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的应届生表示:没必要去北上广

5月1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据介绍,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而根据此前人社部的新闻发布会显示,目前招聘提供的岗位规模是400万个
这909万个毕业的年轻人,有着909万份对未来的焦虑。
武汉,作为全国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每年有超过100万名大学生毕业,加入这场909万年轻人之间的残酷竞争。
我们采访了几位武汉今年的应届生,有的早早适应社会规则,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有的还在复杂的职场筛选机制中苦苦挣扎,在尝试中寻觅。
这一届毕业生,会选择留在武汉吗?恐怕这个问题只有当事人,能给出答案。
小张,标准的学霸。
对他来说,找工作,薪资和城市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找对行业。
2020年4月第一次尝试找工作,投递华为技术实习岗位,地狱难度开局虽以失败告终,但在后续的秋招里凭借失败经验过关斩将,进入ICT行业。
为什么选这行?他回答:我觉得是顺势而为。
再一问薪酬下限,答:武汉年收入不低于20万,北上广不低于25万。
这回答让你很难不觉得凡尔赛,在周围的同学都进入东风,上汽,小鹏等车企从事传统汽车底盘方向的工作时,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政策、收集意见,决定向智能信息方向发展。
对于他来说,第一份工作在不在武汉,不重要,薪资,不低于平均水平就行,关键是能不能迅速站在行业的前沿,实现书本理论到创造价值的成功转变。
学以致用,创造价值,这,可能就是当代后浪的择业观标杆。
武汉应届生自己出来找实习工作的情况如何?萌萌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新媒体公司找了个遍,最低月薪2k还是单双休,最高也就4k,外加满嘴跑火车,半年当武汉地区主管,一年内冲出湖北,进军华中地区。
“我寻思着开2k的那个公司应该不容易倒闭,那就选这个先做看看吧。”就这样萌萌开始了自己的实习工作。
至于为什么要找工作,一方面是为了独立生活,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
她的毕业论文课题是探讨当下各个社交媒体平台的规则,研究背后的意义以及目的,在进入实习工作之后,工作的内容处处受到网络媒体平台的管控,让她对曾经感兴趣的课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选择留在本地找工作的原因很简单——觉得在北上广可能会养不活自己,曾经在象牙塔里学习的技巧都是为了去实现内容理想,结果发现大部分新媒体公司都是在变现的路上苦苦求索。
“我之前还是太理想主义了。”仍在起步阶段的萌萌并不感到失落,反而对未来充满了好奇,趁着年轻,她还可以尝试更多的道路。
熬夜君工作学习的时候非常认真且专注,但是他熬夜打手游的样子也真的很像一个普通肥宅。
对他来说,生活,就是要开开心心舒舒服服的才好,工作学习不过是人生的任务罢了。
研究生第三年他基本都忙于考公,去年春招投出去的简历基本都石沉大海,后来去深圳面了一圈,最好的待遇是15k月薪包半年住宿,但他还是选择了回武汉。
“不想去外地,感觉融不进其它城市。读研的时候找工作本来就是想当一个退路,想着要是考不上公务员就去找个班上。”
今年上半年,他那传来了上岸失败,入职知名国企的消息,实习薪资7k,转正11k,包吃包住。
“还好我学校里成绩还可以,又是学生干部又有党员经历,哦对了,还好我是男生,感觉这些条件差一个我都拿不到这份工作。”
这份看起来十分安稳的工作,就像是他这么多年来认真学习,努力读书的回报,让他拥有了拒绝996和内卷式加班的选择。
工作就好好工作,生活也要开开心心,没必要那么拼,但也不能不努力——这就是他简单明了的就业观。
🎓🎓🎓
自2017年以来,武汉颁布了“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就落户,住房,就业等一系列问题,给武汉大学生开了绿灯。
近年来,对于老生常谈的“武汉薪资水平低,武汉就业环境差,武汉产业落后”等等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2020年武汉新增留汉大学生30万,就是最好的证明。
凭心而论,求职就业的难度,肯定是一点点增加的,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应届生,不再以薪资论优劣,而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走出迈入社会的第一步。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3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