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病危之际还在关心稻子长势 回看袁隆平91年光辉岁月

千百年来,中国人最怕的事情就是没饭吃。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许多百姓依旧因为饥饿和贫穷而走投无路。在那时,遇上自然灾害,别说米饭,连草根、树叶都没得吃。 70年前的冬夜,一位名为艾青的逃亡诗人,就曾写下过这样令人触目惊心的场景: “饥饿是可怕的/它使年老的失去仁慈/年幼的学会憎恨” …… “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
是的,饥饿的时候,别说桌子、草褥子,就连泥土这种吃过多了能让人梗死的东西,人们都可以往肚子里填。比如非洲地区的贫穷居民,筛泥质兑水煎成饼充饥,只为了短暂地为了能够缓解饥饿带来的痛彻心扉的疼痛感和绝望感。 对于饥饿,这是几十年前许多贫穷的中国人记忆犹新的印象,1960年的大饥荒,就曾让许多人因为饥饿而得了浮肿病,最后因此而丢了性命。旷日持久的饥饿,早已深深烙印在许多中国人的生命骨髓里。
01 “当代神农”的到来 1930年9月,正值金秋的九月,一个黄灿灿的秋收季节,北平协和医院的产房里,迎来了一个小生命。中年男子袁兴烈,颤巍巍地从护士手中接过了这个小生命,眼中充满了激动的泪水。 然而,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却是一个正值动乱不安的年代,穷苦的百姓饱受饥荒和战乱之苦。 虽然是身为知识分子,但是中年男子袁兴烈,却也不曾敢期盼着臂弯里这位小儿的到来,能够做出多大的丰功伟绩来,但求一生平安已经是最大的奢求。然而,谁曾想到,这位降生在袁家的小儿,在几十年后却成为了数亿中国人敬仰的“当代神农”。 袁隆平,小名“二毛”,因生于北平,家中排“隆”字辈,父母给其取名为“隆平”,寓意着家庭隆盛,世事昌平。
在母亲怀里的袁隆平 袁隆平的祖父曾在广东文昌县任过县令,父亲袁兴烈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毕业于东南大学中文系,为人正直。抗战爆发后,袁兴烈投笔从戎,在冯玉祥的部下当上校秘书。 袁隆平的母亲华静,是个温文尔雅的安徽富裕家庭里长大的女孩,自幼在英国教会学校上学,能够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毕业后,曾担任教师,和当时正任职校长的袁兴烈情投意合,走到了一起。婚后,有了第一个孩子,袁隆平的哥哥袁隆津。为了相夫教子,华静辞掉了工作,成为了一位贤妻良母。 小时候的袁隆平,是个活泼捣蛋的孩子。在家人眼中,他不仅时常显得笨手笨脚,要取碗,碗被摔,要取杯子,杯子掉地上;平时穿的长袍,总是不是被烧出了窟窿,就是被扯破了一大块。 他曾问母亲,“人从何来?” 从小受教会文化熏陶的母亲,引用了西方《圣经》里的故事,告诉袁隆平上帝用泥土创造出了亚当和夏娃,才有了人类。而中国的古老传说里,也有女娲用黄土造人的故事…… 最后,母亲告诉袁隆平:“那就是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人都是从土地里来的。” 自此,这个故事深深地印在了袁隆平的脑海中。
少年时的袁隆平 1939年,10岁的袁隆平在上小学,那时的时局动乱不已,学生经常跑到壕沟或地下上课,在那里袁隆平学会了那首永生难忘的抗日救亡之歌: 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 1943年,袁隆平转学到了博学中学念书,并在那里生活了4年多,那时他正是13-17岁的花季年纪。 然而,当时所处的年代,仍然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生活物资短缺。袁隆平虽然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是生活也是过得相当艰苦的。吃的是杂粮饭,点的是桐油灯,好几个星期才能打一次“牙祭”(吃肉)。孩子们时常被饿得走不动路。
当时,学校食堂做的饭是“双蒸饭”,里面掺入了苏打,经过两次蒸煮之后,饭的体积增大了多倍。人吃了之后,饱腹感很快就来了,但是饥饿感也很快到来。当时,人们打坐闲聊时,说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打牙祭”。 关于这段饥饿的岁月生活,袁隆平还曾回忆称: “肚子空空的,身体无力,双腿没劲。晚上睡觉,被窝冰凉,始终也睡不热,身体没能量嘛!” 02 投身于农业研究 1948年,袁隆平除了因为偏科,数学成绩平平,其余以各科成绩全优毕业,面临着报考哪所大学的选择。 当时,在南京任科长的父亲袁兴烈希望儿子袁隆平能报考南京中山大学,日后学有所成,子承父业。 然而,生在国家危亡,百姓饥荒挨饿的年代,袁隆平最终却决定将人生目标放在农业研究上。他对父亲说“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成为一个农业科学家!”
为此,父子二人还曾吵过一架,善良的母亲从中劝说。最后,深知执拗不过袁隆平,颇有民主思想的袁兴烈也只好尊重了儿子的选择。 1949年8月,袁隆平告别了父母,进入了西南农学院就读。在大学期间,袁隆平主修了遗产育种学,而这一选择也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西南农学院期间,袁隆平非常珍惜每一寸光阴,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之后,大学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了安江农校当教师。而刚去任教时,袁隆平被分配到的教学任务不是教农学,而是教俄语。第二年,学校才给他安排到了农业上,让其干起了“老本行”。
在教书期间,袁隆平不仅给学生教授课本知识,还主动带领学生到乡下去实践学习。在实践考察中,他看到了传统农民的原始耕作方式,看到了产量极低的稻谷,心里非常难过。 1960年大饥荒,袁隆平目睹过饥饿夺去他人生命的残酷现实。 他亲眼目睹一位花季少女,因为吃了观音土拉不得大便,而被活活憋死。 他亲眼目睹过百姓因为饥饿而饿死在街头。一次,袁隆平走出学校的大门,远远看到一群人在马路边上围观着,等他走进去一看,两具皮包骨的尸体映在众人眼中,大家满脸尽是目光无神,神情忧伤。当时,已经是农业研究人员的袁隆平,心里突然更加沉痛。 从此,他开始将实验的种苗当成了自己的“命根子”,将家几乎驻扎在了农田,天天扎到田里搞研究。
然而,最初搞生产研究,却遭来了某些人的破坏,有人将他试验田里的秧苗全都连根拔掉。袁隆平赶到田里看到一片狼藉,一阵阵的悲愤、痛心涌上心头,压得他喘不过气,几乎昏厥过去。 悲痛之余,他忽然发现眼前的那片被糟蹋的秧苗里,还存活着一棵不起眼的小幼苗,他窃喜而又小心翼翼地将其拾起,之后又在地里找到了4棵幸存的秧苗,而这5棵秧苗也成了他的全部希望。 之后,经过了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挑选、配种、栽培,终于收获到了一批优质的种子。
然而,我们国家的幅员辽阔,且地域气候和土壤等不尽相同,要想培育更多的新品种,需要更多的试验。 某一个春天,突然倒春寒,由于试验基地条件有限,缺乏可以调控温度的设备,袁隆平担心费尽心血栽培出来的种子被冻伤了,便对学生说: “这些种子是我们多年辛苦得到的宝贝,这是多年的心血,种子已经到了关键期,现在最适宜它们的温度便是我们的体温。” 说完,便用塑料薄膜把他的这些“命根子”种子包裹起来,缠到了自己的腰上保温,把自己当成了培育种子的“大地”。 学生看了,都笑了,说老师模样实在太可爱。 就这样,经过了多年忘我的艰辛努力,天天踩在泥泞的烂泥上,扎根于田间地头,袁隆平终于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成为了让中国数十亿人远离饥荒的“杂交水稻之父”!
然而,功成名就之时,他依旧活得艰苦朴素。每到商场购物,他总是挑最便宜的买,从不对贵的商品感兴趣。 在商店里看到打折每件仅需要10块钱的衬衫,他开心地一口气买了10多件,他说“这是好衣裳,下地干活穿着非常舒服”。然而,喜欢便宜货的同时,却又取之有度,即便买件便宜的10块钱的衣裳,他还主动给人多加了2块钱,生怕商家卖亏了。 在社会慈善捐款上,他却从不吝啬,将自己所获的12.5万美元世界粮食奖的奖金,全捐给了科技奖励基金会。 可以说,他的身上,除了脑袋里的智慧和知识值钱,他的确是中国最富有的“赤贫者”。
03 读书君说 “自古民以食为天,古有神农也枉然”,饥荒年代百姓食不果腹,谁能解千愁,解世界大难关? 是那位个头不大,只有5尺之躯的中国汉子,顶着狂风烈日,严寒酷暑,驼背弯腰无数次,在那个田间地头,一步一个脚印,一穗又一穗地研究,用专业和能力,用决心和毅力攻克了难题,战胜了饥饿! 曾经,面对着采访,他曾说: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梁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如今,梦还未实现,他走了。 伤心、悲痛、难过……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 不过,曾经和一代伟大同在一个蓝天下,共同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享受着同样的阳光雨露,足已一生有幸! 愿“中国爷爷”一路走好!天堂之上,他将依旧受到世人的敬仰和怀念。 自此,天上多了一颗星星,叫袁隆平,那是共和国的“国之勋臣”!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4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