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韵双城”值得尝试|门外弹乐

  作者:梅明蕾(媒体人,爱乐者,读写驳杂,多凭兴致。) 

  前段时间,琴台音乐厅奏响一台以“北国之春”命名的专场音乐会,音乐会由沈阳交响乐团与武汉爱乐乐团联袂献演。武汉爱乐张守忠团长介绍,这场音乐会系“乐韵双城”交流活动的首场演出。

  “乐韵双城”简单说,就是通过“双团合奏”“双城互动”,增进城市间文化交流,扩大城市对外影响,也借以提升本地乐团水准。

ZX907.wuhaNeWS。CN

  “北国之春”音乐会所本大抵如此。我注意到所谓“双团合奏”,其实是以“沈交”为主体,然后在五个弦乐声部中加入了武汉爱乐的首席、副首席。所以“乐韵双城”对我等乐迷而言或更具直接意义,即让足不出户的武汉市民得以在现场见识到兄弟城市的乐团表现,领略到平日难得聆赏到的多种音乐元素。

  中国音乐以“北国”即东北地区显得突出。提及东北或沈阳,就想到著名作曲家李劫夫、秦咏诚、傅庚辰,演奏家郎朗、元杰、杨晓宇,还有更多唱响全国的知名歌手。同为交响乐团,“沈交”亦自有特色。12日晚的这场音乐会上,西方古典不说,以锡伯族人民万里西迁英雄创举为题材的原创交响曲《史诗·西迁》,无论其创作(包括作品结构、主题、旋律、和声等)还是演奏(独具特色的打击乐、乐队中身着锡伯族服装的女声独唱等),都给在场的武汉乐迷留下深刻印象。此外,乐队的返场曲也稍出我意料,一是由眼下大火的流行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改编的管弦乐曲,再是脍炙人口的电影《燃情岁月》主题曲,反映了“沈交”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审美取向。我在节目单上还注意到,指挥卞思聪还兼任辽宁文艺广播《环球音乐厅卞说边听——卞指挥带你听音乐》栏目主播,这是全国首档由职业指挥家制作的普及古典音乐的赏析节目。这一切,均显示出“沈交”与我们的“不一样”。

  诚然,音乐是世界语言,是国家、地区、城市和民众间相互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和工具。但这“世界语言”并非大一统,其中也充满了绚丽多彩的“方言”,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国与国之间不用说,一国之内,特别像我们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地区乃至城市间的音乐语言均不无差异。据了解,“乐韵双城”活动在“沈交”首演后,将有陕西、江苏、四川等省的交响乐团前来与武汉爱乐共奏华章,我们就可想而知,异地音乐团体的来访将有益于扩大受众音乐视野,拓展地域间文化交流。

  说到交响乐团,不是夸张,目前各地成立乐团已呈雨后春笋之势。交响音乐因对改善国民精神气质,提升人们文化水准,培育大众审美趣味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随着各地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交响乐团几乎成为一个城市的“标配”,不仅一、二线城市,不少三、四线城市都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组建自己的乐团。

  武汉爱乐乐团于1993年即正式挂牌成立。在我的印象中,其不仅是华中地区最早成立的交响乐团,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交响乐团之一(较沈阳交响乐团早成立十年)。爱乐者都清楚,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不仅是柏林、维也纳这两座城市的,也是德国和奥地利这两个国家的,更属于全世界爱乐者。可见一个优秀乐团的强大文化辐射力。武汉爱乐的成立,意味着武汉这座城市具有超前的开放度和文化实力,也为武汉逐渐演进为“爱乐之城”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流的音乐厅加上水准不断提升的交响乐团,培育了大批高品位的乐迷,这一切又成为吸引一众世界名团前来武汉的理由。这样的良性循环最终形成无价的城市品牌,反过来又让武汉爱乐肩负起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的使命。

  普遍而言,各个城市的交响乐团承担的使命具有相似性,而文化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开放、交流、融合和借鉴。武汉爱乐自成立之日起,就在这条路上健步而行,至今又推出“乐韵双城”等多种新尝试,无论对城市文化气质的培育,还是满足广大乐迷的文化需求,都是一件好事。

  ·【编辑:张靖】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32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