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之王—湖北今年第七家新上市公司长飞光纤

newS907。wUhANews.cn

长飞光纤董事长马杰(左)与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在上交所共同鸣锣开市。

7月20日,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飞光纤)在上交所上市,正式成为A股的一员。

这是湖北今年第七家新上市公司。此前敦信金融、盛世乐居、声荣环保、尚德机构、锐科激光、明德生物已相继上市。这也是湖北第一家于两地市场公开上市的企业(A+H上市公司)。早在2014年,长飞光纤已在港交所上市。

长飞光纤本次公开发行股票7579.051万股,发行价格为26.7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20.24亿元。上市当日,长飞光纤开盘价为32.05元,随即强势直线涨停,股价上涨至38.46元,涨幅达44%,总市值为291.49亿元。

“此番登陆A股后,长飞光纤又多了一个资本轮子,将能实现更加高速的发展。”长飞光纤CFO梁冠宁说。

湖北首家A+H 上市公司——长飞光纤究竟有多能干?它上市后会有哪些大动作?

newS907。wUhANews.cn

当初一颗螺丝钉都要进口

一切还要从40多年前说起。

上世纪70年代,我国通信传输基本依靠铜线电缆,传播距离只能达到100米,更长距离需要通过中继站来延续信号,解决信号衰弱还要靠部分里程后增设信号放大器。而在国际市场上,传播性能更好的光纤通信已开始有所应用。因为光纤传输衰耗比铜线传输要低得多,因此传播距离可以达到数千米,信号也更稳定。

1974年,我国将光纤项目列为重点项目。1979年,“中国光纤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武汉邮科院),拉出了第一根具有实用价值、每公里衰耗只有4分贝的光纤。

但是,国产光纤还处于研发阶段,难以实现规模化量产。当时要快速改变通信建设的落后状况,发展光纤通信产业,还得靠引进国外技术。“买我们的产品没问题,和你们中国人一起搞产业免谈。”这是数轮谈判下来,美国康宁以及欧洲一些光纤企业的回答。

只有荷兰飞利浦光灯N.V公司(以下简称荷兰飞利浦)表示愿意做部分技术转让。于是,1988年5月31日,武汉邮科院旗下的武汉光通信,与武汉市信托投资公司及荷兰飞利浦三方合资成立了长飞光纤。

newS907。wUhANews.cn

1992年,长飞光纤生产的光纤正式投产,产品也有了一些销量。但是,由于生产光纤的设备、技术和工艺全部来自国外,长飞光纤只能按照外方设计的标准和规格生产光纤。同时,从螺丝钉到配件再到核心设备都依靠进口,设备成本占整体成本比例高达60%,长飞光纤的产品并无成本优势和技术竞争力。随后几年,虽然长飞光纤的产能有所扩充,但也只是一家年销售额不足1亿元的企业。

一棒三种工艺全球唯一

长飞光纤并不甘心只做“技术引进的制造工厂”,技术引进消化之后自主创新,才是自己想要走的路。

为此,长飞光纤专门成立了研发部,将每年销售额的5%投入研发。“研发经费只有下限没有上限,钱没花掉说明创新不够。”这是长飞光纤监事会主席、研发中心总经理王瑞春常挂在嘴边的话。

终于,1997年,长飞光纤成功开发出保实光纤;1998年,批量生产保实和大保实光纤;1999年,推出骨架型带状光缆等产品。

真正让长飞光纤奠定行业地位的,是它在光纤预制棒上所取得的成就。

在光纤光缆行业里,光纤预制棒是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上游原材料,主要用于光纤的拉制,是十分紧俏的上游产品。因为技术壁垒较高,全球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可以生产光纤预制棒。

长飞光纤最初也是“买棒拉丝”,后来则通过技术引进,尝试自己生产光纤预制棒。如今,它已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掌握PVCD、OVD和VAD三种光纤预制棒技术的企业。截至去年底,长飞光纤及其子公司拥有境内专利权329项。其中,发明专利170项,实用新型专利157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

 长飞光纤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对光纤进行检测。

newS907。wUhANews.cn

年营业收入过百亿

从“模仿”到“领军”,让长飞光纤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绩。

newS907。wUhANews.cn

2014年12月10日,长飞光纤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开盘价7.25港元,募集资金约9亿元人民币。数次股权变动之后,长飞光纤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三大股东是——中国华信邮电科技有限公司、荷兰德拉克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华信、德拉克科技、长江通信)。本次公开发行后,他们分别持有长飞光纤23.73%、23.73%和15.82%的股份。

在港交所上市后的长飞光纤,业绩一路高涨。当年,长飞光纤实现营业收入56.77亿元,净利润4.66亿元。2015年-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38亿元、81.11亿元和103.66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5.63亿元、7.17亿元和12.68亿元。

全球第三方权威咨询机构CRU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长飞光纤的光纤预制棒产能位列全球第一。在光纤光缆领域,2016年长飞光纤在全球光纤市场占有率为19.48%,光缆市场占有率为9.8%。

光纤预制棒、光纤和光缆毫无疑问已成为长飞光纤的“三板斧”。去年,他们对应的收入分别为16.43亿元、30.6亿元和50.35亿元,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达94%。

长飞光纤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约53.24亿元至58.85亿元,同比增长14.62%至26.69%;净利润约7.34亿元至8.11亿元,同比增长30.97%至44.75%;扣非净利润约7.25亿元至8.01亿元,同比增长30.77%至44.53%。

发展到现在,长飞光纤共有22家子公司,其中,境内子公司11家,境外子公司11家。在国内的武汉、潜江、兰州、沈阳、临安,以及国外的印尼、缅甸和南非共设有8个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研发、生产和销售通信行业广泛采用的各种标准规格和特定需求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和光缆,以及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等配件产品外,长飞光纤还提供集成系统、工程设计与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

产能严重不足

《支点》记者梳理长飞光纤发布的招股说明书发现,“大佬”其实也有着自己的烦恼。

首要问题便是产能严重不足。

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数据计算,近年来长飞光纤每年生产的光纤预制棒在剔除对外销售的结余部分后,完全不足以供应光纤产品产量所对应的光纤预制棒需求量。同时,光纤和光缆的产量也跟不上他们的销售需求量。

以2017年数据为例,长飞光纤当年的光纤预制棒产量为5326.14万芯公里,扣除4010.87万芯公里的销量后,能够自用的光纤预制棒只有1315.27万芯公里。而同年的光纤产量为4771.84万芯公里,以此计算,用于制作光纤的光纤预制棒缺口数量达3456.57万芯公里。

同时,当年公司的光纤销量为4806.71万芯公里,产销缺口量为34.87万芯公里。用光纤做成光缆产量为2086.25万芯公里,销量却有4836.64万芯公里,产销缺口量为2750.39万芯公里。

这也就意味着,长飞光纤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和光缆要达到相应产量,并满足相应需求量,就需要大量采购。

在长飞光纤披露的2017年十大供应商名单里,《支点》记者发现,长飞光纤从日本信越和长飞信越共采购了6.37亿元的光纤预制棒;从鑫茂光通信采购了11.18亿元的光纤;从长飞四川、长飞上海、鑫茂光缆、汕头奥星、江苏中利和湖北楚天电缆实业有限公司共采购了24.87亿元的光缆。

这只是采购数量的一部分。长飞光纤还从Draka Comteq France S.A.S.采购了光纤预制棒,从德拉克科技采购了光纤。2017年,长飞光纤共采购了光纤预制棒、光纤和光缆的总量分别为2590.2万芯公里、2153.77万芯公里和2730.07万芯公里,共计7474.04万芯公里。

好在这些供应商里有不少企业与长飞光纤是关联方,肥水没有流入外人田。长飞信越(占股49%)、长飞四川(占股51%)、长飞上海(占股75%)、鑫茂光通信(占股49%)、鑫茂光缆(占股20%)、汕头奥星(占股42.42%)和江苏中利(占股51%)均是长飞光纤的合营企业。德拉克科技是长飞光纤的股东之一,Draka Comteq France S.A.S与德拉克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均是普睿司曼。

可以预见,这种现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重演。CRU发布报告称,全球光纤光缆市场需求会持续增长。去年全球和中国光缆需求量分别为4.92亿芯公里、2.86亿芯公里,较上年分别增长14.95%和17.7%。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3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