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9岁男孩被亲爸扔在火车站 亲生父亲现身回应:“求求你,别再逼我了!”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
 
11月1日,金华西火车站人山人海。
 
监控显示,有一名黑衣男子带着一个小男孩进站。
 
小孩站前面,男子站后面。
 
而等小孩过安检之后,男子却悄悄溜了。
 
只留他一个人在火车站。
       
大约十几分钟后,民警发现异常。一个几岁的小孩怎么独自坐火车?
 
民警把小孩带到警务室,问他爸爸妈妈去哪了。
 
小孩闭口不言。
 
直到民警各种安抚,小孩才抖抖索索报出了妈妈的手机号码。
 
而电话拨通后,对方的解释是:
 
这小孩平时也不爱交流,挺内向的。
 
所以他爸就想把他扔在火车站练练胆。
       
新闻曝光后,网友一片吐槽。
 
有人说,这是“超级虎爸”。
 
有人批评这样父母非蠢即坏,要孩子丢了,你上哪哭去?
 
但在我看来,这反应出中国家庭教育一个普遍的问题——逼孩子学会外向。
 
 
 
 
这一点,我自己就深有体会。
 
童年时期,我性格极度内向。
 
上学一个人,放学一个人,回到家还是一个人。
 
多数时间就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几乎没有任何社交。
 
也因为太内向,我还被大家取了一个外号——“假妹勒”。
 
翻译成普通话是“假女孩”。
 
置身这种环境,我父母自然也就认同,他们儿子是有问题的。
 
春节参加酒席,只要带上我,我妈第一句话绝对是:
 
啊,不好意思,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内向。
 
我爸也采取过不少办法,来逼我走出“假妹勒”的标签。
 
印象很深刻,8岁那年,父亲给我许下承诺。
 
“崽啊,你要是能带一个同学回家吃饭,下个月就多给你10块钱零花钱。”
 
那时,我一整个月零花钱不过5块钱。可见父亲是有多么渴望我变得外向。
 
但很遗憾,我还是让他失望了。
 
直到期末考试,我都没交到一个朋友。
 
父亲也有气急败坏的时候。
 
有一年冬天,他带我拜访远房亲戚。
 
到了之后,我就站在门边,不和人说话。因为怕生。
 
父亲气得一脚就踹过来。
 
“你个哑巴,叫下大伯会死那?”
 
类似的童年回忆,还有很多。只是不论父母使什么招数,我的内向、羞涩,从未变过。
 
 
 
 
这都不是孤例。
 
在百度输入“孩子内向”四字。
 
跳出页面是清一色的,“孩子内向怎么办?”、“孩子内向怎么纠正?”。
       
输入“孩子外向”,跳出的关键词也多是:如何让孩子外向?
        
视性格内向如缺陷,已经成了中国父母的共识。
 
那么,事实真如此么?
 
1999年,心理学家利用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做了一个实验。
 
A组,性格内向人员。
B组,性格外向人员。
 
然后,测试他们大脑皮质的血液流速,
 
实验分析发现,A组人员的丘脑前部流速较快。
 
而丘脑前部作用是干嘛呢?
 
记忆、制定计划、逻辑推理。
 
B组人员反之。相对而言,他们丘脑后部流速较快。
 
其主要作用是:捕捉外界信息,并进行即使反馈。
 
也就是说,经过研究证实,内向者的大脑更善于聚焦内在的世界。然后,不断观察和思考。
 
所以,内向的孩子,将来可能不适合从事推销、经商、演艺......靠口才吃饭的行业。
 
但那些需要极需创造力的工作,却是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绝佳平台。
 
写作。
科研。
发明。
学术研究。
 
在这些行业闪闪发光的人,多是偏爱独处,少有热衷社交。
 
为给“内向者”正名,心理学家苏珊有这么一段话: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是内向的人。
 
比如罗斯福、甘地、乔布斯、比尔盖茨......这些人都是把自己描述为性格内向。
 
只可惜,大家还误以为,这世界总是偏爱行动的人,而不是有深刻思考的人。
       
 
 
 
 
 
 
 
 
 
再回到孩子教育本身。
 
很多父母担心,就算内向没问题,自闭总不对吧?基本社交能力都没有,以后可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别急,只是时候未到。
 
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讲过一个事。
 
有段时间,她觉得自己儿子很愚笨。
 
她问5岁的儿子:“辛辛,1加1等于多是呢?”
辛辛说:“11。”
 
“1加0等于多少呢?”
“等于10。”
 
孙瑞雪差点被自己儿子气哭。这数学也太不开窍了!
 
但几个月后,她发现新情况。
 
辛辛指着钟盘说:“妈妈,我发现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呢?”
 
辛辛一本正经道:“你看,那个11、12,过来肯定是13、14、15、16、17、18、19,对不对?”
 
孙瑞雪激动不已。
 
因为钟盘最大的数字是12。
 
但儿子推理出,每个“1”后面,必然会再跟1到9。从而发现了“24小时计时法则”。
 
数学悟性可见一斑。
 
这是巧合吗?
 
不。孙瑞雪说,许多孩子都是这样。
 
3岁时都不会说话,但到第二年,语言学习能力突飞猛进。
 
5岁时还不知道1加1是什么,到中学时,他数学成绩却名列前茅。
 
因为每个孩子心智的成长,都是由无数个“敏感期”构建而成。
 
这阶段可能是“绘画”。
下阶段可能是“逻辑推理”。
下下阶段可能是“语言表达”。
 
心智发育的过程不会出现空白。他有自己内在的秩序。
 
如果某方面能力落下,很可能只是该“敏感期”还没来而已——社交能力,也是其中之一 。
 
 
 
 
就像我童年时,见到陌生人都怕得躲起来。
 
但在成年以后,却也成了一个正常的人。
 
有喜欢的女生会主动。
有感兴趣的聚会,也不会因为羞涩而拒绝。
 
说到社交能力,就必须得提一下我的同事羽逸尘。大家应该也看过他的文章。
 
他今年大学毕业。
一个俊美少年。
 
刚来我们公司时,却是典型闷葫芦。
 
有一次下班,我走在回公寓的路上。
 
走得很慢。
 
大概走了10分钟,我觉得不对,隐约感觉后面跟着一个人。
 
回头一看:“小尘,巧啊。”
 
但他呢,害羞点点头。然后,就没然后了。他越过我往前走了。
 
到后来我才知道,不少同事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因为小尘有点排斥社交,不知道怎么处理“突然的相遇”。所以,他就偷偷跟着后面,假装没有遇见。
 
为了让小尘感觉到温暖,老板那是用心良苦。
 
多次私下叮嘱我和其他同事:
 
多给予小尘一些帮助。
 
老板还破费,让我多组些男人局。
 
火锅一刷,啤酒一喝。
 
昔日缄默不言的小尘,终于打开了话匣子,聊起他极少提起的往事......
       
到现在,半年已过。
 
小尘虽然还是内向,但情商却一跃好几个高度。
 
当群消息无人回应时,他会发个表情包,默默缓解尴尬。
 
以前和他聊天,基本都是“嗯”、“哦”、“好”。
冰冷到让人想拉黑。
 
现在有趣多了。
 
沟通起来,令人精神气爽。有反馈,有回应,有态度,令人非常舒服。
 
而这,就是社交能力的突破。
 
他在一个安全的、自由的环境里,随着心智成长,自然看见了他人,也活出了生命能量。
 
所以,看到孩子逃避社交,为人父母,不必牵强。
 
成长不是瓜熟蒂落的过程,而是按照自我生命的秩序,逐一完善。
 
有的能力,可能来得晚一些。
 
但请放心,它一定会来。
 
因为与人建立链接,是人之根本需求之一,绕不过的——只要父母不以“内向有病”之名,强加干涉,它就会发生。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23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