔了一条马路。后期不断扩建的红房子达到了16个街坊之多,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青山红房子也因此成为了武汉乃至全国苏式建筑最多的地区之一。 作为前苏联援华的156个项目之一,红房子带有明显的苏式风格。红钢城按照前苏联大城市、大工业的模式进行了统一街道规划,南北马路从建设一路到建设十一路整齐排列开来,施工也按一到十六街坊有序进行施工。 02 将苏式建筑的形和中国文化的神结合,是红房子最大的特点。如果说对称和吉利是中国人几千年不变的执念,那么红房子鸟瞰时呈现的囍字和完全对称的布局便是将轴对称的结构和图吉利的心理发挥到了极致。 红房子均为3层,楼栋之间间距15米。室内房屋空间宽大,敞亮气派,符合俄罗斯人的身材和性格特征。 门洞楼外的镂空漏砖墙面折射出上个世纪的审美风格,花窗点缀的楼道给大面积红砖留出了一点遐想的空间,从外看简约美观,从内看通风实用。身处于外观雷同的众多高楼之间,难免会怀念旧时建筑那精心雕琢的美感。 与当时的计划经济和供给制相关,红房子配套的生活设施齐全。街坊内设有篮球场、中心凉亭、花坛、公用晾衣架等公共设施,在物资不那么丰裕的时代便利了民众生活。 这种独特的街坊结构类似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布局。由于红房子里住的几乎都是武钢子弟,加上部分住户采取共享厨房和厕所的“团结户”生活方式,街坊之间圈子小、来往密,街坊之间知根知底却又互帮互助,形成了融洽的邻里关系和淳朴的街坊文化。 钢铁报国的信念引领着武钢人。在武钢的鼎盛时期,其面积接近半个汉口,青山的税收将近八成都来自武钢。由于经济效益好,武钢给工人的福利待遇也十分丰厚,“在武钢上班”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儿。 红钢城正是得名于青山这炽热的红和繁荣的钢。在青山,还有很多地名都与“红”、与“钢”有关。从红钢城小学,到红坊里商区,再到红卫路,红色元素被刻进了青山人的骨血里。 当初应武钢开业、发展的需要,红房子被大批建设出来,伴随着无数无产阶级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如今鲜红的砖瓦已褪变成暗红,但流淌在青山人血液里的红色基因却一如既往。 03 城市在发展,将近七十岁的红房子也不得不为青山的未来让步。线路老化、外墙风化、抗震能力差等问题是老小区的通病。为了保证居民安全、美化城市形象,红房子的保护和开发陆续启动。 与青山阔别已久,曾经的钢城三小如今成为了红坊创意设计中心,红房子的历史精神在这里得当传承。 中心里的钟书阁也成为了小红书网红打卡地,为青山新添一丝文化气息。 新老楼房的对比让人感慨光阴流转的悄然无声。现代都市里一楼更比一楼高,旧时的街坊记忆、温暖的邻里真情在人际关系间隔恒定的现代生活里显得弥足珍贵。 未来红房子将会以什么面目重回青山,我们尚未得知。但百年来的革命记忆、对老武钢的骄傲以及代代传承的红色理想永远会在青山人的心中得以延续。 红色印记 在红坊创意设计中心,我们也偶遇到了老朋友。消防管道在消防工程中尤为重要,起到连接消防设备及器材、输送灭火所需的水和气体等介质的作用。消防管道从生产材质到使用安装都有严格要求,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顺利输送消防用水。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5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