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留住了江豚离开的脚步,期待看到更多它们的笑脸

我们留住了江豚离开的脚步,期待看到更多它们的笑脸

Zx907。WUhaNEwS。cn

  水中嬉戏的江豚。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提供 

Zx907。WUhaNEwS。cn

  据水生物专家介绍,近年来江豚频繁出没,一方面是因为其生存环境明显改善,二是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长江江豚保护当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长江沿线各城市相关保护协会、组织已达上百家。但是由于近期没有对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全域性生态科学考察,现有存活的数量难以支撑长江江豚种群有效恢复或大幅上升的观点。

  2020年长江武汉段拍摄的江豚畅游的画面。 

  江豚成为了长江中唯一的哺乳动物 

我们留住了江豚离开的脚步,期待看到更多它们的笑脸

  多年前,长江里生存着两种哺乳动物——长江江豚和白暨豚。但是2006年国内外鲸类专家对宜昌到上海的长江干流进行了为期六周的科考,未发现任何白暨豚,认定其功能性灭绝。自此,江豚成为了长江中唯一的哺乳动物。

  今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向公众发布。长江江豚等65种野生动物由国家二级升为国家一级。这不仅表明了江豚的濒危程度,更提升江豚保护的法律地位从国家层面力度大大加强。

  长江江豚作为长江水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其种群状况是长江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客观和最敏感的“显示器”。

  经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长江江豚数量急剧下降趋势得到了缓解,但保护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我们留住了江豚离开的脚步,期待看到更多它们的笑脸

  科研人员在长江武汉段科考行程中。 记者高宝燕 摄 

  湖北保护区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正在给江豚喂食的人叫丁泽良,过去是一名渔民。在他的记忆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长江里的江豚还很多。每次出去打鱼,总能看到江豚在渔船附近嬉戏。之后,随着长江江豚数量急剧下降,越来越难看到它们的踪影了。2008年,丁泽良来到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了这里的江豚饲养员。

  丁泽良所在的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最早开展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的保护区之一。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位于湖北石首境内,这里地处“九曲回肠”的荆江江段,饵料丰富,生态环境优越,适宜江豚栖息。

  在这个保护区里,对长江江豚进行的是综合性保护,即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保护,这也是目前我国救护长江江豚的三大策略。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长江的石首江段,就地保护了20多头江豚,在天鹅洲的长江故道,保护区内江豚已有80多头,且数量稳步提升。另外还有两头人工繁育保护的长江江豚。

我们留住了江豚离开的脚步,期待看到更多它们的笑脸

   科研人员通过水下声学仪来收集江豚科学数据。记者高宝燕 摄 

  迁地保护是对长江江豚的“保种”之举,目前在湖北、湖南、和安徽三省内都设有迁地保护区。但这并非长久的保护形式,据了解,有些迁地保护区已与长江干流隔离,无法起到补充水源、改善水质、补充鱼类资源的功能。加之迁地保护区周边滩地被占用、农业和生活废水排放,保护区水质恶化。

  从2012年的1045头左右,到2017年的1012头左右,江豚数量大幅下降的趋势得到了遏制,但整体而言,其极度濒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

我们留住了江豚离开的脚步,期待看到更多它们的笑脸

  2008年在鄱阳湖拍摄到的江豚(资料照)。记者高宝燕 摄 

  王丁表示,在未来发展和保护的平衡上,主要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科学保护。从今年起,长江开始实行十年禁渔。今年3月1日,我国第一部流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这些对于长江江豚的保护前景是比较乐观的。

Zx907。WUhaNEwS。cn

  为遏制长江江豚种群急剧下降的态势,我国农业农村部先后在长江干流及鄱阳湖,洞庭湖建立了8处长江江豚就地自然保护区,在长江故道建立了3个迁地保护区,和1个迁地保护基地,但是,无论是就地保护还是迁地保护,长江江豚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于人类的活动,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法律和政策来加强保护,我们也希望长江江豚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长江江豚数量 

Zx907。WUhaNEwS。cn

  上世纪90年代:2700头左右

  2006年:1800头左右

  2012年:1045头左右

  2017年:1012头左右

  武汉市十大举措推动江豚重归江城 

  为进一步保护好长江江豚这个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指标物种,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长江禁捕退捕为契机,把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放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统一考量、统筹部署。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武汉市推进长江江豚重返武汉城区江段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强调要坚持应急和谋远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抓好水生生态环境以及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重点完成十个主要任务。 

  第一,组织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组织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开展现阶段武汉城区江段生态环境调查,布置和采用水下自动监测阵列,自动监测和记录长江江豚偶尔出现的时间和水域等。

  第二,组织开展相关资料收集分析。组织生态环境、交通等部门收集武汉城区江段生态环境历史数据交科研部门分析,研究长江江豚出现和长期停留所需的基本生态环境条件等。

  第三,组织开展长江江豚出没监视监测。选择长江江豚出现的重点江段设置2-3个固定观测点,聘请当地渔民作为长江江豚观测员,及时掌握第一手监测数据资料。

  第四,持续开展长江全面禁捕工作。强化长江武汉段执法检查,按照禁捕退捕工作相关要求,渔政与公安、海事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进一步清理整治“绝户网”,严厉打击相关水域“电、毒、炸”行为,加大长江武汉段日常监管频次、力度,巩固长江流域全面禁捕成果。

  第五,组织长江江豚栖息江段建设论证,有针对性地开展长江江豚栖息江段建设,主要包括改造一定比例的城区固化岸带,使之更加自然化,促进小型鱼类自然增殖。进一步提升白沙洲、天兴洲自然岸带环境质量和水文条件,促使长江江豚长期停留。

  第六,组织开展相关技术运用。依托已设置的长江江豚自动监测阵列,继续对相关江段生态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进行优化。适度采用声学诱导技术,优先实现天兴洲、白沙洲水域长江江豚回归和较长期停留。

  第七,组织开展船舶航行限速试点。包括设限船型(大型货船及高速快艇)、设限时间,以及最高航速等内容,保护相关水域的长江江豚免受船舶噪声以及船舶螺旋桨的直接伤害。

  第八,建立武汉长江江豚繁育保种技术中心,适度扩大现有的长江江豚饲养繁殖群体。

  第九,推动成立民间长江江豚保护组织,为长江江豚回归武汉城区江段储备更多的社会资源。

Zx907。WUhaNEwS。cn

  第十,加强水生生物保护科普教育。在我市已有的科技馆、科教中心、公益广场等场所增加设置长江江豚科普宣教空间。开展水生生物科普、长江江豚保护、长江江豚回归等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制作发放宣传画册、提升公众关注长江以及长江江豚等水生生物保护意识。

  (记者姚昊 整合  来源:央视网、长江日报等) 

  【编辑:丁翾】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33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