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用了十年,活成了今日次条

提到知乎,对互联网稍微有一点常识的人第一个想到的印象,一定是问答社区。
 
 
然而对于今天的知乎而言,它到底是不是一个问答社区,却并不那么确定,现在的知乎界面,已经变成了一个各大网站大杂烩。这张看似戏谑的界面背后,是知乎的每一次改版,每一次改版,都意味着知乎特色的丧失。
 
 
在知乎十周年之际,前脚知乎还进行了煽情的十周年特别企划,用精彩瞬间记录每一个老用户的历程,整得挺怀旧。
 
 
后脚知乎就通过「知一声」发布了通知,提出:
 
关注创作者的赞同动态,将不在「关注」页出现,与其关注、收藏、提问等动态合并,迁移至底部「消息 - 动态」板块。
 
 
知乎的解释听起来非常诚恳,「为了更专注地展示创作者的原创内容」,但是,知乎这个社区的最大特色就是「赞即转发」。用户通过点赞,将自己赞同的答案和文章推送到自己的时间线上,完成社交互动和内容分发,这种独创的传播模式,是知乎当年迅速崛起的最重要机制。把赞和转发合并成一个键,当用户点赞的时候,就把文章和答案,转发到自己的时间线,大大扩大了创作者的阅读量和曝光量,这对创作者尤其是新创作者是一个极大的鼓励,「赞」也成为知乎最重要的社交货币,正是由于「赞」的存在,让无数原创者免费地在知乎平台输出长文。说人话就是,A写了一篇答案,A的粉丝B点赞,那么B的粉丝CDEFG可以在不关注A的情况下阅读到A的答案。
 
 
在知乎迅猛发展的最初几年,微博为了对抗步步进逼的知乎,甚至把微博的点赞,也改成了点赞即转发的模式,来促进阅读量。然而在微博至今还保留这个功能的同时,知乎却主动改版,改掉了这个自己发家的机制。
 
 
如今改版以后,当去掉这个赞即转发的机制以后,等于是说,知乎用户没有了转发功能,除非发布原创内容,时间线上将不会有别的内容,看起来符合知乎官方解释的「更专注地展示创作者的原创内容」。但是另一面是,创作者的粉丝将不再具有价值,除非点开下方的动态页,否则他们的点赞无法形成二次传播,而原来不需要动作就能浏览的时间线,现在必须需要至少两个动作才能完成,等于增加了获取信息的门槛。
 
 
知乎改版的初衷,或许有激励原创者多原创的算计在,但是结果却是,原创者不能通过粉丝的社交分发进行传播,将更多的依赖于官方的推荐,反过来,用户的粉丝不再有点赞的动机,原创者越来越难以获赞,由于无法获得社交货币,这将极大挫伤原创者的积极性。
 
 
如果说在平台已经有一些粉丝的老大V们还能有一点曝光率的话,那新加入知乎的用户如果想出人头地,除非能得到官方的推荐,否则几乎没有获得流量的可能,而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社区,如果没有新人崛起,结果是什么?
 
 
也就是说,知乎这个内容平台,已经失去了造血能力。
 
 
事情并不像知乎官方说的那样,是为了保护原创者的利益,更多的是为了让知乎的算法获得更大的分发权限,而早在之前,早有知乎用户自称被限流,已经让部分粉丝失去价值,而这一次改版,只不过是彻底废掉知乎er的分发功能。
 
 
算法推荐的好处有目共睹,今日头条正是通过算法推荐分发,让流量管控在平台之下,确保了平台的商业利益,几乎所有的社交媒体,基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都会选择算法推荐,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与之前的所有改版一样,知乎每一次改版都以丧失自己特色为代价,如果要精准形容知乎的所有改版的话,就是4个字——进退失据。
 
 
从知乎成立之日起,知乎一直在跟风,一直在失败。
 
 
今日头条火了,知乎也取消了关注栏,强行用推荐算法决定用户内容,后来怨声载道,才把关注改回来;
 
 
果壳的分答火了,他们跟风做了个付费语音问答「值乎」,除了自嗨一无是处;
 
 
小红书火了,他们跟风做了全网唯一的男版种草app「chao」,众所周知,男人的消费很难做;
 
 
得到火了,知乎打造了知识付费项目知乎大学,结果也是不了了之;
 
 
抖音快手火了,知乎又开始强推短视频,然后各种营销号和搬运账号涌进知乎,薅走了一大批流量;
 
 
李佳琦薇娅火了,知乎马上推出直播功能,结果应者寥寥,直播间里门可罗雀;
 
 
微博二次翻红,知乎直接搞了个知乎热榜,全面对标微博热搜;
 
 
如果再加上,知乎曾经内测过的产品,知乎group,对标豆瓣圈子和QQ群,还有访谈类节目《职人介绍所》,对标《鲁豫有约》这类名人访谈节目。但是实际上,知乎几乎致敬了国内市面上所有的文化产品,所有的产品,无一不跟风,无一不翻车,无一不失败。
 
 
而在10周年之际,官方终于直接将当初知乎兴起的最关键的功能「赞即转发」也直接删除掉了,彻底向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看齐,今日头条已经有7亿用户2亿日活,而知乎9月份月活跃用户,才1979万,知乎吭哧吭哧,使尽吃奶的劲来跟风,也不过是用了十年的时间,把自己活成了今日次条。
 
 
进退失据的一个表现,知乎甚至把古早BBS时代为了促进网友活跃的产品都拿出来了——浏览领金币,看到这个功能,我不禁潸然泪下,这让我不禁回忆起我中学时代各种BBS刷帖子的青涩岁月,从这一点你也能看出来,知乎的产品经理们,已经真的黔驴技穷了。
 
 
我想知乎大概一直没有搞明白一点,知乎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知乎曾经的口号,是「发现更大的世界」,知乎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这些被称为知乎er的知识青年,他们怀揣着「与世界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梦想来了。这些人有一点自恋,有一点装逼,无论是基于炫耀,还是别的目的,所谓的知识青年们来了,用自己的原创创建了一个社区。通过在同一个问题下,以赛马的形式赢取赞的方式,各种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作者,让更多来到知乎的人发现更大的世界。
 
 
知乎的关注不仅仅意味着是关注一个人,也意味着对一个被关注者阅读品位的认同。基于此,知乎也形成了擅长用长文创作,能够阅读深度文章的群体,也因为有了十年的内容沉淀,知乎才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深度+长生命周期内容本来是知乎的护城河,除了公号,没有一个平台可以与之相比,即使来自B站的优质原创视频,相当一部分也是类知乎内容的文字化,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平台,都在试图把知乎的深度文字视频化。
 
 
而知乎的做法是什么?知乎抛弃了自己的优质用户,把这十年用户创作的内容和吸引来的流量拱手让给那些低质量的创作者,而其中不少内容还是知乎自己的出口转内销,知乎却用算法把流量更多的倾斜给这些营销号,也不愿认同自己原来的模式,可以说,这一手自宫真的狠,连自己都阉割。
 
 
知乎现在亲手把自己最有特色的也可能是唯一做对了的产品特点毁掉,甚至这句「发现更大的世界」的slogan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改成了「有问题上知乎」,也就是说,知乎亲手否定了自己,毁掉了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说作为平台,它认为自己十年的经验是错误的。
 
 
但是显然,知乎努力去超越的对手——今日头条并不这么看,今日头条已经悄然把自己的slogan换成了知乎最成功的slogan「看见更大的世界」,这简直就是极限一换一,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所有知乎抛弃的特色,都被竞争对手原封不动的学习,微博学了赞即转发,得其实;今日头条拿走了slogan,得其名;而知乎呢,学习了几乎所有平台,只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好干净,没有了特色的知乎还剩下什么?
 
 
作为社交媒体的大玩家,Facebook每次改版,扎克伯格都会小心翼翼地出来打个招呼,没有问题,只会是微小的改动,尽管最后证明都是谎话,但是扎克伯格还是会坚持这么做,但是知乎的管理团队,显然没有这种姿态。
 
 
面对用户,他们姿态傲慢,面对对手,他们束手无策,只能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微博的CEO王高飞还在自己的产品上,跟用户互动保持亲民姿态,而字节跳动的张一鸣,在建立自己的算法帝国之后,像一个猎手,精准地捕杀每一个落后的对手。
 
 
但是知乎的CEO,显然既没有保持自己创业时做一个高价值知识工具的初心,也没有作为一个资本家的觉悟,知乎作为一个平台像极了想快速捞一把就走的赌徒,却逢赌必输,迟迟不能脱手。
 
 
当知乎既没有产品特色,也没有快速反应的团队,它在未来的命运也可想而之,这次改版,很可能将成为压倒知乎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不是不懂商业,这是不懂谈恋爱啊,显然的道理,如果执着于做微博第二、今日次条,那么用户能拥有正主,为什么要选择备胎?
 
 
几年前,有一句非常知乎特色的名言,被无数知乎er引用,「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这是东晋殷浩对桓温说的话,当年桓温与殷浩齐名,桓温以豪杰自诩,轻视殷浩,说殷浩少年时跟我玩耍,一起骑竹马,我扔过的竹马他去捡起来,所以他不如我,但是当时的士人都推举殷浩,轻视桓温。后来桓温立志北伐,东晋朝廷为了压制桓温,把北伐重任交给了殷浩,结果殷浩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导致北伐兵败。
 
 
桓温就问他,现在你我相比到底如何?殷浩这时候就说了这句话,「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言外之意,你虽然是人生赢家,但我与我打交道比较久,还是想做自己。
 
 
这只是殷浩的托辞,其实殷浩被贬官以后,一直想不通,每天都痴痴地对着空中写字,有人偷偷从旁观看,原来他一直写的是「咄咄怪事」4个字。
 
 
对于知乎而言,这简直一语成谶,知乎从上到下,都带有浓重的「殷浩气质」,表面清高自赏,嘴上口口声声说要做自己,其实口嫌体正直,下面早都湿透了,垂涎别人的生意太久,每个平台的生意都想做,每个模式的钱都想赚。
 
 
人尽可夫的结果就是人尽可欺。
 
 
算法推荐的结果,必定是越来越小的圈子,越来越狭隘的信息茧房,更不用说,字节跳动的算法,本身就是公司的核心资产,这一套算法机制,孵化过字节跳动旗下的所有产品,帮助字节跳动从BAT中杀出重围,直到今年,还吸引包括微软和甲骨文这样的全球互联网公司收购tiktok,知乎自己开始算法推荐已经试验过多年,但是显然并不成功。
 
 
推荐的结果,就是这样的内容充斥页面,可见知乎的分发机制也并不高明,而请注意一个事实,抖音推送给用户一个漂亮小姐姐跳舞,即使不是用户想要的,他也能暂时获得愉悦,但是知乎这些不知所谓的知识,除了浪费时间,并不能取悦用户。
 
 
知乎改版的另一个心思,可能想让用户像微博用户一样,通过购买流量获得曝光,但是既然有前车之鉴,知乎薄待大V的例子在前,未来变现的希望渺茫,那愿意在这里获得曝光的,只有各个营销号。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知乎变成今日次条之后,它留下的商业价值还有多少?这场戏,我真还有点期待。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24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