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知音号get正确打开方式 彻底玩转《知音号》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列子·汤问》

知音君悉心整理出一份详细官方攻略,带你get正确打开方式,彻底玩转《知音号》。

图都是手机拍的,仅仅意思一下,实景好看很多。

有剧透。(用了一些演员讲的故事,侵删)

我们买的是A区的票,所以参观顺序是“登船->二层->三层->一层舞厅->一层酒吧->四层露台->下船”。

记者的评测里:A线路是江滩夜景控的福利,因为走这条线可以两次看到长江二桥从头顶穿过。下面按照个人体会来整理过程和感受喽。

图1 – 观演路线

Part1 登船前

5月5日晚,19:30。

一艘载满了故事的,上世纪30年代的豪华邮轮,准备启航。

一段段小故事就已经开始了。有喊着“别送了!咕得儿白!”而独自远行的小工,有一双双含情对视的情人,有重修了武汉大学而双目失明的民族工匠,有个喝多的满腔武汉话的醉汉(船上会再次讲到这个人),有意气风发的生意人…聚光灯不偏袒任何人,所有的故事都是一闪而过,却足以让人回味,让人驻足。

zx907。wuhanEwS。cN

当然,我们大可不必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聚光灯下,因为每处都是一个小剧场。我偶然注意到左侧三层客舱方向有一个肩上披着条白毛巾的演员(后来上船以后得知他演的是擦鞋匠)正在冲着登船口挥手,我抬起头跟他的目光撞个正着,于是笑着也冲他挥挥手。他随即把毛巾从肩上取下,拿在手上对着我甩圈圈(脑补NBA观众席观众甩白色手绢)。当时虽然还没上船,就已经让观众有了很强的带入感:他们和我们的关系并不是演员和观众,而是讲述者和倾听者。

汽笛一响,演员们的动作戛然而止(后面还有很多这样的桥段,也是有劳演员们了):正在打招呼的手臂停了,正在翻阅的报纸停了,正在谈笑风生的人停了。只有江风吹动着船客们的头发,拂起人们的衣角。观众们的思绪也回到当下,伴随着不紧不慢的广播语“请站在C登船口的乘客,准备登船了~”。

图2 – 全体演员动作停止

登船顺序:C->B->A。

(广播语开始的时候,听见边上的观众说:“违和感好强。”

不过个人感觉这段广播已经处理的很不错了:声音婉转,语速很慢(请脑补一般地铁/公交报站语速的一半),丝毫没有赶人上船的意思,比较符合那个年代的节奏。反倒是观众们自己着急的不行(观众:怪我咯))

观众一边上船,演员就一边去往各自的地方准备表演了。

Part2 二层船舱

因为之前没怎么看游览图和介绍,刚上船的我还是比较懵逼的,想着可以直接去三楼自己所在的客舱坐着。被工作人员指引着上了二楼以后,发现通往三楼的楼梯口都拦住了(excuse me?)。然后才知道是要在二楼一个个船舱里看一个个演员讲述自己的故事。因为时间不长,仅仅看了两个故事,下面简单讲讲(微剧透,不过估计每个人看的都不一样所以无所谓啦)。纯凭记忆复述,如有差错请多包涵。

1.戏班女,出嫁前夜

女主跟着师父练戏,并喜欢上了大师兄,希望以后跟大师兄成婚。不料师父出了事情(具体是啥没听清),很多戏装都当掉了赎不回来。这时期一个将军看上了女主,答应只要成亲便帮她师父赎回戏装。女主为了师父和戏班的生存而忍痛答应了将军,心中仍对大师兄难舍难分。今天正是她的出嫁前夜,女主穿上戏装起舞。舞止,戏止,观众散去。

本剧场道具和装饰特别用心。演员的感情很到位。能对着一堆闪光灯和身边一米内众多的观众的目光而全神贯注不出戏,大赞。(看的入神,两个人都没拍照..)

吐槽:求知音号官方以后增加一条规定;“一个成年人最多携带一名小孩”。这里有个带了两个孩子还根本不管的大人,孩子们在演员演戏的时候到处乱摸,一个小男孩,拿着两个演员用的发簪,疯狂地敲一个大理石的椅子(当鼓敲啊我的哥!我有句mmp一定要讲)。于是这个小剧场后半段故事根本没心情听,全程瞪着那俩熊孩子…

2.民族企业家

企业家不满洋人霸占道路,在中国的土地上收割中国人的血汗钱。于是他自己在洋人街创办民族企业。在开业那天放了108挂鞭炮,把街道对面的洋牌匾硬生生震了下来。在船上,他打算把早已写好的倡议书转交给《江城日报》社记者…(然后演员便慷慨激昂地离开了所在的客舱)

这出戏的开头和结尾都很自然,讲述过程中还与观众有微小的互动(比如问你“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话)。因为台词比较振奋人心,所以演员讲话声音很大,全程能听清。

图3 – 手中拿着倡议书的民族企业家

走出这个客舱,听见走廊上的口琴声,正吹奏《送别》。刚才的演员们一个个走出自己的客舱,和观众们打招呼:“幸会!幸会!”并合唱歌曲(真唱)。我看的出神,也跟着哼起来。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所看到的小剧场,不过是几十个中的两个罢了。

图4 – 逐个亮相的演员

Part3 三层船舱

zx907。wuhanEwS。cN

工作人员会提醒大家拿出船票,到三楼对应的客舱内参观。

您既是舱室的观看者,同时也是自身体验的创造者。

这个阶段可以穿上衣柜里的旧衣服,戴起礼帽和金框眼镜,写一张寄给远方的明信片(工作人员会给每个人送一张印好邮票的老汉口明信片)。不过,这个阶段仅仅欣赏船舱时间都不够,更不用说写完明信片了。(希望官方能再多给5分钟的三层游览时间?

@知音君

图5 – 内舱

一个客舱定员4人(根据门票安排)。如果不是四人行承包了一个舱,在这个阶段就会遇见几个陌生人(或许也能有一段邂逅?

然后三楼的小演出开始了,是一个小乐队现场奏乐,唱的歌比较modern。比较好玩的是主唱会在走廊里移动,有一个移动摄影师会一路跟拍过去,也会把观众拍进来(你可以对着摄像小哥打招呼),并且实时投影在一些走廊里的透明荧幕上。这给了观众一定的参与感,不会像一些音乐节那样光是主唱自嗨,观众看着尴尬。

如果说知音号的旅程到这里就结束,我也觉得合情合理,但是完全想不到,很多好戏还在后面。

广播:知音号的旅程还在继续。

然后就在指引下来到了一层的舞厅。


Part4 一层舞厅

所以,当演员们向您发出邀请时,您大可以迈开舞步,一展风采。

听到广播这段话的时候就在想“反正不会跳舞,邀请也不会邀到我的”(flag)

主持人会一一介绍一些舞池中的重点人物。这里也包含着很多故事:教授、作家、照相师、富家千金、企业家等,就不再剧透了(明明是自己没记住啊(笑))。另外,舞池真的很好看。

图6 – 舞池

嗯,重点来了。

一位小姐姐走过来邀请我去跳舞了!

一开始紧张的不行,毕竟根本不会跳。然后小姐姐说“没关系,音乐节奏很快,后面随便跳就行了。”然后小姐姐问了几句关于知音号体验的问题,比如游览时间够不够,哪些地方最好玩之类,聊了几句后,音乐开始。之后小姐姐就一直在笑(不知道是表演需要,还是确实好笑,反正我感觉自己的舞步确实是魔鬼的步伐(笑))。

这差不多是整场观演最近距离观看演员了。化妆和服饰真的没破绽,很到位!

大概两分钟后,音乐停了,听见了一句“再会”,然后全场演员都定住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的我也跟着定了5秒,拉着的手还没放。然后发现不对劲,赶紧撤出舞池(笑)

zx907。wuhanEwS。cN

图7 – 止舞

如上图,左侧绿色旗袍的小姐姐和右侧白色衬衫的小哥就是舞伴。(数了一下,每场演出大约只会邀请6位观众进入舞池,感觉像中了船上的头彩)

zx907。wuhanEwS。cN

演员们都停下的时候感觉好失落,就像突然发现我们跟他们已经不是一个时代了,只好离开他们去下一站。

————————分割线————————

Part5 一层酒吧

这一段颇有《海上钢琴师》的味道,只不过叙事者是吧台的酒保。

他在这里看过许多船客的酸甜苦辣:有醉酒的大汉(登船前我们就见过了嘿),有每天到台前打一个电话的中年人,有一直清醒的钢琴师(真的现场弹),有重逢,有离别。更多故事还是大家自己去听吧。

图8 – 故事重逢

Part6 四层平台

到平台上时,恰逢长江二桥。

图9 – 长江二桥夜景

然后在平台上看小乐队表演了几曲。在四层的商店里看到了古董打字机(目测仿制品)。

图10 – 打字机

这一层就相对休闲很多了,夜景随便看。

或许岸上有等待着你的人。

随着广播和工作人员的指引,观演结束。

登船前广播说:“武汉是知音文化的发源地。”

zx907。wuhanEwS。cN

为什么要叫做“知音号”呢?

说一点自己的理解:

或许,你能在某个演员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许,某个故事正在自己身上发生着;或许,你能和船上的某个人一拍即合。

船只是个载体,人才是谱写故事的。

这可能就是知音号的魅力所在。

一点建议:观众朋友们请不要开闪光灯,不要在演员演出的时候大声喧哗,真的希望知音号的演出能够一直有这个质量,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

要问我资瓷不资瓷知音号,我当然是资瓷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