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回应彩礼贷:直接责任人停职

银行回应彩礼贷:直接责任人停职

3月18日晚,微博@九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致歉声明称:近日,我行“彩礼贷”引起网络热议,对此我们深表歉意。目前,我行已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停职处理,对部门负责人给予记过处分,并对相关转发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弘扬时代新风,坚决抵制旧风陋习,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行将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同时立足金融本源,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和能力。对暴露出来的合规意识和内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行将深刻反思、举一反三,并持续严查整改,强化合规意识,不断完善内控管理,规范金融营销行为。恳请社会各界继续监督。



综合各方报道,银行客服人员表示,九江银行并未推出“彩礼贷”产品,日后也没有上线的安排,(网传)图片只是宣传部门做的宣传。另有该行客户经理表示,“彩礼贷”实际上就是“快活贷-零花钱”产品,“贷了款,你可以用它买车,也能够用来做彩礼。”
根据公开资料,
九江银行原名九江市商业银行,由当时的八家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于2000年11月1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批准正式开业。它是江西省第一家、中部地区第一家、全国第二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地级城市商业银行。
3月17日,《南方日报》刊文指出,众所周知,“天价彩礼”属于社会陋习,追求的是面子和排场,不但不能给青年人“贷”来一个幸福的婚姻,相反大大加重了青年结婚负担,成为普通家庭返贫、致贫的重要原因,饱受社会诟病。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许多政策和措施治理“天价彩礼”,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欢迎。就在去年,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整治。今年元旦起实施的《民法典》也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文章认为,在全社会痛斥和整治“天价彩礼”陋习的当下,银行公然宣传或推出最高贷款金额达到30万元的“彩礼贷”产品,实质上是间接鼓吹“天价彩礼”陋习,显然违背了公序良俗原则。

银行回应彩礼贷:直接责任人停职

大众日报客户端评论文章也提到,现实中,彩礼陋习让很多家庭苦不堪言。九江银行瞄准目标客户推出“彩礼贷”,可谓精准抓住了“用户痛点”。但是,“彩礼贷”说的是什么?宣扬什么样的价值观?什么都能贷款吗?“彩礼贷”之所以让众多网友“拍砖”,问题不在“彩礼贷”是否“出圈”或金融合规性,而是对“彩礼”的在乎,在乎“彩礼贷”广告传递的落后的坑人的价值观。
文章亦指出,“彩礼贷”实质是为“彩礼”站台。“彩礼”带偏了风气,成全了陋习。讲移风易俗,“彩礼”之风必须移。
“不管是作为一种对舆论的试探,还是以挑起舆论讨论作为一种‘软广告’来营销自己的贷款产品,都说明银行对高价彩礼的危害认识不足。”3月17日,东方网评论文章指出,这种短板,至少会在客观上对高价彩礼推波助澜。而事实上,这家银行只是把话说在了明处,而打着消费贷的名义暗中操作的银行,或许还有不少。
文章称,高价彩礼的风气得不到遏制,必然加大原生家庭的压力,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形成多维度的贫困累积,也会直接影响到婚后小家庭的发展和家庭成员养老等一系类问题,导致家庭可持续发展受损。所以,这已经不是一单业务问题,而是社会问题,银行必须有担起这一社会责任的意识。
行业人士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一位银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如果证实彩礼贷仅是噱头,根本不存在相应产品,那么这类借“彩礼”碰瓷,营销个人消费贷的行为,或涉及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彩礼贷”产品本身不涉及合规问题,只是基于覆盖某一特定客群信贷需求而推出的消费贷产品,舆论上或许存在争议,但法律层面没有越界。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3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