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认为穿汉服奇怪 汉服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前段时间重阳节,一位穿汉服的老奶奶上了热搜。 视频里,76岁的奶奶身着汉服,行走在红砖碧瓦之下,穿梭在亭台楼阁之间,举手投足间皆是优雅的气质,年轻的网友一下子就被圈了粉。 前几天,西塘汉服文化周如期举行。在成千上万穿着汉服的俊男靓女间,那位老奶奶再一次引起人们的注意。

美人在骨不在皮,奶奶举手投足间皆是优雅。/抖音

据老奶奶的孙子称,奶奶是在他的推荐下,才开始尝试汉服并喜欢上的。 汉服作为传统服饰,不是长辈推荐给年轻一代,反而是年轻人先行尝试,再鼓励老一辈人一同体验。这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 为何上一代人对汉服甚少了解,而现今年轻人又仿佛突然间对汉服异常热衷?

一、那时,文化意义大于服饰本身

汉服有着几千年的服饰文化历史,但上一代人对汉服却很陌生或甚少接触。我们采访的年轻人,有不少人提及第一次在父母或爷爷奶奶面前穿着的时候,对方会误以为是韩国或日本服饰,甚至认为太奇怪不应该穿出门。 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下令在全国推行“剃发易服”制度,限期十日,否则“杀无赦”。从此,汉服彻底从汉族人的日常生活里抽离。 虽然“剃发易服”早退出历史舞台,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带有清代风格的服饰,如旗袍、唐装早深入人心。 但始终有国人认为,汉族服饰才更能代表中华文化。 2003年11月22日,一个叫王乐天的电力工人,穿着汉服走在了郑州的街头,他想要告诉人们,唐装不是汉族服饰,汉族人有自己的传统服饰。 但他并没有如愿以偿,他穿着汉服走在街上的照片开始在网络流传,有人觉得他是日本人,有人觉得他是异类。 新加坡《联合早报》率先报道了这件事,国内媒体也开始广泛关注起来。

《联合早报》2003年11月29日的新闻版面,是最早有关于“汉服出街“的报道。/百度百科

于是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把汉服穿出街头,后来“同袍”们把王乐天穿着汉服行走在街头的这一天定为:汉服出行日。 如今每年的11月22日,有越来越的年轻人穿着汉服行走在路上、参加各种汉服活动。不仅如此,即便平常时日,在大城市,穿着汉服出街的也大有人在。

二、好看,就是追随的理由

现在喜欢汉服的人不见得都知道这段历史,也不见得是为了传承文化。 这两年,借着淘宝、古装剧、抖音、B站等极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不少“旁观者”,也纷纷入场。 鱼小姐说她从小受古装剧影响,觉得角色的服饰很好看。后来读大学,关注了很多博主,认识了一些古风圈的朋友,便开始尝试汉服。 了了跟汉服结缘是在2017年大学毕业旅行的时候。当时她和闺蜜一起去厦门旅行,逛街逛到一家卖汉服的实体店。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两个人,很快就在店员的推荐下买了第一套汉服。 可可喜欢玩游戏,玩《剑网三》的时候,觉得里面的古风服饰很好看,慢慢也变得喜欢古风元素的东西。一开始她只是买发簪、手镯、包包等配饰,再到买一些有汉元素的裙子,直到如今穿汉服的人多了,她才开始买汉服。 可以看出,影响他们对汉服的喜好的,主要是来自古装剧、游戏等直观视觉上的冲击,可以说他们是因为“颜值”而喜欢上汉服。 汉服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而非一种带有历史厚重感的小圈子爱好。这恰如其他流行文化一般:流行文化背后是什么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觉得它好看”。

三、流不流行,看路人反应

2020年,一个听起来特别有未来科幻感的年代,但你走在街道、走进商场,换乘地铁时,却随时有可能遇到一个穿着打扮非常古典的女生。而路人的反应也大多习以为常。 三年前,了了穿汉服走在广州街头,能获得很高的回头率,但现在人们已经见怪不怪。除了时间的推移,了了发现汉服接受程度还跟地理位置有关。她不久前去甘肃,路人反应还比较大,会上前问了了是不是演员。 鱼小姐则认为跟发型也有很大关系,如果弄了发型就特别多人盯着。但她也表示这是以前,现在大多数人都能平常看待。 而可可觉得要看场合,她认为在家或去漫展穿都无所谓,但去逛街或者去游玩有时候会不好意思,还是偶尔会有人盯着她看。但她依然表示接下来穿汉服出街会更频繁,“一是夏天过去,穿汉服不会那么热了。二是身边朋友对我穿汉服一同出街接受度还蛮高的,就不怕穿了”。 总的来说,群众对汉服的接受度是越来越高了,也有越来越多人有意愿尝试汉服。

四、消费的攀升,是流行的印证

2017年到现在,了了入手的汉服大概有六七套,价格在199元到500多元之间,款式设计大多不繁杂,更适合当常服。了了认为这个价格区间属于平民水平,她在这方面的消费趋于理性,她开玩笑说是“因为贫穷”。 鱼小姐也有相似的购物经历和价值观,她说目前还在手上的有八套,价格在200元到600元之间不等。她说:“有闲钱看中了就会买。” 新入坑的可可买过两套,一套240多元,一套700多元。她表示自己在汉服的消费不会停,“一来这个确实是自己喜欢的风格,二来因为现在穿汉服的机会很多,只要还有爱就会一直在坑中”。 了了认为越来越多人买汉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性价比高的正品店越来越多了。以前淘宝上卖汉服的店比较少,大品牌又比较贵,劝退了很多人。现在店多了,有很多价格偏贵的大品牌店,但也有很多性价比高的正品店,所以买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根据艾媒网的统计,2019年汉服爱好者规模达350万多人,近两三年每年都以增加70%以上的数量在上升。 他们购买力强,超7成的消费者平均消费超300元,2019年汉服市场销售额突破45亿元。对比2017年的5亿元,可以看出汉服行业迎来井喷。 zX907.wUhANewS。cN

五、不是文化传承也没关系

时代在改变,汉服爱好者已经不用像当年王乐天那样,承受着路人异样的目光。更多的圈外人能认识到汉服可以且应该成为中国人街头一抹平常的美。 如今年轻的汉服爱好者,穿汉服的理由简单得多。他们单纯享受穿搭上的快乐,因个人喜好而开始了在汉服上的消费。 在了了看来,喜欢汉服可以是因为想做文化上的传承,也可以单纯只是因为觉得汉服好看。 她认为即便是传承,也没必要加各种条条框框,比如,穿汉服不能不化妆,不能不盘发,不能戴着眼镜等等。 “这就是一件衣服,祖祖辈辈一代一代人穿过来的,喜欢觉得好看就穿,愿意多花点时间去了解里面的文化更加好,但穿衣还是不要加太多束缚。”了了说。 可可也表示不会考虑太多,她只是对漂亮的汉服和好看的妆容感兴趣,“是喜欢这个风格的衣服才穿的”。 就像更多的汉服爱好者,是喜欢服饰本身,是穿着好看就入坑。就像其他人喜欢港风、日系、韩流、嘻哈一样,没什么特别的,把它看作又一股新的流行之风对待就好了。 汉服从黄帝即位开始几千年的演变,到清初戛然而止几百年悄无声息,又忽而在千禧年后复苏,最终在这几年焕发新的生机。 这看似突然,但在国家地位、民族自信越发强大的今天,又好像有其必然性。 当今天年轻人在选购汉服,较少去考虑其文化价值,而更多只是出于喜欢,把汉服当成一件平常好看的衣服来穿时,某种程度上来看,这或许已是走在了传统文化复兴的路上。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23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