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一特斯拉车身挂横幅维权 曾屡陷风波被多部门约谈

据星视频,近日,广西南宁一辆特斯拉的车身挂横幅维权。有网友表示:这辆特斯拉仍然停放在盛天地,早前就停放在这里了,车主又在车身前后又增加了横幅。上面写着自动加速、刹车失灵等字样。并且车身疑似发生碰撞还未进行维修。目前,具体情况不明,详情有待进一步核实。 特斯拉3 特斯拉2 特斯拉4 4月16日,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上,一名女子身穿印有“刹车失灵”的T恤,爬上车顶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引来现场群众围观。 据悉,特斯拉早前曾多次因事故引发关注。2021年2月,因消费者反映的各类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还曾对其进行约谈。 延伸阅读 特斯拉“店大欺客”还是车主“一闹就灵”?公众需要一个答案 4月19日,第十九届上海车展开幕当天,在特斯拉汽车展台,有两名女子身穿印有“刹车失灵”和特斯拉标志的T恤,其中一名女子爬到车上高声呼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引发广泛关注。 “维权决不妥协 可以互上证据” 事发当天,特斯拉展台维权女子被工作人员带离现场,目前已被警方行政拘留。随后,特斯拉和其中一名特斯拉车主都发布微博,表明态度。 19日下午,特斯拉官方发布微博称:“由于车主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检测,并强烈拒绝我们提出的所有方案,所以相关事宜只能持续沟通。”又在19日深夜发微博称:“如果是特斯拉产品的问题,特斯拉一定坚决负责到底,该赔的赔、该罚的罚。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同样是我们的态度。”根据媒体报道,特斯拉公司全球副总裁陶琳针对此事表示:“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我们认为她的诉求是不合理的,我们不可能去答应”。 参与该事件的其中一名特斯拉车主也发微博道歉,称“采用了错误的方式,给在场所有人员道歉”,同时称“我们也决不妥协,可以的话,互上证据”。 目前维权车主和特斯拉双方各执一词:车主声称自己买的特斯拉存在“刹车失灵”问题;特斯拉则回应称该车主“曾因超速违章发生碰撞事故,而后以产品质量为由坚持要求退车”。事实真相如何,还有待相关部门深入调查。 特斯拉曾多次因车主维权受关注 这并非特斯拉头一回因为车主维权事件站上风口浪尖。今年以来,仅仅4个多月的事件就发生了多起事故。 1月4日,山东临沂一辆特斯拉冲进厕所,将洗手台撞坏。司机表示失控原因是踩不动刹车。特斯拉回应临沂事件:车辆未见异常。 3月11日,海南海口一名特斯拉车主蒙先生称,在停车场停车时,车辆在连续踩刹车的情况下无法停下,导致撞上护栏。特斯拉回应海口事件:车辆工作正常,未发生故障,事故原因是地面湿滑,车主踩下制动踏板时幅度较轻。 4月11日,上海的特斯拉车主刘先生称,车子在车库拐弯时突然刹车失灵,直至撞到墙面后才逼停。特斯拉回应上海事件:工作人员称,初步调查结果是因地面摩擦力太低,导致ABS启动有滑行。 北京交通广播主持人:特斯拉缺乏机制,维权困难 北京交通广播《汽车天下》栏目是一档聚焦汽车产品、行业及车主售后维权的栏目,该栏目就曾接到国不少特斯拉车主的来电,反映车辆出现的问题以及维权过程中的遭遇。 在采访中,北京交通广播主持人张琦告诉记者,由于特斯拉一直缺少针对产品问题投诉处理的相关通道、部门,导致很多车主维权非常艰难。 张琦:特斯拉维权投诉挺多的,包括刹车失灵、电子系统失效等;特斯拉相关部门职能缺失,找不到维权的对接人,导致车主维权无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特斯拉维权事件车主一定是通过其他渠道维权无门,才会选择站上车顶。 中央政法委:责任何在?担当何在!? 中央政法委微信公众号“长安剑”对此发表评论:《特斯拉必须面对中国客户的拷问:责任何在?担当何在!?》。 面对车主的一次次维权,特斯拉的回应中却尽显“老爷公关”的骄纵豪横,让中国消费者心寒。一次次拖拉扯皮中,损耗的是口碑和信任。特斯拉不能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缺少敬畏。 新华每日电讯发表评论:《谁给了特斯拉“不妥协”的底气》。 既不能鼓励维权者“一闹就灵”,也不该让人觉得企业方“店大欺客”。无论哪家车企,都须对中国市场有敬畏之心,诚恳接受消费者监督。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车企应建立畅通的投诉处理渠道。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让消费者维权更高效、便捷,尽量避免各种维权闹剧。 对刹车质量,谁都不应妥协! 在上海车展上有车主站上特斯拉车顶,高呼“刹车失灵”。这个维权举动让这位车主付出了被行政拘留的代价,同时引发广泛关注。而特斯拉公司某高管的“不妥协”的回应让广泛关注变成了强烈关注。 个案中的车辆质量问题,还有待调查。但对于刹车质量,绝不妥协,应该成为所有人的态度。车主反映的特斯拉和“刹车失灵”相关的事故,这两年在多个地方均有出现。但特斯拉始终认为是人和路的问题。 今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央网信办等五个部门,就消费者反映的异常加速、电池起火、车辆远程升级等问题共同约谈了特斯拉汽车。一家车企被几部门同时约谈,并不多见。车到底有没有质量问题,尤其是动力和制动系统,直接关系车上的人和路上的人的生命安全。事关公共安全,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可能只听一面之辞。 我们能否有一种更主动的权威的检测机制,及早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这么多事故到底问题出在车、人还是路上?在这一点上,任何人都没有妥协的空间。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3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