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往事——老武汉市民生活记忆展”赴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展

  武汉热线3月21日讯 20日,由武汉江汉关博物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举办的“江城往事——老武汉市民生活记忆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奔流艺苑”专题展厅开展,吸引来众多上海市民观展。

ZX907。WUhaNEWS.CN

“江城往事——老武汉市民生活记忆展”赴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展

  “江城往事——老武汉市民生活记忆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奔流艺苑”专题展厅开展。江汉关博物馆供图

  展览以武汉市民生活密切相连的历史物品为视角,通过“东方茶港”“衣香焕影”“食汇江城”“水陆交织”“闲暇生活”“中西合璧”六个部分,撷取近代武汉市民生活的实物85件/套,其中既有宋代形制的梳篦、清代的王大有款喜鹊登枝纹瓜棱带盖锡质茶叶罐、民国“周慎泰号”款竹编食盒,又有完整的锡制锅具、京汉全路行车时刻并里数票价表、“汉口后城马路龙兴制造”款皮夹,以及1941年的英国伦敦海军望远镜、中山舰上的出水木柄曲钩船用灯等,并配以相关图文资料,以微知著,聚焦和折射近代武汉城市生活的不断发展改变,反映这些发展改变影响了武汉市民的衣食住行等文化观念与物质生活的嬗变。

  “江城往事——老武汉市民生活记忆展”赴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展

  京汉全路行车时刻并里数票价表(民国)。江汉关博物馆供图

ZX907。WUhaNEWS.CN

  如京汉全路行车时刻并里数票价表(民国),它反映的是武汉铁路建设。从清光绪十三年(1897年)京汉线的汉口玉带门至滠口段动工修建开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贯通,这是武汉市区内最早的铁路。晚清民国时期,京汉铁路在汉口除了大智门车站外,还有谌家矶、江岸、循礼门、玉带门四座车站。

  “江城往事——老武汉市民生活记忆展”赴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展

  近代汉口露天戏台。江汉关博物馆供图

ZX907。WUhaNEWS.CN

  汉口露天戏台反映的是近现代武汉市民生活。19世纪末,汉口始有剧场出现,初称茶园。如丹桂茶园、天一茶园等,规模不大,设备简陋。辛亥革命前后,一些专业唱戏的茶园,逐步改建、扩建,并改称舞台、戏院,如汉大舞台、怡园、长乐戏院等。1919年汉口新市场(后称民众乐园)建成后,年获巨利,随后各种戏院、舞台及综合性娱乐场所相继建立,1934年《汉口市政概况》统计,共有37家之多。

  “江城往事——老武汉市民生活记忆展”赴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展

  “汉口后城马路龙兴制造”款皮夹。江汉关博物馆供图

  江汉关博物馆馆长单宏均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承东启西、沟通南北,造就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汉口被迫开埠,租界、洋行、教堂等陆续出现,茶叶贸易兴盛一时。随之而来的是武汉这座城市的开放,并渗透到城市生活方方面面。

  “江城往事——老武汉市民生活记忆展”赴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展

  中山舰出水木柄曲钩船用灯。江汉关博物馆供图

  上海与武汉同为近代开埠城市,有着类似的历史经历,这些实物、图片、资料,将以历史观照现实,增进两座城市间的友谊,推动参观者对长江流域的关注和思考,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上海和武汉又同为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虽隔千里,一江连心。在过去一年的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汉江与黄浦江、武汉与上海紧密相连,两座城市的人民齐心协力,共同谱写了感人至深的战疫故事。为了纪念上海与武汉人民共同战胜疫情、携手并进的友情,特举办此次展览。

  “江城往事——老武汉市民生活记忆展”赴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展

  近代“汉口三合兴自造”款梳篦。江汉关博物馆供图

  据悉,此次展览展期延续到今年5月5日。

ZX907。WUhaNEWS.CN

  (记者万建辉)

  【编辑:付豪】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31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