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不向外求 专向内心求办法去实践

可能是最近一直写苏东坡的缘故,一直讨厌进厨房做家务的我,居然会开始享受这种制造油腻与清除油腻的动作细节和程序,因为它让我超脱了日常的理念世界,那些爱恨情仇、现实包袱。我发现,我想的东西和角度开始不一样了。 原来苏东坡还有这功效。用双手辛勤劳作(排除打键盘)真的可以有新的收获。 当他经历乌台诗案的生死劫,被贬到黄州做从八品的虚职芝麻官,都不知道如何养活自己和家人的时候,他选择了亲自劳作,耕作一片废弃的军营地。他是幸运的,那块地里可以挖出井,解决了水源问题,农事就好办了。 最初的时候,他并不叫自己“东坡居士”,而是“鏖糟陂里陶靖节”。鏖糟陂是什么?它是宋朝时期开封的一块沼泽地。“鏖糟” [áo zāo]是不洁的意思。 他这是自贬,说自己是个“空壳的陶渊明”。陶渊明是自己厌弃官场,选择了贫而自由的生活,而自己是被贬被罚之后被迫过上这样的日子的。 但是在地里的劳作和自己做饭,让苏东坡彻底变了!他的紧张和愤怒突然消失了,他的行文风格也从讽刺尖锐变得平和理性,他甚至开始自黑自嘲了。 种着种着地,做着做着饭,变化就来了。植物的生长是具有规模的、层次的,令人惊喜出人意料的。人在日子里,在新的一片土壤(思想)里养着自己,也同样会有不同的层次感。 也许劳作的人也需要切换到理念世界里,那样卡车司机的悲剧可能不会发生了。除了用命去抗争一切东西,肯定还有别的方式。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河南周口一个96岁的老奶奶在郑州摆摊卖菜馍,说“歇着不如找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年轻年老不就是眼一睁一合的事”。只想到一个词,人间值得! 图片 所以“中年好友苏东坡16”,就写写东坡做菜吃饭的事儿。2000年法国《世界报》(Le Monde)评选1001~2000年的千年英雄,共12位,东坡就是其中一个!因为他不仅有很高的文学与政治成就,还因为是个美食家! 宋朝的皇帝和官员们,选择肉菜的时候,大抵只会选羊肉。南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已称“羊者是陆产之最”;唐代文人则常常念叨“羊羔美酒”;而“御厨止用羊肉”是两宋皇室的“祖宗家法”。开封到现在,还到处都是喝羊肉汤的地方,笔者认识的开封人还以在上海找到好喝的羊肉汤而感到幸福。 东坡有自己做羊肉的秘方:“先将羊肉放在锅内,用胡桃二三个带壳,煮三四滚,去胡桃,再放三四个,竟煮熟,然后开锅,毫无膻气。”其实,笔者个人理解,中餐就是个搭配创新的事儿,食材之间是有化学反应的。 一旦被贬到黄州这样的地方,远离了开封和复杂热闹的官场,东坡连羊肉都吃不起了。怎么办呢? 黄州这个地方,据说那时候猪很多。人们也不知道怎么吃,怎么做好吃。中国百姓们将猪肉当主要肉食,那是明清之后的事情。东坡开始研究这便宜的食材了。 “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看到没,关键点在于慢炖。 不过在黄州,那还不叫“东坡肉”。他去杭州任职的时候,又发现加入当地的物产米酒,炖猪肉更好吃。东坡建了苏堤,疏通了西湖等等惠民工程,让当地百姓对他很感恩,也送了很多肉给他。总之各种情节和典故一叠加,让“东坡肉”故事感满满,后来杭帮菜就把“东坡肉”给发扬光大了。 而在徐州抗洪后,老百姓也送了他很多肉,东坡一番加工后,变成“东坡回赠肉”。给每一样东西都赋予意义,东坡就是意义点缀师,时光纹身师,雕刻师。让普通的东西文艺化,增添鲜活的生命。 图片 东坡的《自题金山画像》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提到的地方,都是他最料不到会被贬的地方。 聪明人一般是可以设想、推算自己大部分的遭遇的,料不到的事情,才会令人惊诧,并产生一些不可思议的效果。 东坡鱼和东坡羹也都是在黄州发明的。 东坡鱼是什么呢?黄州水多鱼多,所以自然也是可以就地取材的。 东坡果然又创制出了一套煮鱼的好方法:将鲜鲫鱼或鲜鲤鱼放在冷水中洗净,用刀在鱼肋两边各轻划五刀,擦上盐,在鱼腹中塞入白菜心,入沸水锅文火煮,煮时锅里还要加姜、葱、桔皮等,起锅时入盐。 据说这样炖鱼,“鱼汤酽而白,鱼肉鲜而嫩”“其珍食者自知,不尽谈也”。 在鱼身两侧用刀划上几下,一来是为了烹调方便,二来这样做非常入味,三来鱼不但形状完整,而且刀痕如柳,人称“东坡五柳鱼”。 这款菜的亮点是鱼肚子里塞白菜,真行!我也喜欢各种“塞塞塞”,记得我在初中时期的拿手菜,是把整个小南瓜挖空,然后往里面塞肉馅去蒸。 食材这件事,其实跟写文章一样,就是搭配出奇迹。“文人菜”跟“文人画”一样,全凭信手拈来的神韵、巧心搭配出来的感觉。 该说到东坡羹了。 它的初级阶段是菜羹。苏东坡在《菜羹赋》里写道:“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酱……”意思是说,有时候,为了充饥就会找来一些野菜煮着吃,不用加调味料,来自野菜天然的甜美的味道,会让人觉得舒爽满足。 为了省钱而去开拓新的食材,发现其中的乐趣,也算是赚到了。 “时绕麦田寻野荠,强为僧食煮山羹”,据说东坡羹的成分包括:白菜、蔓菁、荠菜、瓜、茄、赤豆、粳米。具体做法是: 1、先用油把锅底涂遍; 2、荠菜、蔓菁、瓜、茄、粳米、生姜,入沸水锅中,再扣上一个油碗; 3、在锅上放一个甑子用羹的蒸汽蒸米饭。 他借鉴眉山老家用甑子蒸饭的方法,发明了这道新菜儿。后来,文人雅士对此羹极为推崇,甚至以食用东坡羹为雅嗜。 据说,东坡羹还有养生的功效 。黄州太守徐君猷的子辈徐十二患疮,卧病在床, “面、酒、 醋皆不可近”,于是东坡写信给徐十二,详述了用荠菜为原料制作此羹的方法,建议徐十二服用。他还自夸道:“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也 ”。 有数据表明,在黄州期间,东坡饮食题材的诗词超过30首,赋有1篇,文有12篇(含书信),其中的《东坡八首》(其二、其三、其四)《蜜酒歌并叙》《鱼蛮子》《食柑》《元修菜并叙》《寄周安孺茶》《橄榄》《二红饭》《猪肉颂》《漱茶说》《煮鱼法》等等都是传颂度很高的作品。 东坡在逆境中以一种近乎审美愉悦的态度去拥抱生活,对简朴的生活倾注极大的感情。神圣地对待食物,是一丝不苟、静下来好好对待生活的开始。最近看到还蛮火的一张新型毛笔书画,写着:“细细刷牙,慢慢洗澡,好好睡觉,静静生活”。大抵,这样的生活还是有不少信奉者的。 图片 还有不少新菜。吃不起羊肉,可以吃猪肉,还可以吃羊蝎子。 在惠州,东坡用很少的钱买下没有人要的羊脊骨。在“骨间亦有些微肉”的羊脊骨中大做文章:“熟者热漉出,不乘热出,则抱水不乾。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燋食之 。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 意思是:羊脊骨煮熟后,乘热漉出,浸点米酒,撒点薄盐,再放到火上烤得微燋。烤好后的羊蝎子香味扑鼻、肉香骨脆,吃上一顿很是满足,“如食蟹螯,甚觉有补”,他还将这吃法写信告知了弟弟苏辙。 在惠州,生活清贫还怎么喝酒呢?从《桂酒颂》“有道而居夷者”可见端倪。据说惠州当地有一位隐者,这位隐者擅酿桂花酒,东坡特别好奇,特意上门拜访,讨教如何用桂花酿酒。 东坡在《食荔枝二首》中就有关于“荔枝”“卢橘”“杨梅” 等水果的记载,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到现在还广为流传。广东好吃的实在太多了!从现在的眼光回过头去看,北宋人还是见识太短,物产丰富,知道怎么吃东西做饭的人还是在南方。他们更为精细,各种做法,各种讲究,都是生活给逼出来的美好。 东坡被贬海南儋州时,偶然经过老妇人的摊位,还学起了制作煎饼。人民群众的生存智慧和技巧,无论何时都是最伟大的。他记在七绝《馓子》里:“纤手搓来五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据说东坡在儋州不但潜心研究学问,而且还开堂讲学,教化黎民,培养出了海南有史以来的第一名进士姜唐佐。在此期间,他不忘寻觅美味,觅得一种美味蚝,也就是牡蛎。 在《食蚝》(又名《献蠔帖》)中,他说到,要将牡蛎肉入水氽一下,然后放入米酒中一起煮 。“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这蚝有多好吃呢?会让京城那帮子君子们都羡慕这贬谪生涯!真幽默! 但确实,凡事都挡不住好好吃饭之心。 爱上食物之后,就会知道食物的大世界里包括了心灵的疗愈和真实的疗愈。他的《服生姜法》《服胡麻赋》《石芝并引》等,教育引导人们要注意通过调摄食物之营养来养生,认为通过食物来养身,养形,再加上精神修养来养心,养神,就可以达到以神御形、健身强体之目的了。 在《养老篇》中,东坡写道:“软蒸饭,烂煮肉。温羹汤,厚毡褥。少饮酒,惺惺宿。缓缓行,双拳曲。虚其心,实其腹。丧其耳,忘其目。久久行,金丹熟。” 食吃软软的饭,糯糯的肉,温温的汤,穿暖盖暖些,少喝点酒,好好睡觉,慢慢走,谦虚谨慎,有些事情别听别看。要有毅力坚持。这都是东坡从自己饮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之养生宝典。 在《谪居三适》一文中,他谈到了虽然被贬谪,但还是享有三种乐趣,即“旦起理发”“午窗坐睡”与“夜卧濯足”,其实还谈了,乐于躬身疱厨,亲自烹鱼制饼,制作美馔佳肴与蒸酒煮茶等。 生活,就是不向外求,专向内心求办法去实践吧!所以,人间值得。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3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