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三招”化解基层特种设备监管难题

    武昌区市场监管人员检查辖区特种设备。
  基层人员少,对特种设备业务不熟、专业知识不足,怎么监管特种设备?武昌区“三招”破解这道难题:直面痛点、角色转换、制作特种设备规范文书模板简化基层监管“表格压力”。 9月17日,武昌区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又来到中南市场监管所,与所里工作人员一起联合检查辖区特种设备。 直面痛点 基层监管人员不断学习 原工商、质监、食药等部门合并成市场监管局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工作,也顺应机构改革的大势,将工作触角延伸至基层各市场监管所。 “一方面基层所里人员少力量不够,另一方面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需要一定专业知识。”武昌区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温龙君说,如何解决好监管中这一突出问题,对市场监管所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知识培训,全面提升基层人员的监管能力是推动监管力量下沉的当务之急。 特种设备分为“承压类和机电类”两大类,其中“机电类”设备以电梯较为常见,与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武昌区13个基层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身兼多“责”,但大家都没有回避推脱。 中南路市场监管所四级主任科员黄晓红,是原工商系统工作人员,在机构改革后,她具体负责中南路街辖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 “对我来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是全新的知识,我必须要学习,还要与业务科室沟通交流。”黄晓红说,收到电梯投诉,第一时间要和投诉人沟通,详细了解投诉人反映的诉求,并在规定时间到现场开展安全检查,通过试乘电梯了解电梯实际运行状态、检查电梯轿厢内紧急报警装置、查看故障记录、电梯急修记录等,并重点对投诉人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核实,电梯确实存在严重隐患时,立即现场办公,督促使用单位和电梯维保单位拿出整改方案解决电梯问题。 角色转换 特种设备监管设立缓冲期 为了减轻基层站所工作人员压力,武昌区市场监管局还设立缓冲期,开展“角色互换”。 从今年5月至年底,局机关承担起特种设备监管的主责,全年承压类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以局机关为主。一是开始对13个市场监管所全面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培训,系统培训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理论知识和帮助熟悉监管的特种设备基本部件,培训考试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证;二是13个市场监管所全程参与局机关特种设备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现场学习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方法和步骤、现场监督检查法律文书的出具等知识,“面对面、手把手”地进行传帮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快速提升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技能。 从明年开始角色转换,由各基层所承担特种设备监管的主责,局机关则全方位业务指导。 规范文书 缓解基层监管“表格压力” 从监管入门,到检查,到法律文书开具,武昌区一直积极探索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新模式,有条不紊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 针对具体监管措施,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出特种设备监管的标准文书模板。基层站所在监管时,据此逐一对照填写,避免了繁琐的文书填写,各种记录完整、清晰、简洁、一目了然。 根据特种设备相关标准文书模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记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今年,辖区13个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仔细对照这些特种设备标准文书模板,对一批批超期未检和检验不合格特种设备安全隐患,迅速下达相关文书,督促整改特种设备安全隐患。 今年初,受疫情影响,辖区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被延误,一时间,累积了3个多月的几百台电梯全部超期。13个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逐家上门核查,利用特种设备标准文书模板,快速下达法律文书,第一时间向企业宣传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并积极协调企业在复工复产和设备报检中遇到的困难,避免了设备超期未检造成的潜在安全隐患。 “三招”帮助武昌区对特种设备的有效安全监管。据了解,武昌区从原来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量下沉前,每年检查200余家,到现在增加至每年检查1000家以上。电梯等特种设备投诉量也逐年减少,从原来最高峰1059起,下降至去年的662起。特种设备发现和整改严重安全隐患数量,也呈明显下降趋势,去年发现和整改严重安全隐患839起,较高峰期下降38%,全年隐患整改率一直保持100%,连续多年保持特种设备零事故。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2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