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北大又如何 人生的道路还是那么艰难

大山里的孩子: 为什么放羊?挣钱。挣钱干什么?长大盖房,娶媳妇,生娃。生了娃之后呢?让娃放羊,给娃盖房,长大娶媳妇…… 大城市的孩子: 为什么上学?长大考985。考985干什么?挣钱,找对象,生娃。生了娃之后呢?给娃买学区房,让娃好好学习,长大考985…… 这就是内卷。 这两年,内卷这个词很热,以至于我写这个题目,都觉得是参与了一场关于内卷的内卷。 内卷原来是一个人类学术语。但是它的原始含义已经不重要了,卷得多了,已经卷出新的意思了。自古以来,人类的词语都是这样用出来的。有考据癖的人,大可不必在这个事上秀文化含量。 这个社会为什么越来越卷了,我最近看到一个新颖而深合我心的说法。 @纯洁善良潘帕斯 说: “其实十个人抢九个名额比十个人抢一个名额竞争更激烈,因为这时候输起来面子上过不去……所以给名额多的时候大家反而很焦虑。 “我记得我小时候在农村,因为升学概率太低,大家学习起来都很随机,没什么人太努力。暑假寒假从来都是瞎浪过去的。” 很多焦虑,确实只是为了面子,但人们又不承认是为了面子。现在的孩子将来获取一份体面工作的机会,远远比二十年前要高。但是如果你把成功理解为“踩到别人头上”,那只会越来越卷。 我对内卷的理解是,人们一窝蜂去做同一件事,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做这件事,于是付出大量的无效劳动。 就好比,你看到很多人都在排队等公交车,公交车上写着“通往美丽的风景区”,但你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风景区。只是因为担心再不上车就上不去了,所以你拼命挤了上去。 如果只是你自己挤上去了,还好说,人生就是一场豪赌嘛,自己选择自己承担。但很多人都是拿孩子当赌注,这卷起来就残酷了。 最近听到一个故事。一对有钱人夫妇只有一个独子,从小宠爱有加、要求严厉,很早就送到了国外念书,但是孩子心理出了问题,自杀了。 出国念书与自杀未必有因果关系,但这也说明,父母卖力提供的,与孩子迫切需要的,并不一致。 关于孩子教育这件事,我从来都是不焦虑的。没生娃的时候,我说我将来不会焦虑,朋友说你生了娃就焦虑了。生了娃之后,我还是不焦虑,朋友说等你孩子到上学年龄,你就焦虑了。今年下半年,我女儿就要上幼儿园了,但是还是不焦虑。 我想,我会一直不焦虑下去的。 值得庆幸的是,我和我老婆在这点上是非常一致的。我们的共识是,绝不把自己的人生理想投射到孩子身上。如果想要什么,我们自己努力去争取。 去年,我老婆开始创业,到现在已经做出一些成绩了。她的创业过程是充满干劲的,经常工作到凌晨。懒怠如我,总是忍不住拖她后腿,“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太拼”。 但是日复一日看着她拼过来,时间长了,也难免被带动。这次我能够从舒适区走出来,全副心力投入到人间三角这个公号上,其实得力于身边“榜样”的励志作用。 最近我正在读曾国藩家书,想不到吧,读到一段话: “身体虽弱,却不宜过于爱惜。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每日做事愈多,则夜间临睡愈快活。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前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 所有自己做事的人,都会体会到这段话的妙处。其实,你自己通过艰苦摸索做出一番事业,不管这个事业是大是小,你都会有靠谱的经验传给下一代。把“五年模拟三年高考”当传家宝,是最愚蠢不过的。 我是绝难理解,那些放弃自己的事业,一门心思投入到育儿中的父母。两代人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于孩子、于父母都不是好事,只是自我感动罢了。 我天生缺乏内卷体质,也离不开我爸对我的放养。记得高中时一个暑假,班主任去家访,督促我爸约束我好好学习,我爸回答,没事,不用管他。班主任走的时候,颇有一些无奈。 然后我就稀里糊涂考上了北大,看了四年闲书,又稀里糊涂滚到了社会上。北大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意识到,上北大也没什么鸟用。人生的道路还是那么艰难。所以我对女儿的期冀,从来不包括考上名校。 人生这场开放式游戏,不是以名校、房子、奢侈品这些外在的东西来评判输赢的。 很多内卷思维的人喜欢说“都是社会逼的”,但越是无法改变大环境,越不应该陷入无用而有害的焦虑情绪中。勇敢的本质是清醒。我真不是给你灌鸡汤。 北大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意识到,上北大也没什么鸟用。人生的道路还是那么艰难。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3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