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77岁曾走遍上海超级稻农田 饿过才知道粮食有多么重要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远去,但他过往的点点滴滴却在人们心中愈发清晰了。 上海松江的干部情不自禁回想起:10多年前,76岁的袁老带着他的超级稻,连续三年在松江田头示范种植,他坚持走遍各个基地,他在田间小路上疾步如飞,他与农民及科技人员交流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他传播的不仅仅是超级稻高产的种子,更是一种对科学、对事业、对粮食孜孜不倦奋斗终身的精神,是知识分子的楷模。”以下,是一位松江农业干部写下的袁隆平院士在松江田头那些事—— 松江盛产水稻,这里曾出好稻“香稻”、“箭子稻”,还有“老来青”。这里也曾一再出过高产纪录:“宋绍熙年间,华亭县亩产稻谷二三石(每石75公斤),是当时全国水稻单产最高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松江农民陈永康培育的老来青亩产716.5公斤”……如今,陈永康创下的高产纪录几十年来还没人突破,松江农业工作者在粮食生产上的奋斗目标就是要超越“老来青”实现优质高产,当然还要高劳动生产效率。 水稻的产量高低,种子是决定因素。传统育种就是提纯复壮,种性稳定,产量逐步提高。杂交育种变异大,但增产潜力更大,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在21世纪初把水稻亩产突破到了八百公斤,称为超级稻,振奋人心。 彼时,松江农业部门在努力培育优质高产粳稻品种的同时,准备积极引进试种杂交水稻高产品种超级稻,试图以提高亩产来弥补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带来耕地减少粮食总产下降的问题。 2004年9月,我们拜访了袁隆平院士,参观了超级稻科研、生产基地,向杂交水稻之父说明了此行的来意,得到了袁隆平院士的支持。于是,在当年的11月份,松江区政府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在上海市松江区建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超级稻松江示范基地”。 之后,袁隆平院士连续三年亲临松江田头,与当地科技人员和农民交流,指导大家如何种好超级稻。以前,在松江的稻耕历史上,一向是输出好的水稻品种、先进的耕作经验,特别是种田状元陈永康,他的“老来青”水稻品种曾传播到十几个国家,他的水稻高产经验也传遍了大半个中国。袁隆平院士一到松江,就和我们提起了20世纪50年代闻名遐迩的 “老来青”,现在到“老来青”的故乡来传播超级稻,他觉得非常高兴。当然,我们对种好超级稻也充满信心。 2005年,超级稻松江示范基地种植101.4亩两优0293超级稻,26.25亩Y两优1号超级稻。这两个品种长势都很好,表现出穗大、粒粗的杂交优势,但在收获前遇到了台风,高秆、大穂型的超级稻出现了倒伏、稻粒脱落的情况,收获时,两个品种的单产分别为680.67公斤与558.67公斤,未能达到800公斤的目标。当时,松江当地粳稻亩产在550公斤左右。袁隆平院士与科技人员一起分析了超级稻在当地的生长过程,穗数与粒数都具备了800公斤产量的基础,认为主要是超级稻成熟早,收获时受台风影响,造成倒伏脱落而减产,整个栽培方法没问题。 袁隆平曾在上海松江种超级稻,走遍浦南浦北基地,田间小路疾步如飞 他老人家的一番话,使大家对夺取800公斤高产的底气更足了。第二年,示范基地选择两优0293种植,水稻生长期间,袁隆平院士自己忙不过来就派他的科研团队过来指导,还经常电话询问超级稻生长情况。2006年9月23日,上海市农委邀请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苏农科院、福建农科院、安徽农科院、湖南农科院、上海农科院的七名专家对示范基地超级稻现场测产验收,袁隆平院士带领他的团队也亲临现场。经专家组现场验收测产,测得理论产量为891.33公斤,割方实产为720.76公斤,割方测产时还有很多未成熟稻谷,专家组认为稻谷成熟还要十天(因故提前收割),如正常成熟收割单产肯定超过800公斤。超级稻示范第三年,示范长势及亩产量与第二年差不多,农民收获实际产量达到了800公斤。由此,八百公斤超级稻在松江地区示范种植圆满成功。 袁隆平院士带着他的超级稻在松江三年示范期间,一个76岁高龄大科学家,每次来松江总要走遍浦南浦北三个示范基地,田间小路还能疾步如飞,与农民、科技人员交流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令在场的人都为之感动。他在松江广大家庭农场主与农业科技人员心里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 袁隆平院士传播的不仅仅是超级稻高产的种子,更是一种对科学、对事业、对粮食孜孜不倦奋斗终身的精神,是知识分子的楷模。他说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求温饱是中国百姓几千年来的梦想,如今梦想成真,不仅仅能温饱,而且全中国老百姓脱贫,奔上了小康的大道,真是千古功德。 有梦才可追逐,追逐才有可能梦想成真,向追逐梦想、为梦想奋斗的人们学习、致敬。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42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