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大讲堂第四季首场活动走进黄陂,“蔡榨红岗山”茶欲打响汉字号有机茶名片

  不负春光美,乡村建设忙”。3月16日,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第四季活动正式启动。

乡村振兴大讲堂第四季首场活动走进黄陂,“蔡榨红岗山”茶欲打响汉字号有机茶名片

  第四季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活动现场。

  16日上午,第四季首场活动走进具有“武汉第一茶乡”美誉的黄陂区蔡家榨街花乡茶谷景区。来自武汉优秀社区工作者、乡村摄影大V、市民代表和武汉“三农”战线建设者代表等一起,参观景区,体验春芽采摘乐趣,了解全市重点打造的特色茶产业链发展情况,感受武汉美丽乡村建设成就,聆听武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三农”战线新征程,为落实“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市打造“五个中心”做先锋、当尖兵、打头阵的精彩故事。

  花的乡,茶的谷。“这里实在是太美了啊!”一踏足花乡茶谷,望着眼前目不暇接的美景,江汉区常青街八达里社区居民代表连连赞叹。在茶谷中穿行,仿若能听到花开的声音,一会儿是桃红绿柳,一会儿是樱花含笑,一会儿是杏李争春。5000亩有机茶园就在这一路的色彩斑斓中,新芽吐绿,即将进入忙碌的明前茶采摘时节。

  花乡茶谷景区总经理张隽介绍,茶谷变景区后,当地茶农日常可在景区打工上班,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每逢春茶等采摘期,游客们走进园区赏花、摘茶、制茶、品茶,极大地带动了当地赏花经济、采摘体验、休闲垂钓和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发展,当地茶农们的各项旅游收入不断增长。

  今年武汉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市农业农村局将高质量实施精致农业“十大工程”,强力打造精致农业十大产业链条。蔡家榨街3万亩茶园是全市特色茶业产业链上的重要建设片区,并初步形成了花乡茶谷等多个农旅融合发展产业示范点,打造的“蔡榨红岗山”有机茶品牌,具有了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Zx907。WUHANeWS.cn

  春满江城,蓄力前行。2020年,我市农业总产值达696.53亿元,同比增长6.48%,获批全国第五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全市提出,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的“武汉样板”。第四季大讲堂活动,将成为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展示阵地。大讲堂将继续开拓创新,弘扬武汉“三农”精神,邀请全市乡村振兴优秀建设者代表登上第四季活动舞台,面向全国网友展示新时期武汉“三农”新成就,以砥砺奋进的拼搏精神和干劲,迎接建党100周年。

  首场大讲堂上,全市“三乡工程”建设代表蔡家榨街负责人孙建波,农业龙头企业代表扬子江食品负责人张火清,美丽乡村建设代表黄陂朱铺村村支书朱俊刚,农业科技建设代表市农科院林果所负责人刘义满,动情讲述了他们在各自战线上,引导各方资本资源下乡、龙头企业带领农民创收、打造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科技兴农品牌助农的精彩故事。

  自2018年6月,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扬帆启航,大讲堂已经连续举办三年共26期活动。吸引线上线下市民和网友观看人数破亿人次。一批参加活动的市民朋友,成为武汉乡村建设成就的见证者和宣传员,为吸引武汉市民下乡休闲、参与乡村建设,凝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第四季首场活动现场,王泽阳、刘彩英、李云堤等三位市民获颁“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优秀市民代表”证书。

  当天,长江日报乡村振兴采访调研基地在蔡家榨街正式挂牌。长江日报乡村振兴传播中心将与蔡家榨街党工委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和资源支持。长江日报记者将深入一线,锤炼“四力”,通过持续关注蔡家榨街新发展,传播“蔡家榨故事”,为蔡家榨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鼓与呼。同时,长江日报将通过旗下长江严选电商平台,助力蔡家榨街经济发展,为该街优质农产品提供全国性销售平台和产销对接渠道。

  茶园变景点,茶山成“金山”

  “武汉第一茶乡”争当乡村振兴新样本

  念木兰穿蔡榨,惊流连诗茶乡。蔡榨一直享有‘武汉第一茶乡’的美誉,我们不断推陈出新,升级增效,实现产业大发展、颜值大提档、面貌大提升,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大讲堂上,黄陂区蔡家榨街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孙建波讲述了该地做大茶产业,茶园变景点、茶山成“金山”的精彩故事。

乡村振兴大讲堂第四季首场活动走进黄陂,“蔡榨红岗山”茶欲打响汉字号有机茶名片

  黄陂区蔡家榨街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孙建波。

  据悉,蔡家榨茶树种植规模近30000亩,年茶业产值达2.4亿元,在传统绿茶生产基础上,还引进白茶、红茶种植加工,形成多种茶品综合发展格局。

  “现在全街以‘茶’为核心产业的合作社达到22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孙建波介绍,“近年来,全街通过全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发展、全价值链提升,让传统茶产业焕发新活力,形成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研发及茶文化推广多格局发展业态,擦亮‘最美茶乡’金名片。”目前,蔡家榨街“蔡榨红岗山”茶等茶品牌在市场初具名气。同时,鼓励企业、合作社不断开发红茶、青砖茶等生产,“线上+线下”推广茶油、茶皂、茶洗发液,不断延伸产业链。每到采茶旺季时,村民靠着采茶收入,能月收近万元。

Zx907。WUHANeWS.cn

  不仅如此,蔡家榨街还依托“万亩茶海”自然优势,融入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元素,围绕茶文化,推进农旅融合,打造黄陂的“迪士尼乐园”。据了解,该街红岗山旅游小镇项目,规划整合花乡茶谷景区,与周边田园村落资源实施融合发展,实现以点带面,形成“一心一廊一环三带”现代小镇布局。“着力建设茶溪古镇核心区、伴山乐天颐养区、旅游特色功能区、产业融合发展区等四大功能区,让大家在茶园体验茶叶采摘、加工,品审茶文化所蕴含人文精神;打造集茶叶生产、茶文化体验、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木兰茶文化生态博览园,实现茶产业绿色振兴,乡村休闲游更富内涵,让茶乡魅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孙建波说。

  “我们将围绕红岗山及周边集中连片茶叶种植区的山、水、茶、林、田、村湾资源,打造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茶园综合体,打响“蔡榨红岗山”茶汉字号有机茶名片的影响力,并将综合体核心区‘花乡茶谷’打造成地标茶文化景点,实现茶园综合体与茶溪古镇的产村融合。”孙建波说,在未来,蔡家榨街还将推动“民俗”“民居”“民风”的特色风情休闲小镇建设,激活民俗文化,做好文旅结合和农旅融合发展文章,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小城镇”,争当武汉乡村振兴新样本。

  流转土地种“树茄”,帮扶乡村兴产业

  武汉老字号扬子江力挺乡村产业振兴

  不仅自己流转土地做农业种植“树茄”,还利用现有技术和渠道带动村里腌萝卜产业发展。大讲堂上,武汉扬子江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火清讲述市龙头企业、武汉老字号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的精彩故事。

乡村振兴大讲堂第四季首场活动走进黄陂,“蔡榨红岗山”茶欲打响汉字号有机茶名片

  武汉扬子江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火清。

  “作为食品加工企业,我们跟农产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上游企业的产品多少、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我们加工食品的品质。”张火清介绍,“扬子江食品”品牌在湖北家喻户晓,代表湖北食品参加全国各类评比,荣获中华名饼、中国名点、金奖粽子、金牌月饼等多项荣誉。始建于1956年的扬子江食品既是武汉老字号也是武汉市龙头企业。

  2016年扬子江在江夏区郑店街流转了千亩土地,开始种植“树茄”,直接参与到了乡村振兴中来,希望通过“树茄”产业带动周边农民创收。

  现场展示的图片中,硕大的紫色茄子一串串挂在两三米高的树枝上,张火清介绍,“树茄”口感细腻,营养价值高,也被称为“高钙茄”。“树茄”比普通茄子产量高,四季可开花挂果,每年亩产可达上万公斤,生长寿命可达数十年。“这个品种种植成功可带动村里百户农民增收,目前正在试种中。”

  除了自己参与到农业中来,扬子江还主动带动村里产业发展。张火清说,郑店街段岭庙村的腌萝卜在当地很有名,但是没有形成品牌和产业。“家家户户都会腌萝卜,腌制的萝卜口感脆甜,但是单份分量多、保质期过短也限制了萝卜产业发展。”

Zx907。WUHANeWS.cn

  扬子江技术人员帮助段岭庙村的腌萝卜改进包装,延长了保质期。荷花坛的包装设计不仅更具乡土气息,坛沿加水后隔绝空气,让保质期延长了1个多月。公司又将产品推广到扬子江非遗工匠馆中展示、试吃、销售,大大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和销售额。张火清透露,接下来,扬子江还会帮助村里改进100克、150克的电商小包装,通过电商渠道销售更多产品。

  “荷包”富了思想更要“富”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让村民留村安居乐业

  昔日的老旧村湾变成中式庭园风格的美丽乡村,过去空心化严重,现在村民守着家门口安居乐业。大讲堂上,“博士村官”朱俊刚解码六年来,黄陂区朱铺村走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蝶变之路。

乡村振兴大讲堂第四季首场活动走进黄陂,“蔡榨红岗山”茶欲打响汉字号有机茶名片

  黄陂区朱铺村党支部书记朱俊刚。

  2015年,拥有海军工程大学计算机硕士、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双学位的朱俊刚回到家乡担任村支书,接手这个外界看来“环境差,风气不好,没啥人”的村子。摊开朱俊刚及其团队为朱铺村量身定制的规划方案,条理分明脉络清晰。一手抓产业,让村民在家乡乐业;一手抓环境,让村民在家乡安居。

  产业发展方面,朱铺村的地理硬件适合发展蔬菜种植、虾稻养殖及农产品加工业。2016年起,朱铺村就整合7个自然湾,成立了一个实业公司及一个农村专业合作社,以高效都市农业为核心,结合农产品加工及引进外部资源,发展现代综合农业。眼看着村里产业越来越红火,曾经外出务工的村民大量回流,还引来不少大学生考进村里就业,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4000元。

  环境治理方面,经过改造,曾经破败的房屋化身风格统一的2—3层中式庭院风格小楼,民俗区的落成及清水塘的改造,更让眼下的朱铺村山清水秀,不少村民笑称“家里比城里住得还舒服”。

  朱俊刚说,村民荷包“富”了,脑袋更要“富”。为了丰富村里的文化生活,村里相继建成了总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的7个文化广场,村委会门前搭建起了百姓舞台,每年都要组织几场大型活动,放近20场红色电影。2018年,村里又建成了面积达1820平方米的“党史教育馆”,红色教育基地有了雏形。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和绿化改造,村里曾经破损的公厕也变为配备太阳能路灯及自动冲水设备的无公害封闭厕所。环境美了,不仅村民们爱上了家乡,越来越多的市民也爱来朱铺村观光游玩。

  2019年,朱铺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朱俊刚说,获得荣誉只是个开始,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果的朱铺村,今年又从农业、商业、文化三个层面制定了“十四五”发展规划。如产业方面,朱铺村规划了包含民俗群、博物馆群、小吃街、现代农业产业园等19个子项目,打造占地4322亩的综合产业集群。“在践行规划的同时,我们始终将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各个层面的首要内容,绿色生态宜居,是美丽朱铺的底色。朱铺村正朝着集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稳步迈进。”朱俊刚说。

  农产品“为眼睛服务”,比“为嘴巴服务”更赚钱

  发展精致农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目标,而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具备哪些技术要素? 大讲堂上,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所长刘义满从他自己的科研经历出发,生动地为大家阐述了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乡村振兴大讲堂第四季首场活动走进黄陂,“蔡榨红岗山”茶欲打响汉字号有机茶名片

Zx907。WUHANeWS.cn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所长刘义满。

  作为农业科技领域的专家,刘义满曾实地调研过一些农业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农业产业技术上,实现了较高程度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这些要素都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农业有其独特的特点,作为农科工作者,需要围绕武汉地区特色农业——都市农业现代化问题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的推广利用和产业服务。

  谈及武汉乡村振兴的发展,刘义满自豪地说:“精彩可期!”他说,早上驱车进入本次大讲堂会场所在地的“花乡茶谷”,他就被这里的鸟语花香、春茶吐新的兴旺景象所震撼。“近年来,我到黄陂不下60次,每次都能感受到乡村产业、人居环境的日新月异。”刘义满赞叹道,“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我对武汉乡村振兴前景充满信心”。

  2021年,全市将实施农业优势产业链提质品牌创建工程,针对武汉种业、粮油、蔬菜、花卉苗木、茶叶、水果、莲藕等十大重点产业链,大力推进农业优势产品产业规模化,围绕产业链建设打造公共品牌。“林果所将紧密围绕全市的产业链打造工程服好务。”

  “很多人以为,农产品都是‘为嘴巴服务的’,但实际上,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农产品不仅服务‘嘴巴’,还服务‘鼻子’、服务‘眼睛’,而且为这些地方‘服务’的农产品价格更高。”刘义满用生动的比喻,阐释了现代都市农业的特点,并介绍了全市猕猴桃产业发展,通过研发不同口感、不同颜色、不同成熟期的新品种猕猴桃,精致发展抢占市场的故事。近年来,武汉也逐步形成了柑橘、葡萄等优势水果产业,打造了红美人柑橘、阳光玫瑰葡萄等名特优品种。精致农业助力果农增收致富的故事,令聆听演讲的市民耳目一新。

Zx907。WUHANeWS.cn

乡村振兴大讲堂第四季首场活动走进黄陂,“蔡榨红岗山”茶欲打响汉字号有机茶名片

  欢迎您扫码参加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活动,加入长江日报乡村振兴活动QQ群(群号830587441),关注系列精彩主题活动,一起展现新时代乡村生活的美丽风景。

  (长江日报记者李冬安 李英波 余康庭 詹海波 胡毅  刘峥 通讯员叶道剑  骆露露  王璐 摄影:赵立继 )

  【编辑:张靖】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31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