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后一部好电影,太炸裂了

 
 
不管怎么样,2020总算要滚蛋了。
 
这一年电影院里能数出来的好片子真的不多。没想到,年末还有《拆弹专家2》这么大的惊喜。
 
之前,这部陆港合拍片很难让人有任何期待。
 
港片式微说了好多年了,前作《拆弹专家1》也就6.3的及格分,中规中矩。但《拆弹专家2》在它炸裂的特效场面之外,还有不算肤浅的主题。
 
最最最最让我没有想到的是,2020年了,还在坚持拍港式警匪片的,以前不仅是一位拍cult片的导演,他还是一位哲学博士。
 
 
这电影能把人炸晕
 
 
细细琢磨,《拆弹专家2》的逻辑漏洞再明显不过了。
 
男二号刘青云的角色几乎成了工具人,除了拆炸弹,对推进剧情几乎没起到任何作用;华仔在“已经失忆+断了一条腿”的情况下,从医院跑出来,一帮荷枪实弹的警察居然抓不住他;从英雄到反社会人格再到自我牺牲,这个角色中间至少出现了三次转变,每一次铺垫都不够。至于一些小的bug,比如最后在控制中心指挥的人居然是庞玲,就不用专门挑出来说了。
 
但是,这些bug属于回家后,无聊地刷起手机,才会突然想起“诶,这里不对劲”;在影院,是不会深究的。它的视听效果实在太好,整个故事也非常顺滑。
 
继《拆弹专家1》里炸了1比1建成的红磡隧道和中环地铁之后,导演这次开篇就炸了香港国际机场;天上那朵巨大的蘑菇云,配合末世般的音乐,这种景象,应该只会出现在背景是中国香港的华语电影中。
 
 
这部电影的特效是古天乐的天下一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做的
 
当你以为这是一部灾难片的时候,他迅速把你拉回来,告诉你,这一切都不是真的。调动你的情绪起起落落之间,也跟着导演进入他设定好的情境。
 
之后,就是希区柯克经典的“桌子下的炸弹”时间。即,告诉你,桌子下有炸弹,但不告诉引爆时间。
 
从暗示有炸弹,到炸弹真正爆炸,两场拆弹任务,中间至少设置了6道关卡。
 
先是潘成风进入现场情绪不稳定的小女孩,炸弹随时可能因为一个不小心而爆炸;接着,这个人脱了自己的防爆衣,还把手榴弹慢慢移到自己的手上;直到,他移动到场外的空地,把手榴弹丢进事先备好的沙包——危机暂时解除。
 
第二场拆弹任务,刘德华和刘青云一起进入拆弹现场。这里出现了经典的“剪掉蓝线还是红线”的问题,刘青云这时候特意嘱咐的一句“一起剪的时间差不能超过四分之一秒”,以及特意给到的剪线镜头,就像黑帮电影里的经典flag——“这一票干完之后就金盆洗手”;总是让人隐隐担心,中间会出差错
 
 
结果还是没有。不仅这里没有,之后出现脚踩在地上线头的特写也没有差错。
 
直到音乐轻松起来,刘青云离开房间,华仔留下来善后,还有闲情关心微波炉里的小猫咪,打开微波炉——这时候,炸弹爆炸了。
 
不仅爆炸,爆炸之后,还专门切了一个干脆利落的俯拍镜头,镜头中出现断了一条腿的主角特写,仿佛一具尸体。
 
从第一场救援到第二场救援后主角的腿被炸断,中间整体没有超过30分钟。然后,导演马不停蹄地带着观众进入下一场情境,不给任何喘息的机会。
 
除了明显的爆点,电影的每个动作场面都经过精心设计,比如潘成风逃跑的段落。
 
香港地小人稠,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段落,只要把角色放到一个人足够多的地方,设置好障碍物就行。但是在《拆弹专家2》里,主角走进一家店,用面粉、打火机、胶带,就能做成一个小型炸弹。
 
 
没有一句台词,角色的身份、状态交代得清清楚楚。
 
对一部商业电影来说,有这样高密度有节奏的信息轰炸,是不是有严密的逻辑链条,还重要吗?
 
 
一部典型的香港电影
 
 
《拆弹专家2》上映之后,带出了很多解读。
 
解读空间在潘成风身上。只要看过《无间道》和《谍影重重》系列,不难看出刘建明和杰森·伯恩的影子。
 
都做过卧底,做过见不得光的事,试图弥补错误,都出现了精神分裂/失忆的问题。而且,和后者一样,曾经属于某个系统,出现“故障”之后,对一整套规则都产生怀疑甚至反抗。
 
电影中段,刘德华举的横幅“用完即弃”,给人很多联想空间。
 
 
但是,《拆弹专家2》不是《无间道》那种经过精雕细琢的剧本,它属于逻辑漏洞百出,但是效果炸裂的香港电影。
 
有人总结过,相比好莱坞,港片成本极低,没有那么多预算给到特效;但是他们人工费也低,人又多,市场竞争又激烈,就逼着人不断出新点子[1]
 
港片讲故事也不按基本套路来。没有什么“三幕式结构”,不讲人物弧线,英雄最后也不一定会被救赎。
 
这样讲故事可能逻辑混乱,但是秉持着“加量不加价”、“买一送一”的理念,就能一直给人新鲜感。因为摄影机总是能以你意想不到的角度,抓怕演员的表演。
 
 
对香港电影的那句经典评论“尽皆癫狂、尽是过火”,就来自这种特色。
 
相比过去的港片,《拆弹专家2》的制作费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2.8亿港币,剧本也是经过两年打磨。
 
但是在情节和人物上,它没有被套进警匪片黑与白、正与邪的情节设置里,它在情境上把人逼到道德抉择的角落,增加戏剧张力。
 
最明显的是中段的射击戏。
 
刘青云穿着防爆服进到拆弹现场,狙击手在天台上射击旁边的警察。这里的看点包括:刘青云章的选择,这时候他相当于被逼近一个电车难题,救一个人还是救100个人;潘的反应,这场戏是潘已经意识到自己被庞玲骗,不是警方的卧底之后,转变为好人的关键戏份;当然还有周围人(也包括复生会人)的反应。
 
而这场戏仅仅是看华仔的表演,就已经很难分心。
 
潘成风看到昔日同僚一枪一枪被射杀,眼神从旁观的淡定、到惊讶、到发生动摇再到最后决定反水,层次非常清楚。而且,为了避免被怀疑,他还不能闭眼,更不能走开,就是当场处刑。
 
 
不同于拍《无间道》时期,刻意减少面部表情,让旁人很难弄清楚这人在想什么[2];这一次刘德华在表情和台词之外,已经能精准用眼神传达角色状态的变化。
 
其实,这部戏最大的焦点,就在主角身上。导演用了非常多的主观化影像、快速闪回具像化角色的心理状态。
 
主角的状态并不稳定,说的话也不可信。证据之一就是,意外发生后镜头多次给了他吃的治疗神经性疼痛、癫痫药物的特写。这种药物的副作用,是人变得更加偏执,也可能产生幻觉。
 
所以,之后潘的一些说法其实来自他的主观认定。比如康复阶段,潘成风乐观地认为(这时候他的乐观和笑容简直不正常)还能继续胜任拆弹专家。但是仔细看就会发现,事情不是这样。
 
就像《无间道:终极无间》里,刘建明出现精神分裂之后,以为自己是陈永仁,偷偷去警局查案,自己查自己而不自知
 
但是《无间道》是全知视角,而《拆弹专家2》是有限视角,很容易混淆视线。
 
我相信导演在三个潘成风之间——一个正统意义上的港片英雄;一个反社会人格的恐怖分子;还有最后「赎罪」的人;有他的个人表达,也有他的愤怒和对现状的看法。
 
但是现在一些解读上升到地缘关系上,也是有点.......让人不知道怎么说了。
 
只说一点吧,有一些说法提到,是倪妮扮演的警司提议给潘植入新记忆;这个说法被提到最多的是倪妮的大陆演员身份。
 
 
问题在于,《拆弹专家2》是一部合拍片,一部电影满足合拍片的要求之一是,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主角是大陆演员。
 
倪妮在这个故事里不是一个花瓶,而是能推动故事的主要人物。所以,她提出建议,应该不意外吧?
 
 
拍烂片也最有个性的香港导演
 
 
最后,必须说一下本片的导演邱礼涛了,《拆弹专家2》能在商业大片的框架里做出自己的表达,和这位导演关系太大了。
 
邱礼涛,非典型香港著名导演,作品在内地公映的不多,没有获得主流电影奖项。入行30多年,拍了将近80部电影,很多你应该都没听说过。
 
但是,只说一部电影你就对他有印象了,1993年的《人肉叉烧包》。当时成本仅仅200万港币,本土票房收入一千五百多万,有东南亚十倍于成本的海外收益[3];还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以三级片赢得金像奖影帝的香港电影。
 
电影上映之后,当年就出现了本地茶楼卖不出叉烧包的都市传说[4]
 
 
《人肉叉烧包》改编自1985年的真实案件,是十大奇案之一
 
后来他又拍了《埃博拉病毒》,凭借这两部经典cult片,成为香港cult文化之王。
 
他的作品基本在及格线上下徘徊,因为都拍得很快。
 
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整体制作周期都是出了名的快,邱礼涛在其中也是有名的快刀手,执行力惊人,还能救场。在徐克的电影里当摄影师自嘲是救火队,因为“每次找我都是最兵荒马乱的时候”[5]。
 
但是,哪怕是一部整体60-70分的电影,他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邱礼涛崇拜能够7天拍一部电影的德国导演法斯宾德,因为他拍电影不仅快,“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6]。
 
 
2000年之后,邱礼涛的电影里,视角最刁钻的电影之一,是2006年的《黑白道》。在卧底题材的警匪片里,评分只有6.1,但是这一部很可能是有且仅有的几部卧底题材中,拍出其中灰色地带的电影。
 
社会学经典著作,C·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里面说:“社会学的想象力相当程度上体现为从一个视角转换到另一个视角。”
 
不同于还算黑白分明的《无间道》,好人陈永仁最后有恢复名誉的明亮结局;张家辉演的单海生回到警队后,不被黑白两道任何一边接纳、信任,最后彻底沦为了边缘人。
 
 
这些对现实世界的隐喻,对黑白两道都报以怀疑的态度,在他90年代的电影里更直接、更大胆。
 
邱礼涛确实是香港电影导演里的社会学家。
 
他毕业于浸会大学(当时叫浸会学院);曾经想当记者,和朋友开过不赚钱的出版社;也拍过纪录片《性工作者实录——我不卖身,我卖子宫》。后来一边拍电影还一边拿了岭南大学的文化研究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90年代,香港电影业开始不景气,需要导演另辟蹊径,邱礼涛是里面最特殊的例子。
 
他拍的是一些人看来拿不上台面的“剥削电影”,成本极低;但他自己并不觉得b级片就天生低人一等,看到自己的电影能让午夜场观众喜欢,“那肯定是我想要的经历”[3]。
 
他是资深亚文化爱好者,骨子里可能也是理想主义者,但是他完全没有理想主义者的清高和架子。他的作品外面看着像一个颜色段子,其实是一篇很不错的论文。
 
所以,完全不必惊讶,这一次他又在一部商业大片里,放进自己的想法。因为更早之前,他已经能在让老板赚钱和个人表达之间游刃有余
 
这样的电影在这些年的陆港合拍片里并不多;上一次有这样的惊喜,可能还是《毒战》吧。
 
杜琪峰曾经说,香港导演北上之后,一些电影是“衣橱里的旧衣服拿出来循环再用”[7]。
 
但是,还是有人,能站着把钱挣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2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