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空气质量创近8年来最好,24个劣Ⅴ类湖泊“摘帽”

过去的一年,武汉市空气、水和噪音状况如何?6月4日,武汉市发布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9天,优良率达84.4%,为近8年来最好;62个湖泊水质转好,24个劣Ⅴ类湖泊“摘帽”,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一年多64天呼吸好空气   臭氧成首要污染物 生态环境公报显示,2020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100天,良209天,轻度污染52天,中度污染3天,重度污染2天,优良天数为309天,比2019年增加64天,空气质量优良率84.4%,是自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 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胡柯介绍,好空气一方面是“天帮忙”,去年夏季降雨量较常年明显增加,对改善空气非常有利;另一方面是“人努力”,去年我市出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多管齐下。另外,去年受疫情影响整体污染物排量减少。 “从2018年起,臭氧已取代PM2.5成为武汉首要污染物。”胡柯介绍,近年来,我市臭氧污染呈波动上升趋势,去年臭氧超标天数为23天,而PM2.5超标天数为20天。 据悉,5月27日,我市发布《武汉市改善空气质量2021年工作方案》,从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防治和结构调整优化、空气污染精准防控等5个方面,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62个湖泊水质好转   24个劣Ⅴ类湖泊“摘帽” 生态环境公报显示,全市164个水质监测湖泊中,2个湖泊(内沙湖和牛山湖)为Ⅱ类水质,占1.2%;劣Ⅴ类水质湖泊减少至6个湖泊,占3.7%。 据悉,内沙湖是武汉中心城区唯一水质稳定在Ⅱ类水体湖泊,即在经常规净化处理后,其水质可供生活饮用。6月4日,记者在武昌内沙湖公园内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野鸭在水面游来游去,多种沉水植物形成了一片水下森林。自2013年实施湖泊生态修复工程以来,通过外源截污、水生植被构建、鱼类群落调控等手段,湖泊水质持续改善,连续两年保持在Ⅱ类水体。 内沙湖的水质改善是武汉践行“长江大保护”的一大缩影。去年以来,我市按照“一湖一策”的要求,对全市重点湖泊实施治理。长江日报记者梳理,与2019年相比,全市62个湖泊水质好转,11个湖泊明显好转,94个湖泊水质保持稳定。与2015年相比,全市湖泊中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均有明显下降,湖泊总体水质明显好转。 如何看待湖泊水质好转或下降?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侯帮磊介绍,2020年武汉市劣Ⅴ类湖泊数量从上年30个降为6个,可以说湖泊水质改善明显。不过,湖泊污染治理是一个缓慢改善过程,看一个湖泊水质变差还是变好,要观察其近5年左右的水质变化,不排除治理期间水质会有小幅波动。 环境公报还显示,与2019年相比,全市首次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河流总体水质明显好转。 中心城区道路安静了0.6分贝 该环境公报显示,2020年,全市昼间道路交通噪声总体为“较好”水平,全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一般”水平。其中,中心城区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8.1分贝,比2019年下降0.6分贝,强度等级为二级,评价为“较好”。 侯帮磊介绍,声环境的好转一方面是受到疫情影响,一些生活、生产停滞带来的噪音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我市针对噪音污染加大整治力度,特别是武汉出台“降噪十条”严管工地噪声,整改不到位的工地禁止夜间施工取得一定成效。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4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