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如何传承发展?全国专家共聚武汉研讨

  武汉热线3月23日讯 汉剧有着璀璨的历史,开“皮黄合奏”的先河,孕育了国粹京剧,并流播至全国多个地区。汉剧也有着充满活力的当下,五省汉剧正携手同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剧正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挑战。

  23日,全国汉剧艺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30余位专家共论汉剧传承发展和创新,要出人、出好戏、守正创新成为专家们的共识。

  汉剧如何传承发展?全国专家共聚武汉研讨 

  22日晚,汉剧《宇宙锋》演出现场。记者许魏巍 摄 

  人才培养,娃娃和角儿“两手抓” 

  在观看了由武汉汉剧院演绎的陈派经典《宇宙锋》后,专家们为这出戏背后汉剧人的代代传承点赞。广东梅花戏剧团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李仙花说道:“陈伯华大师在几十年前,就把汉剧演绎得如此精妙、细致,而王荔等武汉汉剧人把大师的精髓传承得这么到位,让我非常震撼。”

ZX907。WuHanEWs.Cn

  但专家们也不讳言,目前武汉汉剧乃至全国汉剧都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李仙花建言:“要建立汉剧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制定合理的短期、中期、长期培养计划,建立层层递进的培养体系。”国家“非遗”传承人、武汉汉剧院一级演员程良美则提出:“一方面从娃娃抓起,加强戏曲进校园。而在专业汉剧人才的培养中,要整建制地招生,让学生们毕业就能成团演出。”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副院长、一级编剧徐青则认为,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要注重基础和尖子型人才“两手抓”。

  汉剧如何传承发展?全国专家共聚武汉研讨 

  22日晚,汉剧《宇宙锋》演出现场。记者许魏巍 摄 

  寻本溯源,凸显汉剧的剧种特色 

  目前,汉剧在国内活跃于湖北、广东、福建、湖南、陕西等五省。研讨会上,五省专家分别介绍了汉剧在各地区的发展状况。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郑传寅在分析了京剧与汉剧的传统剧目后指出:“汉剧孕育京剧,却与京剧相似性太高,导致剧种特色被遮蔽。”他建议,“加强汉剧研究,寻找汉剧特色之所在,强化汉剧的艺术个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原所长王安奎指出,“汉剧的发展应当是流动的、动态的,要保持汉剧的本体,挖掘优秀传统剧目,同时培养本地作家,为汉剧创作源源不断的新剧目,永葆生命力。”

  武汉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何祚欢生动地讲述了汉剧的历史,他说道:“汉剧曾是很多艺术样式的先行者,它的再度兴盛,还要寄望于后来者的创造力。”

  守正创新,戏曲人要有定力有自信 

ZX907。WuHanEWs.Cn

  “中国360多个剧种,构成了一场磅礴的、中华民族艺术的交响乐,汉剧是其中最重要的声部之一。”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彦说道:“我们要持续深入溯源,发掘汉剧历史源流,努力讲清楚汉剧历史,包括它的形成、发展、以及低回徘徊的来龙去脉和缘由。”

ZX907。WuHanEWs.Cn

  对于专家们特别关注的传统与创新问题,陈彦分析道,“戏曲的发展需守正创新,而所有的创新都是规律性的运动,有口径、有尺度。”在多年的研究、实践中,他发现,“越是高妙的艺术家,创新的尺度越大,他们的创新也越符合规律。”相应的,“一些盲目的创新反而消磨了剧种的个性,最后失去了自己的根本与优势。”他说道:“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戏曲人一定要有精神定力,要有文化自信,要坚守剧种的根本。只有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戏曲才会有好的传统、好的今天和好的未来。”

  观看了武汉汉剧院经典作品《宇宙锋》,见证了武汉在保护传承发展汉剧上的有力举措,陈彦说道:“传承保护戏曲,就是保人保团保可持续的演出,创新发展戏曲,就是出人出戏多演出。希望以院团创作演出为载体,实践、理论、史论交互发展,实现汉剧这一古老剧种的继续蝶变。”(长江日报记者万旭明 范雅琴) 

ZX907。WuHanEWs.Cn

  相关报道: 

  惊艳!汉剧登上《新闻联播》《人民日报》

  【编辑:付豪】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32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