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风沙中的千年敦煌 成为下一个消失的楼兰

这里曾是千里荒漠中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绿洲,盛产核桃、葡萄、石榴、蚕豆,瓜果飘香,“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汉书·地理志》),居民安居乐业,自给自足;

  这里曾是洋气的“国际大都市”,丝路商队、修行僧侣、镇守将士、异族游客……各色人等络绎不绝,旅人在此歇脚,货物由此中转;   这里曾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中心地带,胡琴悠扬、羌笛声声;佛教由此传入中国,落地生根,是“佛教艺术宝库”;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传播,成为了“中世纪的百科全书”。  
敦煌的壁画,描绘了丝绸之路千年前的繁华。/图虫创意   然而,谁也不会将这样繁华热闹、熙来攘往的景象,与如今黄沙漫天、神秘苍凉的敦煌联系起来,但这的的确确是千年前的敦煌曾经拥有的盛世光景。   现如今,土地沙化、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严重匮乏,严峻的生态危机,成了敦煌文化遗产的最大威胁,敦煌的光芒愈发黯淡。
风沙中的千年敦煌,生态岌岌可危   敦煌,原本是不缺水的,汉唐时期的疏勒河、党河古道船来船往,货运极其繁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为追求经济效益,在疏勒河、党河上游相继建了昌马水库、双塔水库和党河水库,这给敦煌绿洲的生态环境以致命一击,地表水再也难以到达哈拉诺尔和西湖湿地。从此,哈拉诺尔彻底干涸,湖底裸露,严重沙化。  
从空中俯瞰,敦煌就像沙漠中一个孤立无援的小绿洲。/图虫创意   再加上玉门油田开发,以及修建南疆公路时,大面积砍伐胡杨林做建材,当地百姓还砍伐胡杨当柴烧,敦煌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沙化情况日益严峻。   敦煌往西,是被沙漠吞没的古城楼兰,再往西,是人迹罕至的“死亡之海”罗布泊。如果敦煌的生态问题无法尽快得到解决,敦煌成为下一个楼兰或罗布泊,绝不是危言耸听。   莫高窟地处戈壁沙漠边缘,千百年来长期受到风沙的威胁。稍有风吹,就有鸣沙山的流沙从莫高窟崖顶飞泻而下。风沙一旦进入洞窟,就很容易对壁画和彩塑造成威胁。  
月牙泉被流沙环抱,成为敦煌一道奇观。/图虫创意   所幸的是,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历七十余年,经几代“莫高人”的不懈努力,敦煌莫高窟的沙害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在近十年,延续着每年春天植树的传统,莫高窟绿化面积不断扩大。从树木稀疏的满目苍凉,演变发展为如今的小绿洲,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亦令莫高窟逐渐“转危为安”。   2011年6月,敦煌开展了疏勒河、党河河道的恢复与归束工程,使得党河水库和疏勒河双塔水库排放的生态水,最终汇集在两条河的终端——干涸的哈拉诺尔湖。2017年3月,干涸了半个多世纪的敦煌哈拉诺尔湖在初春重现碧波,焕发生机。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力挽狂澜下,敦煌的生态逐渐好转,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敦煌的保护可以懈怠。   “我深知莫高窟会慢慢走向衰老,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莫高窟的‘消失’最终也是不可阻挡的。但我们不能就这样任凭其消亡,而是要想办法做一些抢救和补救,尽可能延缓它的衰老,延长它的寿命。”   已过耄耋之年的“敦煌女儿”樊锦诗,在谈及敦煌莫高窟保护与壁画修复时说:“我们的保护就是要和时间赛跑。”  
在数代人的努力下,敦煌生态正在逐步恢复。/图虫创意  
敦煌文化,在日常中“重生”   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墙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   和敦煌的生态一样,需要被关注和守护的,还有敦煌的文化内核。   据统计,2017年敦煌全年接待游客突破9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3%。敦煌旅游热,却鲜少有人用心关注敦煌的灿烂文化,更多人只是“到此一游”的打卡心态。  
对于敦煌来说,大部分人都只是“到此一游”的过客。/图虫创意   有一个在敦煌导游圈口口相传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丝绸之路还坎坷难行的时候,有一位80多岁的日本老者一路颠簸来到敦煌,参观完莫高窟后,还要去看久仰的玉门关。当这位老者来到玉门关时,面对残垣破壁,忍不住失声大哭。   与之相对的,是国人对玉门关景区的调侃:“不来后悔,来了更后悔。”   尽管玉门关遗址只剩下大方盘城、小方盘城、20座烽燧、18段长城遗址,但它能折射古代日常生活、贸易往来、军事守备等各个方面,既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华,也曾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坚实堡垒。而且,仅存的断壁残垣是历年来“修旧如旧”的难得成果,这在西北的恶劣气候条件下,已属不易。   “日本人走进洞窟,要脱鞋、打恭作揖,恭敬的态度,吓我一跳。”这是时任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侯黎明,在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随日本参访团踏进莫高窟的亲身经历。  
春风难度玉门关的断壁残垣。/图虫创意   但国人却喜欢以沙漠为舞台、月牙泉为背景,在沙丘上挥舞丝巾进行“摄影大赛”;还有人无视禁令,偷偷在洞窟里拍照,甚至用手触摸壁画佛像,只为了发朋友圈炫耀。   殊不知,禁止拍照只是为了防止游客长时间停留,因为过大的人流或者外界光线、空气的过多摄入,都会加大洞窟的湿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加速壁画的腐蚀和氧化。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曾说:“读懂了敦煌,就读懂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半。”   然而,理应成为敦煌文化传承人的我们,却只会走马观花,对敦煌文化的内涵、价值缺乏了解、尊重,面对他国人民对敦煌文化的崇敬之心,我们真的万分惭愧。   种种事例都在警示我们,唤醒国人对敦煌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视刻不容缓,别让敦煌成为生态的荒漠、传统节日成了文化的荒漠。   社会各界,都在通过自己的力量,保护敦煌的美丽与文化,传承传统的魅力与精彩。   9月10日,良品铺子在敦煌莫高窟的荒漠举办了线下公益事件“敦煌绿洲 一夜盛开”。   通过纱幕投影技术,神秘UFO降临敦煌,千年壁画中的场景再现,敦煌绿洲“重生”。  
荒漠中,果树再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饱满圆润的果实,缀满了枝头;
在敦煌壁画上黯淡的九色鹿,重新焕发了色彩和光芒,悠闲地在绿洲散步、湖中汲水;  
一轮明月的照映下,绝美飞天“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色彩斑斓的凤凰轻盈立足枝头。  
荒漠一夜变绿洲,千年沙漠长出鲜果,千年壁画一夜鲜活,这才是敦煌本该有的样子。大众得以再次感受昔日敦煌的风采,倍感震撼。   良品铺子鲜活了古老的滋味,让美好的文明重焕新生,只为呼吁公众关注敦煌因风沙灾害使壁画失色的问题,唤起世人对于敦煌文化的“守护意识”,重视敦煌文明正面临的风沙灾害挑战,不让敦煌成为“下一个楼兰”。   而这个将荒漠“化成”绿洲的神秘UFO,原型正是良品铺子于2020年中秋前夕上市的新品“鲜果月饼”。该月饼运用了良品铺子首创工艺,将新鲜果粒包入了月饼之中,为传承千年的中秋传统文化带来新鲜滋味。 鲜果月饼口味重“鲜”, “鲜”也同时代表了敦煌的“鲜活色彩”和“千年文化”,是此次焕活敦煌的关键。未来,良品铺子也会将敦煌特色鲜果如李广杏等,作为其新品鲜果月饼的食材,助力推广敦煌文化。  
将鲜果裹进月饼,是良品铺子为中秋带来的新鲜滋味。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也正面临着千篇一律,节日传承与仪式感不再的困境。而良品铺子鲜果月饼为传统的中秋带来了新的滋味,令节日更具仪式感,也鲜活了中秋文化。   手捧一盒良品铺子鲜果月饼,既能欣赏到敦煌文化的灿烂,还能感受中秋节庆的团圆喜悦,这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   传统文化不应该成为束之高阁的“艺术”,而应该融入到每个平凡的日常,活在每个人的心中,才能永远闪烁活力与光辉。  
全民携手,守护敦煌,守护传统   良品铺子对敦煌文化的关注与守护并非临时起意。   早在2019年,良品铺子就成为了首个和敦煌IP合作的零食品牌,推出了“良辰月”系列国潮礼盒。将飞天舞女、九色鹿、三兔共耳、明月等敦煌艺术代表内容,通过插画形式运用到礼盒上,还原了敦煌壁画的原初色彩。  
连续两年出镜的九色鹿。   2020年,除了大型沙漠光影秀“敦煌绿洲 一夜盛开”,良品铺子也选择了继续捐赠敦煌研究院,助力莫高窟风沙灾害的防治。同时,也计划开发李广杏等敦煌本土鲜果,成为鲜果月饼的新食材,令敦煌美味走入更多家庭。  
明年中秋,李广杏可能就被裹进了鲜果月饼中。   可以预见,良品铺子对敦煌的守护将一年年地传承并延续。   作为一个高端零食品牌,良品铺子始终致力于以零食为载体,深度挖掘中国文化内涵,传扬中国传统文化。   面对敦煌这样一个文化瑰宝,良品铺子有着更高的文化愿景:要真正去理解敦煌的源头与文化,进一步解决敦煌目前所面临的困境,躬身入局。   守护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每个人一点一滴的努力。   在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不妨过得有仪式感一些:与家人围坐一桌,吃良品铺子鲜果月饼,共赏一轮明月,饮一壶桂花酒,点一盏纸灯笼,将传统文化的点滴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武汉热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hanews.cn/a/14172.html