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剧院最高光时刻:周总理观看《东方红》

武汉剧院最高光时刻:周总理观看《东方红》

上世纪60年代初的武汉剧院门前有大片绿化。如今的广场雕像为1969年所建。

昨天,我们在《武汉剧院,最“年轻”的优秀历史建筑》一文中介绍了武汉剧院的设计与兴建。其中,也提到了武汉剧院建成之前,中南剧场由于条件有限,未能在1953年充分展现苏联友好访华演出团的艺术风采。

巧的是,就在1959年武汉剧院竣工后不久,芭蕾舞艺术大师乌兰诺娃再度随团访问武汉,演出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和《吉赛尔》等,在武汉引发轰动,千人排队购票蔚为壮观。至今仍是武汉老一代文艺爱好者记忆中的盛事。

不过,要数武汉剧院历史上最高光的时刻,还得数1965年的那场《东方红》。

武汉歌舞剧院排演《东方红》

在很多人看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文艺创作水平的巅峰。时至半个多世纪后的今日,其中的许多段落单独拿出来,比如《歌唱祖国》、《游击队歌》、《八月桂花遍地开》等等,在中国都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这种“精品扎堆”的影响力,在全世界的文艺创作中都极为罕见。

说句题外话,笔者少时看电视上播《东方红》,不解其精妙。后来听了十几年音乐剧,发现即便是国际知名大作,一部剧中能有一两个唱段“出圈”在广大群众中流传,已属极为难得。回看《东方红》,方觉年少无知。

关于这部作品的创作历程,相关论著汗牛充栋,在此不赘述。1964年,《东方红》在北京首演获得巨大成功,全国有条件的城市在艳羡之余,难免也想要尝试一下,排演此剧。

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文艺作品创作与传播的运作模式,与今日商业化体系的运作很不一样。全国文艺系统所属的各个专业艺术团队之间,不存在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只要有利于宣传,得到了相关管理部门的认可,全部的配乐、歌曲、舞蹈、美术以及各方面的技术细节,都可以无条件转让。

ZX907.WuhaNEWS。cN

要排《东方红》,一方面需要有一套完整的专业骨干,另一方面还需要大量志愿者积极参与。前者,由武汉歌舞剧院的专业演员承担;后者,则多来自武汉的大型国企。

据当年参与者回忆,武汉版《东方红》的演员多达1000多人,许多是来自武锅、武重等国企的表演爱好者。台上经常有上百人同时表演,一幕结束,5秒钟内,舞台上的一百人下来,后台的另一百名演员上台,整个过程鸦雀无声。整个演出中,演员上下场多达5000人次。

武汉剧院最高光时刻:周总理观看《东方红》

亲历者回忆当年排演经历

据1965年的相关报道,在全国诸多城市中,能够在当年年初完成排演《东方红》的,只有武汉、西安两地而已。连广州这样文化传统深厚的城市,其《东方红》排演还是在武汉歌舞剧院的帮助下完成。再往后,武汉还帮助荆州排演了《东方红》,此为后话。

武汉歌舞剧院排演的《东方红》取得了巨大成功,2月3日上演,至9月底,计演出217场,观众58万人次。

周总理称赞“后来居上”

武汉版《东方红》在武汉剧院7个多月的演出中,1965年4月5日的那一场独具意义。当天,这部作品的总设计师周恩来总理现场观看了演出。

4月4日,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出访归来,路过武汉,临时决定多停留一天。当晚的欢迎晚会上,周恩来向相关工作人员提出,想看看正在武汉上演的《东方红》,并特别要求,不要因为他出席而修改演出内容,“不要改,就看原来的。”

会后,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时任湖北省省长张体学碰头讨论了第二天的演出,工作人员连夜通知军区文化部、歌剧团、空政文工团等单位。

武汉剧院最高光时刻:周总理观看《东方红》 ZX907.WuhaNEWS。cN

周恩来接见《东方红》演员

4月5日,当晚演出效果非常好。周恩来到后台慰问演员时,后台演员们一拥而上,都争着想和总理握手、合影。工作人员奋力为总理开出一条道,将其请到前台。在前台,周恩来与歌唱演员吴雁泽交谈了几句,称赞了其表演,又和王玉珍、刘凤等演员合影。此时,台上台下一片欢呼声,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及章汉夫、赵毅敏等首长向大家频频挥手致意。

ZX907.WuhaNEWS。cN

4月7日,所有参与了这场演出的演职员召开大会,会上宣布周总理为这场演出的题词:

“精益求精,后来居上。”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4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