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达华靠三级片走红,娶小 12 岁嫩模宠妻 23 年如一日

电影《岁月神偷》中有一句台词: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 讲的是生活坎坷、顺逆无常,一时难过、一时好过,但无论岁月多么诡谲,人生多么困顿,只要不放弃,总会有云开月明的那一天。 如今来看,这句话仿佛是主演任达华的人生写照。 今年金鹰奖颁奖典礼,任达华凭借《澳门人家》一举摘得 " 视帝 " 头衔。 他也是首个拿下金鹰视帝的香港男演员。  
聚光灯下,手握奖杯的任达华容光焕发。   只是这一刻的荣光对他来说,显得太过于姗姗来迟。65 载岁月,42 年演员路,200 多部作品,这仅仅是他第一个视帝。 就连影帝的名号,也是 55 岁那年才收入囊中。  
一直以来,任达华在大家的心中都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虽耳熟能详但很少提及。   然而,真正的光彩从来不会被掩盖,努力的付出一定会得到命运的犒赏。 从配角到主演、从龙套到影帝,任达华穷尽毕生诠释了:只要努力,人生最糟糕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坊间传闻,在香港电影圈,有两个人是黑社会都不敢惹的,一个是成龙,一个是任达华。   成龙的原因不必多说,任达华则是因为有一个曾任港府警务处副处长的哥哥任达荣。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娱乐圈被黑社会所控制,无数大牌明星都被逼迫去陪酒、拍戏,只有任达华从来没有牵连其中。   这不免让外界对他的背景更多的猜测,以至于有消息称他是黑白两道通吃的大佬。 当然了,传闻毕竟是传闻,难免会有夸大其词的成分。 任达华曾明确表示,有过被迫去拍不想拍的戏的经历,还被拖欠片酬;哥哥确实是一名高级警察,只不过没有动用这层背景的庇护。 其实不只是他哥哥,其父也是一名警察,曾在水警任职,只是在任达华 11 岁那年因公殉职。  
父亲离开后,哥哥决心继承衣钵,成为一名警察,进入警界脚踏实地的晋升。   任达华原本也立志追随先父的脚步,但最终放弃了。 他不是没有穿上警服的勇气,而是因为太想摆脱贫穷。 父亲去世之前,任达华一家五口挤在警察宿舍生活,条件十分拮据;父亲去世后,更是一落千丈,全靠母亲一人打零工苦苦支撑。 年幼的任达华,早早尝到了生活的苦。他意识到,当警察是改变不了困境的,需要能赚大钱的工作。  
恰逢有一天他看到一条招模特的广告,不仅报名被成功选中,还得到了 200 元的报酬。   这阴差阳错般的经历,让他萌生出从艺的想法:" 我觉得当警察,我不如拍多点广告。" 于是乎,1974 年,19 岁的任达华以模特身份报考无线艺人培训班,演艺之路就此拉开帷幕。  
每一个到娱乐圈闯荡的人,都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功名利禄加身,只是真正能如愿以偿的人,往往寥寥无几。   初入娱乐圈时,任达华虽满怀抱负,但是现实屡屡给他当头一棒。 由于长相不够出众,他只能接到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角色,要么在武侠片中跑龙套,要么就是一些讨人厌的反派形象。 反观他的同学周润发,成为了香港的名片;吴孟达,是配角中的王者;就连后辈梁朝伟也一步步崭露头角。 那时的任达华,在群星璀璨的演艺界,犹如尘埃一般微不足道。  
到了 90 年代,香港开始实行电影分级制度,三级片如雨后春笋一般盛行开来。   模特出身的任达华,凭借着强壮有型的身材,得到了许多导演的青睐。 为了能继续在娱乐圈寻求到一席立足之地,他只能选择转战三级片。 邱淑贞、温碧霞、叶玉卿、舒淇 ...... 他所合作过的女星都是让人欲罢不能的尤物。  
能和具有迷人风姿的女星拍摄大尺度的影片,自然让观众看得心生艳羡。   只是,外人觉得任达华能有多享受,他实际上就有多痛苦。 一是因为,拍三级片有悖于父亲对他的教导 " 做人要正直,不可有歪念 "。 二是因为,在拍戏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减少和女演员的肢体接触,他都会用胳膊撑在床上,长此以往下去患上了腰肌劳损。 日后回想起这段风花雪月的时光,他悠悠地说道: " 那个时候,有些电影不想拍,但是也要拍,心里很难过。"  
诚然,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让任达华备受折磨,但他也因绅士的作风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而且即便是三级片,也是需要演技的,观众希望看到的是投入情感的演绎,而非机械化的动作。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忘记提升自己,而是用尽一切机会寻求演技的长进。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 没有年轻时的磨练,锻炼好基本功,怎么会让自己演技好起来呢?"  
时代在发展,岁月在更替,再红火的题材也逃不过过时的那一天。   后来三级片市场江河日下,取而代之的惊心动魄的警匪片,又让任达华看到了新的希望。 毕竟他是警察世家出身,整个成长过程中备受身为警察的父亲和哥哥熏陶,如何塑造一名警察,他再熟悉不过。 于是他在银屏中穿上了现实中未能穿上的警服,在警匪片的热潮中共计出演了上百次警察。 其中最突出的,也是最经典的,当属 2003 年上映的《PTU》。  
在这部电影中,任达华的台词总共不超 200 字,因此他的表演体现在细节中。   他所饰演的何展文兼具警察的正义和黑帮的暴力,通过亦正亦邪的演绎,刻画了角色复杂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故事悬疑、迷惑的基调。 而且在影片的续集中,他还融入了在生活中的经历。 比如有一段用火柴燃料涂在皮靴上,点着后再用毛巾擦拭的即兴表演,就是他童年经历的复刻: " 演戏不是我的天赋,我需要用百分之一百的努力来做,幸好我懂得观察,我是在观察中学习表演的。"  
这般深入人心的表演,自然不会缺少褒奖。   在第二年举行的第 9 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中,任达华获得最佳男主角奖,这是他从业 30 年来,获得的第一座奖杯。 只可惜在金像奖的评选中,他遗憾败北。 虽然和金像影帝擦肩而过,未免显得有些遗憾,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大众的赞许。 往后几年,他用更加投入的状态和更为拼命的精神向金像影帝进发—— 拍摄《文雀》,为了饰演好小偷,他特意学习了嘴含刀片,拍戏时嘴里的刀片都是真的;  
拍摄《天水围的夜与雾》,他深入体验居民的生活,一起聊天、吃饭;    
拍摄《岁月神偷》,他专门跑去鞋铺学做鞋,故意让自己在做鞋时驼着背、弯着腰,只为让表演更加真实。    
他知道自己并非天才,所以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努力也许不会换来想要的结果,但不努力就永远不会有结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部部戏的历练中,他的演技变得愈发收放自如。 最终在 2010 年,在 55 岁那一年,他凭借《岁月神偷》加冕金像影帝。 摸爬滚打半生,从来没有被正视的他,在那一刻身上终于被落日的余晖所照耀。  
从龙套到三级片,从反派到警察,在 35 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在一步一个脚印前行。   虽然他走得很慢,但不曾退缩过,每一步都沉稳踏实。 《岁月神偷》里讲到:在变幻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是最大的小偷。 岁月这个小偷,偷走了任达华的青春,但也让他缔造了大器晚成的绚丽篇章。  
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一次次和命运抗衡 ......   在几经失败后,任达华实现了逆风翻盘,晋升为意气风发的影帝。 但其实在他的心中,最感到骄傲的时刻并不是站在领奖台上,而是成为 " 琦琦的丈夫 "。 不同于演艺道路的几经曲折,任达华的感情之路走得格外顺畅。 时间回到上世纪 90 年代,任达华还只是个忙着拍戏的愣头青,偶然之间在杂志上看到了琦琦的照片,忍不住怦然心动。  
后来他又了解到琦琦比自己年轻 12 岁,是一名模特、家境优渥,在一次偶然相遇后,便发起了猛烈地追求。   当时琦琦有很多追求者,都是纨袴子弟,可以说任达华毫无优势,结果他硬生生地靠着一腔真心和无微不至地呵护打动了琦琦的芳心。 在和琦琦交往后,他也从不干涉对方的隐私,给足了自由和私人空间。 还特意去银行开了一个账户,把自己的钱存了进去,让琦琦可以随便花。 " 我也有钱,我为什么要用你的?" " 你是个女孩子,你自己赚的你存着,要用用我的。" 这份无可比拟的真心,让琦琦彻底融化了,最终他们在 1997 年迈入婚姻的殿堂。  
结婚之后,任达华对琦琦仍是一如既往地呵护和疼爱。   每次参加活动,都会带着琦琦一同出席,每次接受采访,都不吝啬表达对琦琦的爱。 拍戏间歇也要想着给老婆带礼物、一工作完第一时间赶回家 …… 铁汉柔情不过如此了。 任达华甚至还给自己制定了一套 " 三从四得 " 的宠妻规则: 三从:从不让太太煮饭、从不让太太拖地、从不让太太洗衣服; 四得: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刷卡要舍得、太太生气要忍得、太太发脾气要哄得。  
结婚至今已有 23 年,身处灯红酒绿的娱乐圈中,任达华却从来没有绯闻产生,他因此被奉为 " 好男人 " 的模板。   仿佛他和琦琦始终都在热恋着,23 年如一日。 任达华做出了一个男人最深情的诠释:人间纵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情之所钟。 这对夫妻让我们看到了爱情最好的样子: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近几年,由于接连出演《破冰行动》、《我和我的祖国》等高口碑的作品,并奉献了精彩的表演,任达华在大众心目中留下的烙印更深了。   在经历了港片衰亡、众星退隐后,那一代的香港大佬似乎只剩他一直活跃在银屏上。 更难能可贵的是,哪怕到了 65 岁的年纪,他还在努力超越过去的自己。  
从任达华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人的敬畏心,那份对表演的执着,让人为之动容。   更看到了一个人的责任心,那份对自己的要求、对妻子的感情,让人心生佩服。 还记得在颁奖典礼上,他说出过这样的感言:" 做人最重要自强不息,才可以美梦成真。" 深以为然。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生活从来都是一波三折的,但正因此,我们才应该不屈不挠。 圆梦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向前走,总会走到该到的地方。 天道酬勤,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不妨想想任达华用了 35 年的时间才得以圆满。 人生总是如此: 只要不肯放弃,梦想总会被眷顾;只要足够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2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