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活得心里有点底,还真得应该有个房子

2000年五一假期,家人出差,我一个人开着个破富康,在郊区转悠。

为什么在郊区转悠呢?因为我想买个房子。其实,我当时是有房子住的。我在东北三环外有个一居室住,是父母单位的公房,改革后用工龄折算,又交了点钱,成了已购公房,就是自家的了。居有其所,很多人都羡慕。但是我觉得,小房子已经装不下自己了。我的书塞满了客厅的书柜,并且已经从书柜蔓延到了卧室,可以说到处都是书,家里来了客人,就转不开身,我只能在客厅打地铺。厕所比较糟糕,还是蹲坑,楼上漏水,墙壁上满是水渍,我自己这儿也漏水,楼下邻居不知道上门找了多少次……总之,小房子越来越像个窝,而不像个住的地方。

zX907.WUHANewS.cN

春天里,身边有几个朋友先后买了房。去他们的新家做客,越发感觉自己的房子有点住不下去。有一次我开车去郊区办事,回来的路上,正好路过顺义的某某花园,隔着路边的铁栅栏,看着花园里面灯火明亮,男男女女在啤酒花园,悠闲地坐着,好高级啊,心中顿生不平。里面的位子,应该有我一个吧?

4月份,北京在办春季房展,报纸上也都是楼盘的广告。记得一则广告相当震撼,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孩,在落地玻璃窗前坐着,窗外是大片的草坪,标题是“王太生前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还以为王太去世了,仔细一看小字,才知道意思是王太生孩子前的愿望实现了,那个女人就是王太。房地产广告向来唬人。

我去了两个房展会,里面人山人海,和现在差不多,大家都急赤白脸地问售楼员各种问题,有的甚至要交定金,乱糟糟的。我想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判定买什么房子呢?就不说话,只管要楼书,一摞一摞往后备箱里放,两个展会,后备箱几乎满了。回到自己的小一居,盘腿坐在地上开始挑。怎么挑呢?先筛选价格。我算了一下,我贷款也就买得起一平米三千以下的,于是把三千以上的全扔一边。被我扔掉的包括望京的楼盘,因为那时候望京卖四五千元,简直是天价,我觉得不能抬这个轿子。

接下来,我进行第二次筛选,把方向不对的摘出去。比如,我不喜欢南边和西边的房子,它们也就全落选了。留下的是北边和东边的,我决定先看北边的。这么筛了几轮,剩下的符合要求的楼书,也就那么四五份了。这就是我五一的计划。我还不知道这个学名叫“踩盘”,我一直说,要去“踩点”,跟做贼似的。

首选方向,当然是顺义那个花园楼盘……旁边。那个花园楼盘的价格我查了,根本就别想,四千多呢,买不了。但它旁边有一个新开的盘,才两千六七一平米。售楼员带着我在里面转悠,一间一间打开房门。新房子都让人欢喜,我甚至能感觉到内心在颤抖,不停地在盘算哪间当卧室,哪间当书房,哪里放电视什么的。后来我才知道,这么激动是错的,应该考虑的是这里的交通、教育、医疗、物业什么什么的。但当时,哪有什么周边啊,全是村儿。

我几乎就要交钱买房了,最后一刻还是停了手。因为我不能头一家就拍钱啊,慢慢看嘛。而且,我还有一个奇怪的想法,我住在一个高大上的社区……旁边,以后会不会自卑?我要有小孩了,小孩和那个小区的孩子一起上学,会不会自卑?想了想,我还是去一个不挨着有钱人的楼盘吧。

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我开车继续转悠,从顺义晃悠进了昌平。去了昌平,当然要去看看那个著名的经济适用房小区了,才2450元一平米,是最便宜的了。可进了售楼处一看,全是人,一个售楼员要对付四五张嘴。好不容易等来一个售楼员,张嘴就说:“只剩两套300平米的了,你要不要?你看那边那个阿姨,已经在打电话了,马上就买。”

我小心地问了一句:“能看户型图吗?”回答是“没有”;又问:“那能去工地看一眼吗?”回答是“不行”。我心里就诧异了,买这么大个东西,你都不让我看一眼长什么样怎么行?这也太牛了吧?我最后问了一句:“那么,能贷多少款呢?”我觉得这是底线了,我总得知道钱够不够吧?

售楼员回答:“贷款的事,你去隔壁银行问吧。”

银行的回答更让人气恼:“你交定金了吗?没交定金我们一律不回答。”

我气哼哼地坐回车里,心说我还真不能买了。这什么态度啊?明明我是花钱的嘛,怎么还被歧视了。

我开着车继续转,准备再往北走走。走过几个路口,饿了,就找了个小饭馆吃午饭。吃完出来,阳光明媚,道路边的窜天杨抖着浓密的树叶哗啦啦作响,一派京郊大地的美好风光。我抬眼看树叶子,看到头顶横跨道路的一个铁质的“牌楼”,上面写着“某某花园”,繁体字,落款是“康熙”。

这一眼,真是改变命运的一眼。

这个楼盘压根就没楼书,它也没有参加房展。我完全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情,开车走过那条破烂却又浓荫密布的马路,走过各式小饭馆、洗车房、残垣断壁和农田,我甚至看到路边还有个小庙。这一切,都有一种破败却又新鲜的感觉。

带我看楼的售楼员,我至今都记得她叫李季,是个高个子姑娘。她说这个小区基本上卖完了,现在还剩下几个户型(后来我才知道,开发商会藏起一些好房子,等到收尾的时候卖个好价钱。我有朋友买得比我还晚,却买到一个十分个性的户型)。

她带我进到毛坯房里,扑面而来的水泥和胶水的气味,居然让我觉得十分受用。我走到落地玻璃窗前,窗外不是绿地,而是一望无际的农田,视野能达到十多公里,能看见刚才我去过的经济适用楼盘。天上有鹰半悬着,李季说是在找地里的兔子。远处一片水洼,还有一些看不太清楚的长腿大鸟在喝水。

我一下子被这房子给征服了,决定回家商量一下就来付款。李季说看我是一个人来买房的,压根就没报什么希望,他们的经验,一个人看房基本属于起哄,带着家人来才算真买房的。

李季给了我一张光盘,一打开,就是以王思懿为代表的一干明星在说房子的好。李季说,王思懿在这里买了,还有小柯、刘欢、莫言、刘震云……某某外企一口气买了好多套给员工当宿舍,院子里还有班车,直达国贸。瞧,这里有多么高大上的邻居啊。

一平米两千九。之后的一星期,我和家人开着破富康,一家家银行取钱(那时候没有银行卡,银行储蓄所也不联通,哪里存的钱就要到哪里去取),终于凑够了首付。付款那天,我提着个大纸袋,里面放着现金,在指定银行窗口前排队。在我前面,有拎着网兜的,有拖着行李箱的,都是现金。

贷款额度五十多万,二十年还清。搁在现在,完全不算什么,但当时,对人们来说可是巨款了。李季说:“哎呀,二十年哎,那时候会成什么样子。”

zX907.WUHANewS.cN

现在快二十年过去了,贷款还清了,房子也卖了,回头想想,还亏得买了那房子。上班、写字,这些赚来的钱也只够温饱,要没这房子撑着,这辈子可能什么都没落下。其实,当时看楼书踩点什么的,都是多余,买什么楼不重要,关键是买,买了就是对的。人要活得心里有点底,还真得有个房子。

2000年前后,商品房刚兴起来,北京的房价,两千到四千多,破五千的似乎都没有。那阵买房子的人,现在都接近千万家产了,算是赶上了这拨儿。不过也是有代价的。比如我,买房后彻底抽立了,连装修买电器的钱都没有,最后还是和亲戚朋友借的钱。再往后,有一阵子失业,全靠稿费生活,每月两千多的还贷就成了问题,一个劲儿地死撑。有一次还完房贷,兜里只剩下七块钱现金和一张二百块钱的稿费单,想取稿费吃个午饭,银行还午休,七块钱吃啥啊?都没吃饱。当时觉得自己太好笑了,开着个车,有个房子,说自己穷,谁信啊。

zX907.WUHANewS.cN

过年的时候,同学一块吃饭,之后去唱歌,我说我身上可真没钱,你们得替我把那份钱出了。再往后,就不太愿意出门了,聚会不想去,电影不想看,旅游什么的就更别提了,最长一次,一个星期没下楼,一个月没出小区,在家闷着写稿上网,天天熬粥喝,还把自己喝胖了。这种日子过了好几年,才慢慢缓过来。

缓过来也是相对的。日子能过下去了,但家里的现金流还是太少,总是超不过十万块,干什么什么不够。有阵子父亲生病住院,登时起了把房子卖掉的心,找中介挂房子,但赶上调控了,愣是没卖掉。

后来和一个研究投资的朋友聊天,他说我的资产配备太不合理,得让资产流动起来。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想起我那些同时买房的哥们儿,这些年买了卖,卖了又买,乐此不疲,房子是越住越大,车也常换常新,世界各地都转悠了。就我没动这根弦,这哪行啊?

于是我还是把房子卖了,又买了别的房子,接着贷款,这样手头现金流大了,就算一两年没收入也扛得住。那是2012年的事情。当然,后来房产调控越来越严,折腾的成本与风险也越来越高,有时候总叹息,醒悟得晚了。我辈文人,本来以为房子是住的,没想到还能炒,刚想炒一下,房子又回归住了,不赶趟儿。

当年买房,并没有想到以后靠它发财,纯属出于对高尚生活的向往,可能还有些虚荣心。就此付出代价,当然也必须承认占了大便宜。今后呢,我也想好了,我把我的房子出租,拿到租金,自己也租房住,哪个小区环境好,我就租哪里,我轮着住,可以把很多好地方都住到。这么下去,等到老了,把房子一卖,找个安居之所,或者干脆滚向养老院,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所幸,这么多年,有吃鸡的日子也有喝粥的日子,但银行贷款没晚还过,为此,银行还减过我一次贷款利息,作为守信用的褒奖。这个是我的优点。

zX907.WUHANewS.cN

至于那个有啤酒花园的小区,现在已经破旧了,和它边上那个便宜的小区,看不出什么差别来,二手房价格也差不了多少。新的高档社区依旧买不起,也已经不打算再为此努力了。我觉得日子过到这个份上,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比如看书写字交朋友,有机会出去逛逛,很好。这是当年赶上机遇,误打误撞加辛苦扛过来的、应得的成果。当然,没赶上那个年代的人,也不用抱怨,机会总还是有的,一拨儿一拨儿的,总有活得好的,也总有比自己活得更好的,羡慕嫉妒恨都算不得出路,还得冷静下来往前看,说不定捡个大红包,也是有可能的。

640.webp.jpg

zX907.WUHANewS.cN

这要一分为二的说,对具有人口增量的中心城市而言,房价永远在涨的路上,即使遇到强调控,也只是歇歇脚,然后继续涨,所以在中心城市生活的人群,买房最好的时机就是当下,不要犹豫。有句话说得好,迟买房一年,多工作十年,就是中心城市房价最好的写照。

其次是位于中心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它们充分享受着中心城市的外溢资源,经济、人口都发展得非常好。未来的潜力点是城市圈化,它们将通过轨道交通与中心城市形成一体化,因此这类城市的房价也是长期看涨,如东莞、惠州、中山、佛山、珠海、廊坊、南通、嘉兴。在这类城市买房也是早买早好。

还有一类就是如徐州、泉州这类,虽不在中心城市周边但自身经济发展好。而且像徐州,凭着自己努力,虽然没有省会之名,却有省会之实,高铁站规模都是省会的标配。

以上说到的这三类城市买房需趁早。

其他三四线城市,尤其是那些人口流失的三四线城市,房价有下行风险,买房不用着急,当然如果是刚需,买也无妨,反正是用来住的。

如果你经常关心国家规划,就会发现凡是国家大的规划,如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级新区,高铁枢纽、航空港经济区,等等一系列政策利好基本上都是给了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其他城市也有,如雄安,但这种机遇百年难寻。新中国成立68年,也就深圳、雄安这两个特例。大多数三四线城市与省会城市、中心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远。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