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顶流」还有救吗 那就是真的辩无可辩

这两天有个消息,很多人都在讨论:
 
《爵迹》第二部改名《冷血狂宴》,并将于12月4日开启付费网播。
 
 
上一部院线改网播引起舆论热潮的,还是年初的《囧妈》。
 
 
相比徐峥的灵活变通,郭敬明更像是退而求其次的止损。
 
对郭敬明来说,《爵迹》系列可能是他心口的一块疤;但站在观众的角度,却能从中窥见一个有趣的现象——
 
流量荼毒影视行业的热潮渐渐消退。
 
回首五六年前的国产影视圈,粉丝经济仿佛大势所趋。
 
是只要有热度,综艺都能拍成电影搬上大银幕的荒唐时期
 
比如综艺《爸爸去哪儿》,拍了三部,两部大电影,一部王岳伦导的喜剧,票房还都过亿了,最高的6.96亿。
 
就离谱
 
不看剧本,不看演技,只看演员火不火;
 
不讲内容,不讲制作,只讲演员美不美。
 
电影《爵迹》就是那个阶段应运而生的“集大成者”。
 
郭敬明关于电影《爵迹》的第一条微博
 
第一部2015年开拍,16年上映,集齐范冰冰、杨幂、吴亦凡、陈伟霆等流量标杆,十足追赶当时的流量热潮
 
现在看这个阵容,可能不算吓人,但放到当年是什么水平?
 
永远自带舆论热度的范冰冰,16年正是准备凭借《我不是潘金莲》转型拿奖的重要时机。
 
 
不管这部片当初引发多少争议,至少圆形画幅确实挺美,范冰冰也在这部戏里贡献了远超《武媚娘传奇》的演技,还成功拿下了第二年的金鸡影后。
 
而杨幂11年就凭《孤岛惊魂》开创过粉丝电影的先河,14年《古剑奇谭》的爆红,更将她和李易峰、陈伟霆等一票主演都推向了顶流。
 
之后就是白浅了
 
吴亦凡14年回国,正值年轻,“用脸杀人”,随着归国四子、四大流量等称号兴起,拉他参演的电影是真不少。
 
16年的票房冠军,星爷的《美人鱼》里也有他。
 
 
一部片凑齐这么多当红顶尖流量,属实少见。
 
粉丝总爱幻想偶像们顶峰相见,但现实里只会“王不见王”,别说一群顶流了,哪怕只有两个,番位也得撕上五六七八场。
 
敢凑这么一个“星光熠熠”的顶流阵容,也足以见得郭敬明在选角时,对粉丝经济抱有多大的信心。
 
《爵迹1》上映后,即使引发巨大争议,还是拿下了3.82亿,位列2016年国内票房第38。
 
 
排在它后面的是3.77亿的《荒野猎人》,就是小李子整个人赤身裸体钻进马肚子里,终于拿了小金人那部。
 
小李子豁出半条命,把自己活成了野人模样,依然打不过这片群星璀璨。
 
 
那一年还有个新闻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
 
吴天明导演的遗作,一个讲唢呐传承的影片《百鸟朝凤》,因为上映以后排片凄惨,制片人方励下跪求排片。
 
 
这片最后票房多少?
 
8600多万。
 
下跪前,电影上映一周也才360万。
 
向影院下跪,只能赚几千万;向流量低头,却能赚回几个亿。
 
不过,3.82亿这个成绩,依然让郭敬明在路演时哭着说:
 
“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
 
哭泣的郭导
 
众所周知,郭敬明不爱卖惨爱诡辩,连他都不辩了,那就是真的辩无可辩。
 
不过他还没有放弃。
 
《爵迹1》失利后,他继续发力《爵迹2》,这回更狠——
 
除了范冰冰、吴亦凡、陈伟霆等,还凑齐了TFBOYS全员。
 
定档2018年暑期档,瞄准了最追星上头的学生党。
 
 
不过,电影上映前一个月,范冰冰陷入了逃税风波。
 
娱乐圈“大轰炸”的开端
 
事发之后评论里还有吃瓜群众赶来调侃:
 
五月很开心,六月很扎心。
 
 
于是上映计划无限期搁置。
 
直到最近,电影重新定档。
 
 
对比两次定档海报,除了范冰冰的“消失”,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有人口碑翻身,也有人360°转型。
 
比如,易烊千玺16年时戏份还不多,海报也是镶边,现在重新定档,已经排到了海报最上头。
 
新海报上的9位主演,其他8位都发了微博配合宣传,只有他没发。
 
 
如果现在是王俊凯的《749局》或者《731》先上映并且拿了奖,那可能情况又要变。
 
发现没?
 
流量大小和戏份多少已经不再是电影海报咖位的决定因素。
 
作品才是。
 
《长安十二时辰》和《少年的你》对易烊千玺的助力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四大流量的粉丝经济也开始失效。
 
早年吴亦凡参演《老炮儿》《西游伏妖篇》时,大家对他还有过演技上的期待,直到《致青春》《欧洲攻略》等烂片让观众彻底清醒,现在的存货数量已经大不如前。
 
就连杨幂试图通过《宝贝儿》转型拿奖,也遭遇滑铁卢。
 
鹿晗在演《盗墓笔记》时,即使演技稚嫩,依旧能够斩获10亿票房。等到了《上海堡垒》,粉丝卖力宣传也还是挽救不了惨淡结局。
 
再想翻身,只能靠后续作品的合格表现,一点一点证明自己。
 
《穿越火线》真的好看
 
可见,没有演技打底,再顶尖的流量明星也得不到观众的认可;
 
反之,只要有作品傍身,年轻新演员也能一跃成为让观众买票的依据。
 
长达五年的混乱期过后,国产影视从业者已经看清:“任何的流量演员,都不能直接转化成票房。”
 
演员市场,终于脱离了粉丝主场。
 
 
甚至,演员越偶像,越被打上流量标签,观众越不买账。
 
就连院长之前安利过的《摩天大楼》也在经历这种阵痛。
 
明明剧是好剧,但只要看到主演有ab,许多观众就望而却步了。
 
其实挺可惜
 
现在的国产影视业,流量明星已经从“票房灵药”变成了“票房毒药”。
 
相比之下,更有观众缘的反而是实力新人。
 
 
很多变化发生时潜移默化,对比来看才会感到惊人。
 
延时网播的《爵迹2》就像琥珀一样,定格了所有荒谬与不堪。
 
粉丝经济的退潮,会形成良性循环吗?还是会出现新的乱象?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
 
资本依旧逐利,明年耽改101已经扎堆待爆,无数选秀选手还在削尖脑袋去拍戏,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掌握了捷径密钥。
 
然而,过犹不及,反失人心
 
或许下一波退潮已经不远了呢?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23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