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位地铁工匠名叫丁根 工作中专注而又帅气

工作中的丁根专注而又帅气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弘扬工匠精神,以精工细作提升中国制造品质。” 2016年,“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此后的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1年,“工匠精神”已五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五提“工匠精神”的背后,是国家层面对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持续关注和大力推崇。 这五年里,武汉地铁从“骨架时代”跨入“网络时代”,凝结了无数地铁人的匠心和汗水,一大批青年技术人员在各自的岗位耕耘着。他们默默无闻很少露面,也不与乘客直接打交道,但他们是“工匠精神”最佳践行者,更是万千乘客平安出行的守护者。 一位名叫丁真的四川甘孜藏族小伙,从去年火到了今年,他纯真朴实不加修饰的美,打动了万千网友。在武汉地铁,有一位叫丁根的“地铁医生”,不但如丁真般年轻阳光,还身怀绝技。入职武汉地铁11年,他用匠心守护地铁列车平安出行。作为电气技师,丁根发现并解决各类重大安全隐患8项,实施技术升级改造14项,发明制作创新工装和设备十余件,节约车辆检修成本数百万元。他用点滴行动生动诠释着技术工人的工匠精神,成为武汉地铁车辆检修工的最佳形象代言人。 领奖台上表露初心,守护平安出行是最大的爱 2004年武汉地铁1号线一期开通的第一天,年仅15岁的丁根就兴致勃勃乘车体验,成为“地铁人”的梦想,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高考时,他如愿进入地铁订单班。2010年初,22岁的丁根还未正式毕业就被武汉地铁录用,年少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真正来到工作岗位上的丁根发现,眼前的地铁远比教科书上复杂,太多知识需要重新学习。新员工理论培训时,不把脑海中的一个个问号拉直成感叹号,丁根甚至会追着老师一起进食堂,在餐桌上刨根问底。检车实践培训期间,遇到课间休息的师傅,丁根又抓起资料拉着他们钻进车底,让他们设置故障考自己,努力把师傅们的技术“榨干”。 第二年,在武汉地铁首届岗位技能大赛上,入职不满一年、刚刚从学徒转正的丁根斩获“车辆检修新秀奖”,成为全公司入职时间最短、最年轻的获奖选手。发表感言时他说:“我愿用每一次精准的检修兑现安全准点的承诺。” 年少时心底那颗火热的种子,早已长高长大。守护每一趟列车的安全出行,成为他朴素而又强烈的愿望。 作为检修工人,丁根并不直接为乘客服务,他的工作乘客们也很难看到,但他甘当一颗默默无闻的“螺丝钉”。丁根说,地铁运营列车是否完好,与千万乘客出行的安全和舒适紧密相连,所以检修工作再小的事都是大事。“每当看到一个个故障被我排除,列车质检合格后开出车库的那一刻,我内心无比的开心和自豪。” 参与地铁头车大修,多个第一次锻造过硬本领 20岁出头的丁根,年轻好学,胆大心细,很快被安排参与到1号线A01号车的第一次大修工作中。大修是指地铁列车行走里程达到120万公里或运行时间达到10年时,对车辆系统各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是车辆检修的最高级别修程。大修时要将整列列车解编,将车上车下所有设备全部拆解,使列车达到新造车标准。 车辆安全是地铁运营安全的根基,为培养一批技术过硬、敢于攻关的技术人才,更好掌握列车各修程检修技术,武汉地铁实施自主化维修。丁根作为电气工班组长,他所负责的电气设备检修就包含牵引控制系统、列车广播系统、空调系统等6个子系统共269类11845件零件,单是检修工序就有98道,如何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自主检修,丁根和A01号车,都是“吃螃蟹者”。 牵引系统类似汽车发动机,是地铁列车的“心脏”。武汉地铁1号线列车牵引系统为全进口,藏着厂家的核心技术,这也是丁根大修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拦路虎”。在国内城市地铁运营公司中,能够自主大修牵引系统的屈指可数。 面对维保技术壁垒,丁根决定带头攻关。图纸难读就自己画,他将晦涩难懂的资料图绘制成一个系统一张的“实用版”检修图纸,一共8大张,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率。 2017年,随着最后一列1号线一期列车大修后成功上线运营,标志着武汉地铁电动客车大修突破零基础、零经验,而这个关键的“零突破”,也帮助了丁根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善于思考精于技术,将检修工艺流程不断优化 检修工作要求严谨细致,就等于一味地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吗?丁根的回答是,NO!他总是带着思考进行每一项操作,大家习以为常的流程作业,他却能不断优化工艺,提高检修效率。 牵引电机在检修时需经过18道工序。按照原厂说明书,检修后需通过一系列试验后才能安装上车,一台电机实验下来需要一整天时间。一列车有8台电机,全部试验完需要8天,成为耗时最长的工序之一。丁根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优化牵引电机试验参数,使得试验效率提高了30%。 继电器是列车上最常见的设备,因使用位置不同对其可靠性要求不一,其中车辆控制系统的继电器可靠性极高,在列车大修时,按照规定此类关键继电器均需要换新,才能保证列车正常运行。面对批量更换的继电器,丁根没有直接将它们报废,而是检查试验后用在可靠性要求较低的设备上。 列车车厢下部有一个叫牵引逆变器的设备,它是牵引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大架修时,需要将这个逆变器拆下来,深度清洁内部的散热器。清洁过程中需要通过专业水枪冲洗后再进行人工擦拭,细小缝隙太多清洁起来费时又费神,且散热器旁就是精密的核心部件,丝毫不能沾水,过去需要将其他精密部件拆解后才能进行清洁作业,丁根琢磨着做出一个“浴帽”,为这些金贵的部件提供保护,直接省去了拆解和组装的过程,清洁工作变得高效很多。 看似一件件不经意的小事,背后却体现出丁根善于思考又精于技术。11年时间里,他根据实践经验,优化了多项检修工艺及流程,列车大检修周期从半年压缩到45个工作日。 阳光内敛年轻沉稳 是他独特鲜明的个性 花花世界,质朴纯真是藏族小伙丁真最打动人心之处。而在“地铁医生”丁根身上,阳光而又内敛、年轻却显沉稳,几个看似矛盾的词语,却是他独特的个性。 丁根的师傅徐祖全原为铁路系统知名电气技师, 2004年加入武汉地铁,成为车辆电气高级技师,曾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应公司人才培养的要求,退休前他主动提出带一批“关门弟子”,丁根就是第一位被选中的。 “他不善言辞,虽然年轻但并不浮躁,事情交给他让人放心。”年过花甲的徐祖全老师傅说起丁根,连称“在他身上找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 凭借出色的表现,丁根于2013年任电气工班副班长、2015年走上工班长工作岗位,成为武汉地铁检修工中最年轻的工班长。 当上“小领导”后,丁根行事依然内敛低调,悄悄试行全新的班组管理模式——人员轮岗制。从事单一专业检修工作的员工,定期轮换至其他检修小组,力求达到“一专多能”的效果。他还在传统的“理论+实操”培训模式基础上,引入“必修+选修”课程,充分调动了员工自我提升、不断进步的热情。后来,丁根所在的电气工班因此荣获全国轨道交通劳动竞赛先进班组,此模式也就此在车辆队伍中全面铺开。 徐祖全老师傅传下来的“火种”代代相传。丁根直接带出的学徒有50余人,其中21人成为技术骨干,为多条线路的车辆定修和架修工作输送了一大批电气专业技术骨干和业务能手。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32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