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归元禅寺的镇寺之宝 汉阳归元禅寺山门场景

汉阳归元禅寺的镇寺之宝

图1今天的汉阳归元禅寺山门场景。
汉阳归元禅寺的镇寺之宝

图2、1923年拍摄的汉阳归元禅寺全景图,当时在山门外有个很大的水塘。 一、前世今生 武汉市的汉阳归元禅寺,今位于汉阳翠微路,历史上则是在汉阳城的凤山门外西南隅约两里路处,坐西朝东,西北两面原系山丘,古称翠微峰,山下有一眼著名的翠微古井,为“明代葵园”之遗物。“归元”二字源于《首楞严经》中之偈云:“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 清康熙六年(1667年)《建归元寺碑记》上有:“佛教东行,先有三易,周易未著,实惟一元。易曰:元者善之长也,乾元资始,坤元资生,而易行乎其间,此万法归一。”《三塔碑铭》曰:“归元慕以宗门有万法归一之旨,归于法者何?即元也。” 汉阳归元禅寺的常住,早年单修曹洞宗,今乃奉曹洞为主、临济为辅、净土宗为用之复式修持。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汉阳归元禅寺落成开山,之后该寺与武昌的宝通禅寺、莲溪寺、正觉律寺并誉为武汉三镇的佛教四大丛林。汉阳归元禅寺的这方风水宝地,原为晚明时期汉阳名士王章甫的别墅,王章甫曾官至成都府丞,晚年告老还乡,兴建“葵园”于翠微峰下,可惜明末毁于兵燹,王氏子孙乃将“葵园园址”卖给了汉川人张恭存。几年之后的因缘巧合,张恭存将葵园园址施舍给了游方至此的白光法师,高僧白光遂于葵园园址之上创建了汉阳归元禅寺。汉阳归元禅寺的白光和主峰这两位祖师,是浙江苕溪殷氏之子,在俗家时为同胞兄弟,出家后亦同拜师。白光法师行脚至楚,募得葵园园址,大兴土木改园为寺,其弟主峰法师自越来楚相助,开单接众。清咸丰二年(1852年),汉阳归元禅寺毁于太平天国兵燹,古来建筑均化为一片废墟,直到晚清慈安、慈禧两宫垂帘的“同光中兴”才节次修复。汉阳归元禅寺原先的山门朝南,这时则被改为朝东。
汉阳归元禅寺的镇寺之宝

图3、民国早期(1914—1919年)拍摄的汉阳归元寺山门。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汉阳归元禅寺的大雄宝殿再次重建,尚未竣工,即遇辛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民军进入汉阳,黄兴设粮台辎重于归元禅寺内。1911年11月26日夜,因大雄宝殿储藏之弹药爆炸,烟雾蔽天,火海一片,灾后仅仅只有罗汉堂和普同塔这两处建筑幸存。中华民国肇建之初,黎元洪代表民国政府对汉阳归元禅寺进行了抚慰和资助,大雄宝殿再次重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藏经阁重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历时约两年建成。解放后的1951年至1964年,国家数次拨款修缮汉阳归元禅寺,1956年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汉阳归元禅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汉阳归元禅寺的方丈弥宝法师,曾随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 汉阳归元禅寺于1973年再次进行了大修,该寺幸存至今的佛教古籍文物等遗产,在武汉各佛教寺院中相比较而言,是保护最好和保存最多的一处,这与隆印方丈的恩师昌明老和尚,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以大无畏精神亲笔写信向周恩来总理请求保护是分不开的。 如今在汉阳归元禅寺,还存有见证中缅胞波情谊的佛宝,那就是在藏经阁大厅中陈列的一尊释迦牟尼玉佛像,其通体为玉石圆雕,重约一吨多,料纯润泽,工艺精湛。1935年,太虚法师一行访问缅甸时,仰光的三宝弟子特地赠送了三尊玉佛给中国佛寺。同时带回中国的这三尊玉佛,另两尊分别供奉在北京和上海的玉佛寺。 隆印方丈于1984年就开始出任汉阳归元禅寺的监院一职,他既是昌明方丈的得力助手,又是恩师老和尚须臾不离的拐杖。他们师徒俩力排众议,广结善缘,并没有参照上海玉佛寺的做派:“对于前来瞻仰或叩拜玉佛的客人还要再加收一道门票。”
汉阳归元禅寺的镇寺之宝

图4、1919年重建之后的汉阳归元禅寺藏经阁。
汉阳归元禅寺的镇寺之宝 zx907。wuHanewS.cN

图5、1998年落架大修之后的汉阳归元禅寺藏经阁。 二、珍稀藏品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汉阳归元禅寺藏经阁,是由昌明、隆印师徒俩经手于1998年落架大修后的建筑。其外立面基本上传承了藏经阁的原制式、风格与规模,内部则全方位加强了安保设防,以有效保护古籍文物为目的的先进理念,彰显了与时俱进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汉阳归元禅寺藏经阁的闪光点,不仅仅在于其建筑的典雅壮观,今阁中所藏佛教经典和文物法器的价值无法估量。如:北魏延昌二年的石雕观音立像;唐代闫立本绘观音画像石刻碑;明、清时期的瓷器、玉器及杂件;明代的铜香炉;清代的皇赐铜钟;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亲题的“归元古刹”和“胜大宏阔”金字大匾;佛学泰斗太虚法师撰写的《重修汉阳归元寺藏经阁记》大石碑;日本的瓷舍利塔、泰国的铜佛像、安南的古沉香;等等,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传世瑰宝。在汉阳归元禅寺藏经阁至今仍藏有的经书古籍中,不乏佛学珍本,有的甚至是孤本。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该寺曾先后请回明代版本的《永乐北藏》和《万历续藏》,可惜早年已毁。民国五年(1916年),汉阳归元禅寺当时的方丈慧空法师,从北京请回清乾隆年间藏经馆刊印的《龙藏》一部,共1724函,7240卷,分别装在48个大立柜内,至今完整无缺。除此以外,在藏经阁中还珍藏有南宋平江府碛砂延圣院大藏经,即1931—1935年影印本《碛砂藏》80余卷,计574册;有《房山石刻经》中的《妙法莲华经》、《大涅槃经》、《维摩诘经》拓印本等;有十分稀罕的古梵文和其它外文佛经,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印度古梵文经书21本和巴利文贝叶经11部”。藏经阁中珍藏的各种外文经书,要数日文版最多。如《日本佛教全书》,该书有6个精装大部头,是由东京佛书刊行会于1916年编纂出版。另有《真言宗全书》也是一部巨著,总共42部。还有日本昭和年间早期刊行的《昭和藏》,是依《龙藏》顺序以千字文为体例编辑出版的线装本佛经,总共15函,在日文经书中是十分珍贵的版本。汉阳归元禅寺藏经阁中珍藏的经书与版本之繁、文种之多,在国内的十方丛林寺院中,可谓屈指可数,它为研究与传承佛教文化,有着非同一般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三、镇寺之宝其实,汉阳归元禅寺的镇寺之宝,位列第一的应是罗汉堂中的“干漆夹贮脱胎贴金”五百罗汉造像,正是因拥有这堂晚清时制作的五百罗汉造像,从而才奠定了武汉汉阳归元禅寺在中国汉传佛教寺院中的崇高地位。汉阳归元禅寺与北京碧云寺、苏州西园戒幢律寺、四川新都宝光寺,今被誉为中国的“五百罗汉堂四绝”。历史上,我国许多汉传佛教寺院,也曾经拥有独具一格的五百罗汉堂,但能原真性而又完整保存至今的罗汉造像,就只有仅存的这四堂五百罗汉了。
汉阳归元禅寺的镇寺之宝

图6、改建之前的汉阳归元禅寺罗汉堂是开放式陈列罗汉造像。 鲜为人知的是,这四堂五百罗汉造像的材质与制作技艺,却大相径庭,各有千秋。如北京碧云寺和苏州西园戒幢律寺的五百罗汉造像,系木胎雕刻覆金箔加点彩技艺制作;四川新都宝光寺的五百罗汉造像,则系大型泥胎雕塑覆金彩技艺制作;惟有武汉汉阳归元禅寺罗汉堂的五百罗汉造像,是古老的“干漆夹贮脱胎贴金”技艺制作而成。佛教造像不但是佛教的圣物,更是宝贵的传世艺术精品,所以,历代工匠在选材制作时,无所不用其极。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材料也会显现出自身的弱点。如木雕造像在受到自然力的侵蚀后,就不可避免地会开裂、变形以及褪色。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将造像保持更长久更具艺术魅力呢?干漆夹贮技艺的发明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干漆夹贮技艺起源于我国,相传是东晋画家、雕塑家戴逵发明的。干漆夹贮是一项古老的手工技艺,它是采用天然生漆、贮麻、五彩石粉等为原料,经过泥胎、雕塑、托纱、夹贮、做漆、烘干、打磨、去泥、脱胎、装藏、装金、开光等48道工序完成。干漆夹贮技艺制作的佛教造像,体轻灵动,千姿百态,多呈现出一种光润亮泽的质感,较易于保存并且不易开裂和变形,佛教造像的个性化庄严神韵以及细腻流畅的衣纹等,都能得到清晰而优雅的展现。我国独步天下的“干漆夹贮脱胎贴金佛教造像技艺”,到了隋唐时期已发展至顶峰,但遗憾的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早期这类佛教造像,现如今已大多数流落国外。所以,干漆夹贮脱胎贴金佛教造像,不论其制作年代的长短与否,在国内外都属于物以稀为贵的珍藏门类。干漆夹贮脱胎贴金佛教造像技艺经遣唐使传到日本后,大受欢迎,日本工匠仿制惟妙惟肖,精品叠出,至今还有相当数量的这类佛教造像,保存在日本的唐招提寺、兴福寺、东大寺、奈良法隆寺等处。汉阳归元禅寺罗汉堂的五百罗汉造像,是湖北黄陂县的工匠王氏父子俩,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受顾开始制作,历时九年才全部完工。满堂罗汉,造型生动,神采飞扬,具有体轻质坚,经久不坏的特点,每尊罗汉造像都实施了“胸中装藏”,整体重量约在25千克左右。1954年武汉市遭遇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汉阳归元禅寺遭受水灾成一片泽国,五百罗汉全部被浸泡水中多日,待洪水退后,五百罗汉却都安然无恙,仍旧神采奕奕,金光闪闪。这充分说明了汉阳归元禅寺的五百罗汉,既不怕水浸,又不怕虫咬,更不是民间俗话所说的:“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汉阳归元禅寺的镇寺之宝

图7、昌明法师之像。 但凡事物总是有利既有弊,汉阳归元禅寺罗汉堂以“干漆夹贮脱胎贴金”技艺制作的五百罗汉造像,其最害怕的克星就是“火”。为了切实可行保护好我国唯一以 “干漆夹贮脱胎贴金”技艺制作而成的这堂五百罗汉,昌明、隆印师徒俩可没少花心事。四、罗汉新居汉阳归元寺的罗汉堂,竣工落成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罗汉堂建筑为单层砖木结构,布局呈“田”字形,在十字分割线上,辟有四个天井式内院。当年由于财力不济,整体制作与建筑结构上存在先天不足,空间低矮,走道逼仄,采光通风条件很差。改革开放后,随着这里的游客数量不断激增,火灾安全隐患防不胜防,非常令人堪忧。为此,国内外的许多热心人士以及专家学者,针对这堂五百罗汉造像到底该如何保护,纷纷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建议与办法。由于当时的昌明方丈年事已高,罗汉堂安全隐患整改规划与实施办法的出台,便重重压在了隆印法师肩上。他走出去请进来,集思广益,在专家学者和道友们的直接参与下,以及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罗汉堂安全隐患整改规划与实施办法终于出炉,而且很快就通过了有关方面的审批。紧接着就是筹资、备料与遴选施工单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准备就绪后,1998年7月,罗汉堂落架重建工程正式开始,五百罗汉被小心翼翼请到了临时安置点。此时的隆印法师,真可谓忙得不亦乐乎,既要监督施工质量,又要关照五百罗汉的安危冷暖,这两者都决不能出现半点的疏忽或闪失。
汉阳归元禅寺的镇寺之宝

图8、改建之后的汉阳归元禅寺罗汉堂是封闭式陈列罗汉造像。 2000年9月,武汉汉阳归元禅寺崭新的罗汉堂在原址上宣告竣工落成,建筑为砖混结构,外观保持了原有风貌,平面布局仍呈田字形,四个天井式院落,栽种有奇花异草。罗汉堂内的水电安装合理,消防设施完善,四个内厅庄重大方,连接方便,路宽适度,建筑的上部还设置了天窗,其作用一是保证了堂内的通风和采光,二是有利于调节四季温差的变化。在将五百罗汉造像重新贴金装饰后,便各就各位妥当安置,同时还为五百罗汉造像做了封闭式玻璃隔离保护层。
汉阳归元禅寺的镇寺之宝

图9、当时的隆印方丈(左一)与本文作者于2014年11月的合影。 至此,这堂弥足珍贵、不可多得的“干漆夹贮脱胎贴金”技艺制作的五百罗汉造像,总算是有了一个较为安全、宽敞与舒适的新居,五百罗汉每天以古老而又魅力无穷的真、精、新姿态,随时迎接并庇佑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和善男信女。汉阳归元禅寺罗汉堂的五百罗汉造像,其国宝级价值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目前尚未为大众知晓,称其为“泥胎雕塑”的还大有人在,因此,今天非常有必要加强宣传与普及关于这类文物的保护知识。隆印方丈与其恩师昌明老和尚,大慈悲,大智慧,师徒俩力排众议,敢于丢卒保车、与时俱进保护藏经阁中的古籍和这堂五百罗汉,他们真正是爱国爱教、正信正行的楷模,其无量功德必将与藏经阁中的古籍文物和这堂五百罗汉造像,交相辉映,传之久远。作者简介:刘谦定,男,祖籍湖北钟祥,1953年2 月出生于武汉市,退休前是武昌区人民政府粮道街办事处公务员。在2002年期间,提出“辛亥首义之地的武汉应建立辛亥革命博物馆”和“保护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言先后被政府采纳。2009年6月,荣获“第二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杰出人物奖”。2014年4月,被武汉市文史研究馆聘任为“特约研究员”。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5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