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0万人口的湖北,“撑不起”武汉的野心

2020年的疫情让武汉经济遭受重创,然而在去年全国城市大比拼中,武汉却以15616亿元的GDP规模稳居第九,力压南京,稍逊杭州。

按理说,一座城市停工停产三个月,理应百废待兴,可为何武汉的恢复速度如此迅猛?

今天的武汉,究竟有哪些得天独厚的城市优势?

未来武汉的发展上限与制约因素,是否会影响下一代年轻人的选择?

5700万人口的湖北,“撑不起”武汉的野心

1

ZX907.wuHANewS.cn

从历史上看,武汉三镇的崛起要感谢一次汉水改道。

明成化年间,汉水开始从龟山北部的集家嘴汇入长江,将汉口汉阳分割成两个部分,由于地处江汉平原,平缓的河道被冲击成天然良港,这里的内陆经济地位开始提升。

到了清乾隆时期,汉口人口约10万众,按《大清统一志》的记载,这里“往来要到,居民填溢,商贾辐揍,为楚中第一繁盛”。

ZX907.wuHANewS.cn

自近代以来,武汉被《天津条约》开辟为新的通商口岸,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工商业及对外贸易迅猛发展。

从1865年起,武汉年出口额始终占据全国10%,仅次于上海,为中国第二大商港。

截止到抗战爆发前,武汉共有民族资本企业600余家,其中不乏扬子机器厂这样年产1万吨生铁的大型企业。

5700万人口的湖北,“撑不起”武汉的野心

图源·长江日报(100多年前,汉口谌家矶扬子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厂)

ZX907.wuHANewS.cn

抗战爆发之后,武汉工商业经历了一个接收——转移——再损失殆尽的过程。

1938年之前,累计共有170余家企业从江浙沪内迁至武汉,不过繁荣是短暂的,当年6月武汉会战打响,包括武汉自身在内的250余家企业又奔赴大西南。

好不容易熬完八年,以宋子文为首的官僚资本和来自美国的洋货则彻底冲垮了奄奄一息的武汉实业。

截止到1948年,武汉超70%的企业或停产或倒闭,全市13万工人中约有五万人彻底失业,具有现代机械动力的企业不到240家。

2

显而易见的是,武汉在旧中国因为地理位置曾一度风光,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环境让武汉辉煌难以为继。

ZX907.wuHANewS.cn

除了交通,这里缺乏经济发展的一切,而这一现状,在新中国成立后竟变成了“矫枉过正”的恶补。

156项苏联援助,9项花落湖北,他们分别是:武汉钢铁厂,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锅炉厂,武昌造船厂,武汉肉联厂,青山热电厂,大冶有色金属厂,武汉长江大桥,湖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5700万人口的湖北,“撑不起”武汉的野心

除了大冶是清末汉冶萍留下的旧址外,其他八项重化工业清一色位于武汉。

计划经济时代,这样做固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可在1978年之后,或许变成另类的“高处不胜寒”。

先看GDP数据:

1978年湖北全省GDP151亿,其中前三名武汉38亿,荆州17亿,黄冈13亿,武汉是第二名的两倍出头,省会首位度25%。

1998年湖北全省GDP3704亿,武汉1015亿,第二名襄阳485亿,依旧是两倍倍率,不过省会首位度到了27%。

2018年,湖北GDP39366亿元,武汉单占14847亿,第二名襄阳4309亿,第三名宜昌4064亿,此时的一二名差距拉到了三倍,而首位度直接飙升至37%。

ZX907.wuHANewS.cn

再看武汉内部经济发展:作为一座靠工业起家的城市,决策者自然把目光放到高端制造上。

武汉光谷,自1988年成立以来,近些年被倾尽了一切资源——42所高校,56家研究所,66名两院院士,20万专业技术人员,以及80万在校大学生。

5700万人口的湖北,“撑不起”武汉的野心

从绩效上看,这里的成绩斐然:2018,2019和2020三年光谷经济增速分别为9.7%、9.4%和5.1%,持续位列武汉区域第一,在2月20号发布的光谷“十四五”规划上,这里更是计划在未来十年拿下15%的增长率。

似乎,光谷的崛起已经板上钉钉。似乎,未来的武汉已经势不可挡。

然而,只有5700万人口的湖北,真的能支撑武汉的野心么?

3

什么样的制造业能赚钱?集约化生产,上下游配套完整的制造业能赚钱。

前一段时间小帅和大家分析过成都,得到的结论成都吸血是伪命题,因为成都经济已经高度三产化。

但是今天的武汉不同,这里实体经济强劲,2019年规模上支柱产业:医药制造,计算机通信制造,电气机械器材增长分别为12.9%,12.3%和4.5%。

然而武汉周边城市却拿不出相应的配套产业对接。

5700万人口的湖北,“撑不起”武汉的野心

以黄石为例,这里传统的支柱产业是冶金,2019年大冶有色金属总营收328亿人民币,而黄石一年GDP不过1767亿,相当于一家公司占了全市的18%。

可是,从冶金到高端制造,中间至少跨越数十个相关产业,一方面武汉的头部要搞光纤,搞芯片,另一方面周围城市却连单晶硅都造不出来。

现在武汉之所以发展够好,那是因为还可以靠特殊的地理位置从东南沿海,从长三角珠三角拉货。

可当沿海城市也搞起相关产业了呢?你的竞争力,必然会因为运输成本大打折扣。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尽管因为历史和地理条件,武汉经济充满活力,可眼前配套产业缺失的危机,却在一步步蚕食武汉的竞争力,最直观的体现,便是全省垫底的平均工资。

2020年湖北工资最高的城市为襄樊,为5592元,而武汉平均薪资只有3984。

5700万人口的湖北,“撑不起”武汉的野心

十大高新行业,六个和重化工业相关,因为物以稀为贵,因为太多的人涌入高端制造,中间大量产业断档,产业断档当然没有工作机会。

因此“空中楼阁效应”就愈发明显,就像一个扁担,中间细两头粗,它能承担起多少的分量?

所以说,未来武汉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学长三角和珠三角,要么尝试分散的县域经济模式,要么尝试高度整合的区域一体化发展。

作为华中第一大省会,这里应该,也必须担负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重任。

短期内的一家独大或许会带来高速发展,但长期看来,武汉和周边必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2020年的疫情虽然靠着丰厚的家底挺了过来但也元气大伤。

而随着合肥,长沙等城市的相继崛起,湖北必须立刻调整发展态势,因为留给武汉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4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