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成年人,正在被偏见祸害

现在的女孩子,太难了。
 
不赶在冲浪第一线,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早就被贴上“绿茶”标签:
 
穿漂亮短裙出门,绿茶;
在朋友圈晒自拍,绿茶;
和男生一起“哈哈哈”,绿茶……
 
现在,就连和异性一起打篮球时没扎头发,都能被列入年度绿茶行为。
 
不扎头发 = 心思不纯 = 想勾引别人男友,有这样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
 
 
 
觉得有些好笑。
 
2020年了,我们在生活中还是没能学会不带偏见地看世界。
 
总要靠细节上的“蛛丝马迹”,轻易地给出自己的判定:
 
“男生化妆,也太娘了吧!”
“混饭圈的人真的有脑子吗?”
“原来是女司机啊,难怪……”
“杨X萍那么成功有什么用,没有孩子人生还是不完整。”
……
 
偏见,像潮水一样裹住每个人。
 
前几日,网易新闻和小红书一起发起征集,想听见那些真实存在的关于“偏见”的故事,探讨该如何对抗它。
 
今天,《我们》带来了答案。
 
 
@百香玛德琳
 
“胸大无脑。”
 
这句话从中学时代一直伴随我到现在。
 
 
@周琪CJ
 
“你一个男生,怎么还怕黑呢”
“你一个男生,怎么还恐高啊?”
“你一个男生,怎么还怕蟑螂?”
“你一个男生,电灯泡都不会换?”
 
抱歉,没活成超人+贝爷的样子是我的错。
 
除了会飞之外,我就该把这俩人能干的事儿全对付了
 
 
@a九命一心
 
我看过最无语的一条评论是,双十一各位男士又要大出血了,败家娘们又开始了。
 
每当有人说“女性买东西,喜欢给全家买”,就有人反驳还不是花的男人的钱。
 
合着女性都没有挣钱,全靠男人养着呢。
 
 
@赵芝莹
 
“女生哪懂足球啊?”
“学生怎么还化妆?”
“别和女博士谈恋爱。”
 
我是个在读女博士,很喜欢足球。
 
 
@Tina
 
多大了还不结婚?
还不生娃?
……
 
这么喜欢多管闲事,你是亚里士多德的妹妹珍妮码士多么?
 
 
 
@怎么办呢
 
之前追求一个女孩,彼此很聊得来,一起出去玩时也很愉快。
 
但某天之后,她突然开始对我冷淡起来,后来干脆消息也不回。
 
旁敲侧击地去问了她室友,才知道她无意中发现我其实是山东人,觉得山东人都很“大男子主义”,于是我就进了“社交黑名单”。
 
我又做错了什么呢?
 
 
@花儿
 
放弃公务员的工作跑去创业时,最常听到的话就是“女孩子还是稳定一点好”。
 
现在我的画室已经开到了第三家。
 
只想对那些盯着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的人说——
 
顾好自己,少管别人。
 
 
 
@伟
 
在南方读大学,夏天太阳很晒,我有时会打伞。
 
几乎每一次都会被同学嘲笑不爷们。
 
“你一男的打什么伞,也太娘了吧。”
 
他们说。
 
 
@vivi呀
 
河南人。
 
不偷井盖不偷井盖不偷井盖。
 
重要的事说三遍。
           
 
@家里有只熊
 
我是武汉的,这里有热辣的夏天,和督促行人文明过马路的、嗓门极大的大爷大妈。
某天下班,十字路口等红灯。
 
我热得来回踱步,心里满是燥火。
 
这时背后的大妈叫了我一声:“诶,小伙子!”
 
我没理,心想我只是来回走而已,并不是要闯红灯,您看准了再教育好么?
 
大妈又叫了第二声、第三声。
 
我不耐烦了,回过头,不满的话都到嘴边了。
 
结果,我看到大妈指着用伞搭置的简易凉亭,说:小伙子,天气这么热,过来乘乘凉啊。
 
那一刻,我羞得无地自容。
 
 
@去冰无糖
 
最近我升职了。
 
鬼知道我有多少次在卫生间听到不同的人在“那么年轻,长得又不错……”
 
她们欲言又止,我却知道话里的意味深长。
 
无非是有背景、潜规则、太年轻担不了大任这一类的猜测罢了。
 
一起升职的男同事却得到了大家“实至名归”等等的夸奖。
 
凭什么?
       
 
@kevin
 
初中不小心忘记值日,班长替我背锅做完了。
 
班主任事后问起来,首先问我了一句:你是独生子女吧。
 
我愣了几秒,不知道他为什么问这个,然后回他:是。
 
“怪不得呢……”
 
 
@是风动
 
跟现在的室友隐瞒了自己单亲家庭的身份,只是为了不想让他们把我的个人缺点全归因于单亲家庭的标签上。
 
上了大学后才真的感觉到,我们单亲家庭的孩子会被区别对待。
 
 
@emma-
      
饭圈女孩,不是怪物。
 
不是所有人都会拿生活费打投、没理智地骂人。
 
打着爱豆名义到处挑事的,我们粉丝自己也嫌丢人。
 
 
 
@越前柠檬
 
没走过人家的路,就别轻易指教。
 
最开始决定换专业的时候,没人看好我。
 
身边的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放弃教育专业,去“不适合女孩”的土木工程专业。
 
一年过去,现在的我在认真为未来做规划,每天都过得充实无比。
 
很多时候人们对某个行业的偏见只是源于不了解。
 
可你不去尝试,就永远不会知道那条路并不像他们说的那么难走。
 
我知道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认可我的选择,但这是我的生活。
 
我只想用忠于自己的方式过好它。
 
 
@煌煌
 
我们市有条教育鄙视链。
 
如果不是在那几个“好学校”读书,就会被认为成绩差、人笨、素质低。
 
高中那会儿我因为家里变动,从普通中学转到了某个“好学校”。
 
现在我都记得有些同学像看土包子一样看我的眼神。
 
那个时候我努力融入却一次又一次被排斥,真的受伤很深。
              
 
@小熊猫君
 
我从小就胖,别人给我起的外号,都跟“胖”有关。
 
他们可能总觉得胖子都是暴饮暴食还不运动造成的。
 
但我是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吃了带有激素的药,才变成这个样子。
 
每次在外面被喊外号的时候,心里总会很难受。
 
想让他们别那么叫我,但谁会在意呢?
 
 
@咕咕黛
 
刚去研究所工作的时候,一次因为大意在计算上出了点错。
 
当天为了弥补过失忙到了很晚。
 
当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准备回家时,没想到连实验室的门都没出,就听到隔壁两位师兄在谈论——
 
“导师怎么能招女的来做这种工作呢……真的不适合……”
 
 
@大概是傻了吧
 
我从小就比较内向,也不是不善于社交,就是能不见人就尽量不去见人,可以的话,我宁愿一个人呆在家里安安静静看书。
 
但我妈坚持认为男生就应该要入世会social,所以必须要把我给培养成“男孩的样子”。
 
她会在亲戚朋友的婚宴寿宴前把我推荐过去当小主持人,不顾我的紧张,更不知道我因为必须要在一群人面前发言而恐慌到失眠……
 
现在我长大了,如她所愿变成了一个“外向”的人,但心里总是没有安全感。
 
等我以后有了孩子,不管内向还是外向,我都想以没有偏见的方法去抚养她/他。
 
 
@坚持的小木匠
 
每次我说喜欢木工,都会被嘲笑一下。
 
“居然还有人喜欢木工?你真的是90后吗?”
 
但我坚持了好几年,每天做完家务,就会练完木雕。
 
有时候会在小红书上po一些照片。
 
幸运的是我找到了很多和我一样,喜爱木工的年轻人。
 
我们不是异类,望周知。
       
 
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被告知“你应该这样”,仿佛人生,只有非常有限的标准答案。
 
但其实,每个个体都独一无二。
 
我们都有拒绝“被审视”,忠于真实自己的权利。
 
小红书用户@其寺Mar 曾在社区分享自己的故事:
 
因为脸上有雀斑,她一直是别人口中的“丑女孩”。
 
“你的脸有没有洗干净?”
 
“为什么你小小年纪,脸上就长这些东西?”
 
类似的话成了她心里的刺,好在她最终走了出来。
 
如今的她,可以自然地把这段经历说给社区的更多女孩听,让她们明白,每个女孩都可以打破偏见,自在地生活。
 
@钳钳妈阿曼达呀 也提到,当妈妈不意味着你就老了、就丑了,就没有追求美的自由了。
 
有了孩子之后,还是可以享受快乐,保持性感,还是能有梦想,为自己而活。
 
在小红书的社区里,你还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故事。
 
生活往往并不完美,但我们可以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相信的、期待的、热爱的。
 
不必迎合他人的目光,失去自己的色彩,而是勇敢地表达自我,活出喜欢的模样。
 
正如这支片子所表达的,我们不必等待一个毫无偏见的世界。
 
我们,可以将自己活成想要的样子。
 
不设限
不后退
不怕光芒耀眼
 
我们可以
我们一起
去创造一个我们想要的世界。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2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