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献院落里的美好生活 泰禾院子系秉承新中式复兴中国风

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院子梦,诗意栖居,有天、有地、有庭院。

  中国人之所以把“家”叫“家庭”,就是因为有家必有庭,“无墙不成院,无围合不藏气”。在中国,不但是皇族贵戚喜爱园林、院子,建造了颐和园、恭王府这样的经典园林,在民间,士农工商、文人墨客也无不对院子充满了归宿般的寄托。

  中国古典诗词里随处可见对于院子的生活记忆。不论是白居易的“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还是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或是苏轼的“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于院落天地的向往。

IMG_2561.png

  院子里更有着深刻的民族记忆。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对庭院的诠释,正是中国人对于院子文脉最深刻的烙印:

  “这个庭院,不知怎么撞到了我心灵深处连自己也不知道的某个层面。这层面好像并不是在我有生之年培植起来的,而要早得多。如果真有前世,那我一定来过这里,住过很久。我隐隐约约地感觉找到自己了。”

IMG_2572.png

  如今,经历了“欧风美雨”的吹拂之后,人们对  院子情节也更加浓厚起来。中国的住宅,不再遍地都是罗马小镇、加州水岸、托斯卡纳,不再随处可见古堡、喷泉、庄园;坊巷宅门、抄手游廊、深深庭院的。

news907.WuhanEWs。cn

  无论身处于何处,更多都市人都希望能有一方天地,在院子里,偷得浮生半日闲。如林语堂说:

news907.WuhanEWs。cn

  “宅中有院,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阅。不亦快哉!”

归根结底,中国人对院子的喜爱,就是源于心中那一份对居住文化认祖归宗的本源情结。宅门、院落、坊巷,,用16城28院,  

  南京是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秦淮河西颜料坊、牛市街一带,更是六朝古都最早的繁华商住区,自古为“将相之雅居”。无数中国人至今还对金陵的繁盛心存向往,泰禾南京院子择址于此,在福州,福州院子择址被誉为“帝师之乡”的螺洲古镇,融合了福州三坊七巷之精华,创新规划“一台四坊二十七巷”格局,坊巷蜿蜒延伸,庭院深深隐于其中,似一幅泼墨山水。为契合福州的汤泉文化,福州院子引入螺洲古镇原脉温泉,实现院院私汤入户,让汤泉的养生享受成为随时可拥有的惬意时光。

穿过坊巷,进到宅门,在泰禾的院子里,或是雨打芭蕉,烛照海棠,或是月下独酌,醉卧芍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3.png

IMG_258

news907.WuhanEWs。cn

  冯唐说,要有个大点儿的院子。有树,最好是果树或者花树或者又开花又结果。“每年花树开花那几天,在树下支张桌子,摆简单的酒菜,开顺口的酒,看繁花在风里、在暮色里、在月光里动,也值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