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穿衣服的地方,必须高大上

过了个十一,天气就突然间变冷了。不过我说的是北方大部分地区,南方人民目前应该还没有这种感受。
 
这么冷的天儿,如果能泡个澡,想必是极好的。中国人说到泡澡,第一时间想起的肯定是东北的大澡堂子。对此大家应该了解的够多了,我就不废话了。不过今天我们还是聊泡澡,但不聊国内的,我们一起见识一下日本的大澡堂子。
泡澡洗浴这件事,对日本人的生活至关重要
油屋:拼出来的澡堂
如果你对日本的澡堂没啥概念,那你可以回忆一下《千与千寻》中的画面——神域街区里最气派的建筑,就是名为“油屋”的澡堂会馆。
《千与千寻》中的油屋
那是一栋日本古典风格浓郁的堡垒式宫殿,独自坐落于街道尽头的小桥对岸。再看现实中的江户东京建筑园,街道尽头处也是一座古香古色的豪华澡堂“子宝汤”。
 
没错,《千与千寻》创作组承认,影片的布景格局,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江户东京建筑园。
子宝汤
然而与影片中的油屋相比,子宝汤过于低矮素雅。据宫崎骏老师透露,建筑外观的灵感,更多来源于另一座澡堂——爱媛县松山市的“道后温泉”。
 
道后温泉是日本“三大古泉”之一,其浴场始建于1894 年,是三层木结构建筑,曾吸引无数名人到访,包括昭和天皇。
道后温泉,这是日本天皇唯一泡过的公共澡堂
不过,人家天皇用的是独立专享空间,连贴身护卫都有专门的“武者隐藏间”。
 
So,我们凡人就别想了......
 
道后温泉面向公众的服务分两档:“神之汤”与“灵之汤”,后者的价格约是前者的3倍,洗浴用水都一样,差别在于汤池大小,以及休息室、浴衣、茶点等附加服务。类似的经营方法,正是日本洗浴行业的传统。《千与千寻》里“诸神”到油屋泡澡,消费服务概莫能外。
组团泡澡的可达鸭状神明
“草药汤”:喝不如洗
《千与千寻》里,爹妈错吃了神明的食物变成猪,千寻走投无路在澡堂当起了服务员。第一次进油屋,她走的是底层锅炉房。
 
锅炉房里四壁满是木抽屉,从地面一直排天花板。
影片锅炉房里装药材的“多屉柜”
看到这画面,中国人民通常都会想到咱们的中药铺,更何况那些抽屉里,装的正是“药浴”用的各色“草药”。
 
不过日本观众可不一定能想起药铺。听日本朋友说,日本也有特色传统医药,但不如中医、中药那么发达、成体系,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人爱洗澡!洗澡除了讲卫生少生病,还能用于治病。比如感冒发烧,日本人从来都是“泡个澡就好了”,尽量不吃药。在医疗技术发达的今天,大部分人依然有这个习惯。
“泡个澡就好了”
图片来自:《银魂》
总之朋友印象中,现在日本街头基本看不到满是抽屉的传统药铺,倒是有家文具店长成那样——就在江户东京建筑园、子宝汤那条街上的“武居三省堂”。
武居三省堂
这家店创立于明治初期,做书法用品的批发生意,专门设计了这种铺满整面墙的“多屉柜”来分类存货。宫崎骏导演非常喜爱这间小店,于是就把它“搬”进了油屋的锅炉房。
 
不过要说真实的日本澡堂里,高档的也会有药浴。但药浴的功能主流还是养生保健,而非专治某种病,更不可能现场开方配药。所谓洗澡治病是种观念和习惯,无需精准地对症下药。
不穿衣服的地方,必须高大上
千寻从底层锅炉房前往顶层办公室,途经厅堂、浴场、休息室,以及各路电梯门廊,只见油屋内部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档次绝不亚于皇宫王府和五星级酒店。
 
何以见得?要知道创作组设计油屋内部,主要参考的两个原型,就是京都“二条城”和东京“目黑雅叙园”。
《千与千寻》中,金碧辉煌的油屋内部
1603年,德川家康将幕府设在江户(今东京),开启了江户时代。同时在被架空的天皇所在的京都,也建了一座行辕,就是二条城。
二条城
这座行辕是幕府权力的象征,规格自然堪比皇宫。影片中油屋的“障屏画”(日式建筑中障子、屏风、拉门上的绘画)、 “格天井”均取材自二条城——那画里的大面积黄色背景和格中纹饰,可都是用金箔贴出来的!
二条城里贴金箔的“格天井”
目黑雅叙园,则是一个始建于1928年的豪华酒店,号称“昭和龙宫城”,东京最高端的婚礼都会选择在此举行。动画里油屋的柱间额枋彩画,以及“昭和风格”的灯具,都是效法了这家酒店。
 
影片中的神域只是个破败小镇,而核心位置的澡堂却如皇宫、大教堂般巍峨奢华。
 
这说明什么?说明泡澡是至高无上的!
二条城大广厅内,用蜡像还原了末代德川幕府将军“大政奉还”(将政权归还天皇)的场景。厅内障屏画主题是青松,大面积的黄色背景均由金箔贴成。
宁可不吃饭,不能不洗澡
沐浴在日本,除了清洁身体、治疗疾病等实用功能之外,还深入到了信仰层面,具有神圣的精神意义。
 
日本列岛水资源相当丰富,由于地处火山地震带,温泉尤其多。据日本最古老的文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人们看到熊、鹿、猴等动物将受伤的肢体浸入温泉很快就痊愈,从而感知到水的神力。
请欣赏日本猕猴组团泡温泉
看着就爽!!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在日本神道教信仰中,入水沐浴不但能清洗身体,也能洁净灵魂,将疾病连同罪孽一并祛除。日本神话里的创世大神伊耶那岐,从黄泉回到人间要进行“修禊”仪式——在河中洗浴,除去罪孽。
 
故此自古以来,大和民族不仅日常酷爱洗澡,各路民俗节日庆典中,更有许多沐浴相关的仪式。
江户时代画家歌川芳几的浮世绘《竞细腰雪柳风吕》,展现了当时的浴场结构。洗澡区的米糠投放处、广告墙,以及为阻挡蒸汽外泄而设计的低矮入口,如今已经没有了。
古时候,日本人洗澡要么在江河湖池里浸浴,要么在家自己洗,温泉大多是贵胄专享,并没有类似古罗马那种兼顾社交娱乐的公共浴场。
 
大家一起享受泡澡这个传统,是从13、14世纪开始的。当时国民经济困难,烧热水洗澡成本很高,所以寺院就开设免费浴室,作为一种布施,借以宣扬佛法。
 
群众对此无比热爱,尤其冬日里“众生同浴”,那肯定比在家里自己孤独地洗澡要暖和多了。
葛饰北斋-混浴
到了江户时代,东京地区集结了大量人口聚居,许多市民没条件洗澡,收费的公共浴池——“钱汤”应运而生,迅速风行开来。到后来几乎每条街都至少有一所“汤屋”。
 
钱汤里三教九流汇聚,茶水、点心、外卖、按摩等多种服务一应俱全,市民们一边泡澡,一边聊天,无比享受,越来越感到这种时光不可或缺,所以日本有句俗话说:“宁可不吃饭,不可不泡澡。”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2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